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1例
2018-07-18国卫民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国卫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心功能室,上海 200940)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80岁。临床拟诊“冠心病”入院。体检:BP 150/100 mmHg,心界不大,心率86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电图为12导联及长V1导联记录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min,PP间期相等,PR间期0.14 s,QRS波群形态、时间有规律性表现,即3个激动为一组,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改变,周而复始。第8个激动稍提前出现,其后有代偿间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
2 讨论
图1 患者心电图
该例心电图表现特点是窦性PP间期相等,PR间期固定,长V1导联记录每3个QRS波群形态、时间改变为一组,其发生机制是激动经右束支前向传导的时间逐渐延长,直至传导中断,当右束支与左束支传导时间相差大于20 ms,但小于40 ms时即表现为第1个激动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当右束支与左束支传导时间相差大于40 ms时表现为第2个激动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当右束支传导中断则表现为第3个激动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如此反复并结束一组文氏周期,因此诊断为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1-3]。如果出现QRS波群呈正常形态-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即为显性文氏现象;如果第1个激动就是右束支与左束支传导时间相差大于40 ms,便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即为完全性隐匿性文氏现象。文氏现象很常见,尤多见于房室传导和窦房传导中的文氏型传导阻滞,而发生于束支的文氏现象相对较为少见。第8个P、QRS波稍提前出现,其后有代偿间期,应考虑为房性期前收缩[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