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城镇职工空腹血糖受损情况调查及生活行为干预效果研究
2012-01-14艾进步胥顺兴韩青春
艾进步, 胥顺兴, 韩青春
(1、东乡县中医院,江西 东乡 331800;2、江西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东乡县城镇职工空腹血糖受损情况调查及生活行为干预效果研究
艾进步1, 胥顺兴2, 韩青春1
(1、东乡县中医院,江西 东乡 331800;2、江西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调查;干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日趋上升,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历轻度的糖代谢异常的“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IGR)”这一阶段,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糖糖耐量减低(IGT),或IFG合并IGT[1]。按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2012,若空腹血糖值5.6~6.9mmol/L的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OGTT2hPG:7.8~11.0mmol/L的为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本文对我县城镇职工3274人体检查出的IFG及IFG合并IGT患者288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追踪随访1年,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所有参加体检的城镇职工中筛选血空腹糖值在5.6~6.9mmol/L之间且葡糖糖耐量试验后2h葡糖糖<11mmol/L者,经临床及其它检查确诊无糖尿病史、排除严重全身性疾病,包括严重心、肝、脑、肾疾病,排除近期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得到符合条件的对象288例。按照自愿原则,随机把入选的288例分为两组,一组为一般健康教育组,另一组为健康教育及生活行为干预组。追踪失败14例,实际追踪人数274例,其中干预组135例,对照组139例。
1.2 方法 对照组除一般健康教育外不采取其它措施,干预组除一般健康教育外另采取以下措施:(1)饮食干预:调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达到最佳组合,每日进食的三大提供热能营养成分的理想比例是: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占15%~20%,蛋白质占10%~15%;增加膳食纤维。(2)运动干预: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150min,选择在每次餐后进行,每次20~30min。追踪随访1年后两组重测空腹葡萄糖,葡糖糖耐量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1年我县城镇职工体检人数3274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的288例,发病率为8.80%。其中单纯空腹葡萄糖受损的发生率为1.99%,远比空腹葡萄糖受损合并葡萄糖耐量减低的发病率低,将调查人群按年龄分为4个组,发现无论单纯IFG还是IFG合并IGT其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年龄组成见表1。
2.2 干预效果 干预组49例转为正常,11例转为糖尿病,对照组25例转为正常,30例转为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单纯空腹葡萄糖受损及合并葡萄糖耐量减低情况
表2 IFG及IFG并IGT干预1年后转归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约95%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包括IFG及IFG并IGT在短期内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绝对危险比一般人群高3~10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明显增加,以IGT患者更为显著,其中部分患者已存在特征性血管改变,而且更容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3]。国内外研究证实,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干预能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在糖尿病前期阶段,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相对较轻,肝脏内生葡萄糖输出尚正常,糖代谢紊乱可望转为正常。因此对本地城镇职工糖尿病前期的调查及干预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我县城镇职工的调查,发现我县无论单纯IFG还是IFG合并IGT其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与国内相关报导一致[4],因此应该把中老年人群作为糖尿病防治的主要对象,应该选择合理的时机对中老年人群进行糖尿病检测和干预以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同时本文调查的发病率比相关文献[5]低的原因:一是我们调查的是单纯葡萄糖受损,及单纯葡萄糖受损合并葡萄糖耐量减低的对象,对于单纯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没有调查所致,二是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不同导致发病率浮动的可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指导,使糖尿病前期患者逐步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性,在合理膳食、控制脂肪摄入、坚持运动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干预组比对照的血糖明显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人数也降低,提示生活行为干预能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对降低糖尿病的发病例有积极意义。
[1]杨文英.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4-8.
[2]朱传卫.2型糖尿病患者non-HDL-C和hs-CRP联合检测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47-48.
[3]周盛鹏,谢锦桃,刘 军,等.美国糖尿病学会2008糖尿病诊断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1056-1058
[4]杨彩娴,黄启亚,李绍清,等.清远地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86-87.
[5]王 建,孙 波,张典丰,等.哈尔滨市成年人群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12(1):84-85.
R446.11+2,R587.1
B
1674-1129(2012)05-0495-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2.0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