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再思考
2011-08-15刘海东
刘海东
一、问题的产生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有这么一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这段话中可知个性化阅读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使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也洗心革面,一改以往老师一言堂的讲解,出现许多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其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是广大语文教师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为这样做能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更能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究,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可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却渐渐产生了一种困惑。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对周围同事的调查了解,笔者发现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问题”,其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从教参中提炼;一是教师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中筛选。
对于第一类的“问题”,肯定是受教参束缚的。“问题”从教参中来,答案也必然要依教参,最后的结果还是走回照本宣科的老路。
对于第二类的“问题”,虽然不受教参的束缚,而且有了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但是,学生带着这些老师的“问题”来阅读,学生还能真正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吗?还能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吗?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把学生引向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而言,也就谈不上一种个性化阅读了。
说了这么多,笔者并不是要否定“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一教学策略,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笔者产生困惑的缘由: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问题”究竟从何而来,才能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的释放?
二、问题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表明阅读教学应该包含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这三方面的对话交流。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就是他们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和深入地思考,笔者认为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的切入点。这是由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的,喜好不同的学生,他们在阅读文本时选择的切入点就会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才会有阅读与探究的欲望。二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优秀的文本都存在着意义多解的可能性,而作为文本阅读对象的学生,又有着鲜明的个体差异性,因而他们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化特征。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个性化解读文本存在一个合理性的问题。学生由于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包含错误。那种不顾文本本身的科学性、艺术性的所谓多元解读,实际上是一种无效阅读,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使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也不可缺失。与学生相比,教师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各种途径,在文本解读上比学生更有优势,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这种优势,利用在文本解读中获得的更丰富、更全面的体验,将学生对文本的探索引向健康、正确的轨道。
三、问题的解决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觉得解决“问题”从何而来的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的精髓,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科学的解读,从中提炼出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并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和正确引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做批注,特别是要把自己初读文本过程中的疑惑或者想了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
最后,教师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需求,整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再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思考,最终形成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从学生中来,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体现了学生阅读的个性要求;又有教师的整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