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2016-05-14田伟
田伟
现行教参在教材分析、能力要求、历史背景、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参考价值是比较高的,直接拿来用于教学也无可厚非,尤其是对刚刚参加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几乎达到了手把手教的程度。但教参在新课改理念、新知识技能、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则有些“囊中羞涩”,对于一些想在教学科研之路上更进一步的优秀教师来说,未免有些不适用。
有许多教师在使用教参时走入了两个极端方向:一种是唯教参是从,甘做教参的传话筒,唯恐小小的改变会造成教学混乱。教参只是教学辅助工具之一,就算是一字不落地把教参背下来也不等于拥有了横行天下的“尚方宝剑”;另一种是弃教参与不顾,认为教参过时或无用,完全用网络资源来解决备课中的各种问题。在我看来,若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后者优于前者,毕竟教参上的教学艺术在网络中基本都有论述,而网络资源浩瀚无边,只有教师想不到的,没有查不到的,只要鼠标轻轻一点,海量相关素材便映入眼帘,您可随心所欲地阅读、取舍。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尚处于机械模仿阶段,都是教师把教参或网络中的教学之道经过“简单粗加工”后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还谈不上创造,对于学生来说,实用性毕竟有限。
教参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特点与要求,具体了解每课的重、难点、教法,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翔实资料。但教师不能照搬照抄直接加以运用,也不宜直接模仿网络资源,总吃“别人嚼过的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创造,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参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设计和思考。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备好课的前提是想方设法去搜寻、比较、选择、创造出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年来,教参一直陪伴在教师身边,可谓是教师的良师益友。我们倡导在充分研究教参的基础上,挣脱教参的束缚,创造出适合自己和教学对象的实用教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独立自主地钻研教材,综合考虑本校学生应从本课学得哪些知识和技能,然后尝试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授课基本流程。当自主解读阶段完成后,我再带着比较、检测、批判的意识去学习教参和网络资源,把自己的方案予以再加工创造,把每课的精华所在分成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大类,使授课既较为准确地解读作者本意,应合教参要求,又不失时代特点和学情特点。之所以先不看教参和网络资源,是因为人的思维往往会受到已有模式的限制,随后辅之以适当的学习和借鉴,才能明确自己思维发展的程度,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方案才能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便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在长期的自主钻研和参考借鉴中,使自己的教学思维不断成熟,加快自己向名师靠近的进程。
许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满足近期教学的需要,书写教案一面是为了授课方便,也是为了完成教务处迎检任务的需要,很少有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备课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当一个教学周期过去,面临新课教学时,仍要进行重新备课。这种做法形似于“猴子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我建议各位教师尽量采用电子备课手段,在初次备课时就形成教案的电子稿,按照教材编写目录进行有序管理,当一个教学周期过去,进行第二回合的备课时,不必再次采取费时费力的方式重新备课,只需对已有电子教案进行重新复习、思考、优化,然后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尽善尽美。个人的电子教案是一个对自己成长意义非凡的资源库,它易于查看、完善、保存,节省大量重复备课时间,也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参照物”,只要教师善于总结、反思,自己的电子教案就比标准教参和网络资源更切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只要教师能积极做教学的“有心人”,就不难实现自己成为名师的愿望。
教师不应满足只做教材、教学的实施者,应本着向专业型、科研型教师进步的心愿努力做教材、教参的开发者,在充满思想性、独创性的长期教学工作中,走一条适合本校学生的因材施教之路。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性、创造性地使用教参,要锻炼丰富教参内涵的能力,把教参与教材结合起来,把教参与学生学情实际结合起来,把教参与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结合起来,要有丢开教参的勇气,有超越教参的自信。教参有限,但我们的思想却是无限的。我们开发自己的教参,并不是对已有教参的否定,而是新的认识、新的提高,使之更准确、科学、鲜活、适用、精彩。当教师把教学工作演变成了自己独创性的劳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我们自己开发的教参就很可能成为其他教师的可借鉴学习的教参,自己就会成为他人艳羡赶追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天地就会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