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1-08-15段文红
段文红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真”;作为艺术,它要求“美”。它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能力;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把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呢?
一、创设审美气氛,引言之美
电视台的许多访谈类栏目,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观众因而感到愉悦、才轻松善谈。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学的主持人。教师如果能运用生动亲切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旁征博引、形象逼真的演示,来创造一种如临其境的审美氛围,既可以使学生(审美主体)处于情绪感染之中,又使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陶冶,获得强烈的精神享受。
如一位教师上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给学生讲了个关于王安石“双喜临们”的故事:据说王安石23岁进京赶考,巧遇马员外出联择婿,出的上联是“龙王设宴,月蚀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考期在即,王安石无暇应对。到京,主考官的上联又恰为“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王安石用马员外的上联作答,高中进士。回头又用主考官的上联对马员外,被择为乘龙快婿,真是双喜临门!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此时,教师又把杨万里的诗:“船中活计只诗篇,读罢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半山”王安石的晚号)展示给同学看,让同学理解诗的内涵:王安石的诗都可以当饭吃呢,可见他的诗文之好啊!今天咱们就来学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看看文章好在哪里?学生们立刻饶有兴趣、全神贯地进入课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悄悄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带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因此,创设一种优美动人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诵读传情,语言之美
文学语言的音韵美,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诵读,在朗朗书声中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朗读是一种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朗读需要有声韵的和谐美、轻重缓急的节奏美、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有表情地朗读不仅可以以情达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可以起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感染学生的作用。
文学有一种“内在的韵律’,那就是情绪的自然流动,而朗读正好是使学生情感自然流露的工具。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的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优美,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理性,议论语言的严谨等,都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霖》的缠绵悱恻,《拿来主义》的犀利幽默,《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等等,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鲁迅的《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最能表现康大叔凶狠、贪婪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口诸如“嚷”、“闯”、“抢”、“捏”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在掌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也感悟到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立体美。
三、情境再现,意境之美
“情景”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自古就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的出现,是主体意象和客体对象统一的结果。这一审美的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正是情感与感知。“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氛围。入境就是要把学生领入作品所描写的意境,使学生如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于口,情出于心。通过自己切身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思想底蕴的美学价值。
情景再现,也就是入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学生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因此,情感再现,体会意境之美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去体味和领悟其中的雪景描写的妙处,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教学杜甫的《石壕吏》,通过“老妇人为什么对差役说这一席话?”学生就会想到—连串的问题:老妇人说了什么?她说三个儿子的目的是什么?说出孙子和媳妇的用意又是什么?不说出老翁的原因是什么?老妇人苦苦哀求无效,最后向差役提出了什么要求?老妇人为什么要提出自己应征的要求?问题思考清楚了,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深刻理解到:老妇人一家的遭遇是悲惨的,老妇人被征,只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这样通过提问,抓住了全诗的主旨,体现了诗人的构思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理解到诗人写此诗时痛切而又委婉的含意,走进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再比如《项脊轩志》事细情深,悱恻动人,是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作者借项脊轩的叙写,回忆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琐事、琐谈。表面上看很难触动学生的情感,如果我们给学生讲授一些发生在社会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故事,启发他们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的悲喜哀乐之情便会从作者平淡叙述中奔涌而出。例如,我们在分析研究课文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章知识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项脊轩变迁前后的悲喜之情,当学生读到作者在修葺后的南阁子读书生活情景时,欢快明朗,当学生读到“祖父异爨”,妻死室坏的语段时,不禁悄然动心,这就为理解、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四、层层剖析,主题之美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为我们引导了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良好材料。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来说,作者到底歌颂了什么,如何歌颂的;或者揭露了什么,又是如何揭露的,则需要在课文的内容审美中完成。例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个劳动妇女一生苦难,但其悲剧内核(这同时也就是作品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是什么?丧夫改嫁、受到经济剥削和社会歧视、压迫,当这些力量未曾与主体内心深处的生存根基交锋时,它们都仍是外在的,是可以忍受的。甚至于儿子阿毛的死都没有将她击倒,在受到强烈刺激之后,她仍然坚强地活着。祥林嫂无可挽回地垮掉,那是鲁四太太祭祀时不让她触碰祭品的命令之后。“你放着吧!”一句话宣判了她无法赎回的罪人地位。所以,祥林嫂在风雪之夜的年头乞讨时,最关心的并不是饥寒交迫的肉体,而是有无灵魂的地狱归宿,后一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正是她有资格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这样一个起码的人格自我意识问题。祥林嫂的命运之所以比死于酷刑下的牺牲者更令人颤栗,正是于主体自我意识,一个人赖以与动物相区别的最后的人格自信与自尊心的被残酷摧残殆尽。从这种着眼于悲剧审美内涵的美学批评出发,我们痛切的感受到封建礼教精神屠杀的残酷性,产生对旧制度的痛恨之情,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之美。
总之,文学作品蕴含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对真善美的歌颂和赞扬;对假丑恶的批判和揭露。它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人生,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对学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与美的享受中产生崇高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