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2011-08-15李国锦罗兰芬卢绍清尚建均陈光俊

云南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瘘管内壁前庭

李国锦,罗 飞,罗兰芬,卢绍清,尚建均,陈光俊

(建水县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云南 建水 654300)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于鼻前庭皮下,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上的一种良性病变。其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合并感染后可有疼痛,局部迅速肿大,可压迫上颌骨形成骨质缺损[1],阻塞鼻瓣区导致鼻阻。临床多用经唇龈沟入路切除囊肿,但手术较复杂、复发率较高,病人有术后上唇不适。故我们尝试用揭盖法行鼻前庭囊肿的手术治疗,经过30例的手术效果分析与随访,认为此手术方式简单,疗效稳定,不易复发,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较大鼻前庭囊肿30例,均为单侧发生,累及对侧共2例。其中男1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0~50岁,平均为42岁。囊肿直径最小12mm,最大36mm,均有鼻前庭区隆起,且无手术史,其中并发感染者22例。

方法:在鼻内镜下,利用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的鼻窦手术切割刀头于囊肿鼻侧鼻腔底部最薄弱处边切囊壁、边吸净囊液,慢慢扩大囊肿壁切除范围,直到近骨部,不要伤及骨膜,保留囊肿底部囊壁。术中注意使囊肿内壁在切缘处尽可能与鼻腔上皮或皮肤紧贴在一起,以促进愈合,减少发生瘘管与复发的机率。此术式囊肿腔与鼻腔被人为地融合在一起,术后局部填塞明胶海棉止血,3~4d清除明胶海绵。术中注意不要过多损伤皮肤,以免导致前鼻孔狭窄。定期随访观察囊腔的变化半年以上。

结 果 此组病例均获治愈,无并发症发生,鼻腔黏膜或皮肤与囊肿的内壁上皮层很快愈合,囊内未见1例术后感染。由于囊内压力的解除、骨质增生等原因,囊腔随时间推移有缩小趋势,1个月缩小约1/3~1/2,半年左右大部份病人囊腔基本与鼻腔底相平。随访半年,无复发、感染及瘘管产生。

讨 论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于鼻前庭皮下、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上的一种良性囊性病变。多发生在30~50岁,女性多见,位于鼻腔外侧壁、下鼻甲前端前外下方。发生原因多认为胚胎发育期上颌突、球状突与鼻腔外侧突融合时,上皮残余或迷走发展而来。有人认为是鼻腔鼻底黏液腺管口阻塞而引起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2]。

鼻前庭囊肿产生病理损伤的原因是其内不断形成分泌物与排出受阻,导致其呈膨胀性生长,合并感染时此过程更明显,由于膨胀性生长、压迫、推移周围组织而出现病理表现。鼻底部黏膜、骨质与囊肿互为近邻,非常接近。加之鼻前庭囊肿内壁为上皮组织,有抗感染能力,与鼻腔黏膜上皮能互相愈合,愈合后疤痕组织形成少。鉴于此理论依据,我们设计采用揭盖式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根据随访发现30例病人均有鼻底变平的现象。我们分析:鼻前庭囊肿产生病理损伤的原因是其囊内分泌物不断形成与排出受阻,导致其呈膨胀性生长,合并感染时此过程加剧,由于膨胀性生长、压迫、推移周围组织而出现病理表现。

此手术方法与传统的齿龈沟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无并发症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值得推广。术中应注意尽可能多的保留鼻前庭区皮肤,以防前鼻孔狭窄。揭盖范围目前我们认为以大于囊肿直径1/3最好。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囊肿,揭盖术复发可能性大,最好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宜。

理论上讲,此术式有形成瘘管可能。瘘管形成后可达到解除上述病理因素的目的,有利于病情的转归,如瘘管不被阻塞、不反复感染,我们认为可以不再行二次手术治疗。

[1]HILL M,TODD MD.Pathology Quiz Case 1[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452-455.

[2]耳鼻咽喉科学编写组.耳鼻咽喉科.鼻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05.

猜你喜欢

瘘管内壁前庭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青铜匽姬甗(M3:10)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排管内敷设低压电缆施工工艺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