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2011-02-10李燕红孔莉娜
李燕红 王 敏 孔莉娜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 焦作 454000)
丙氨酸氨转氨酶(ALT)是人体内促进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的酶之一,是血站实验室检测的必检项目。ALT血清中含量很少,绝大部分ALT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损害时,大量ALT进入血浆中,使血液内ALT活性明显升高。因此,检测血清ALT活性可以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ALT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标本溶血
1.1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过程中造成的溶血多是由于注射器不干燥、不清洁,抽血后未拔去针头直接注入试管内等原因造成的。由于血液内ALT在血浆与红细胞内分布有很大差别,因此采集标本时应严防溶血,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标本运送及处理
标本采集完毕后要及时送往检验科进行全面检验,运送标本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低温冷链运输,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标本溶血,使ALT检测结果增高。另外工作人员离心时要按照一定的转速和时间进行,转速过高或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标本溶血,使ALT检测结果增高;转速过低或时间过短则离心不充分,仍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原存在,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2 标本脂血
由于脂血中大量的乳糜微粒使生化分析仪不能准确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干扰检测结果,所以采集血液应尽量避免午后采血,因为午饭往往吃的比较油腻,容易造成脂血。如果需要紧急采血,应注意献血前的咨询,避免脂血的采集,保证血液质量。
3 放置时间
放置时间对ALT活性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也会加剧,在酵解过程中会不断产生丙酮酸,丙酮酸作为ALT检测反应的中间产物,其值的高低直接影响ALT的测定结果。因此,建议送检的血液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而长时间保存的标本需分离出血浆部分-80℃以下冷冻保存。
4 疾病、服药、睡眠
疾病、服药、睡眠等均可导致ALT活性的增高,因此献血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条件是参加无偿献血的必要条件。另外要加强对献血者的宣传,初检合格的献血员嘱其两周内不要饮酒,注意休息,减少剧烈运动,避免服用引起ALT增高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阿司匹林等。
5 仪器使用及维护保养
严格按照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作好室内质控。要密切注意仪器当天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要注意观察异常结果的反应曲线,对异常结果应作稀释后重新测定,对在临界范围的标本要多次重复检测,最后综合判断检验结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要认真做好仪器每天的维护及保养,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才能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ALT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我们在工作中要加强责任心,认真地对待每个献血者的检验结果,多学习,多总结,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对关键环节的控制,确保ALT测定的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