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邦直及其律学思想初探

2010-08-15王守伦刘新海

潍坊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律学

王守伦,刘新海

(1.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2.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济南 250001)

王邦直及其律学思想初探

王守伦1,刘新海2

(1.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2.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济南 250001)

王邦直是我国明代著名音乐理论家,其律学思想在我国音乐史上应有重要地位。对王邦直及其律学思想进行研究,厘清其族系生平,探研其音律著述,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及世界音乐史库,而且有利于促进音乐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王邦直;律学思想;研究

王邦直是我国明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他的律学思想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其研究与探索,对丰富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库,促进音乐理论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王邦直生平及家族史考

关于王邦直及其律学思想,此前的研究者甚少,仅有的文献中也都对其生卒年月语焉不详,多与清代王世禛《池北偶谈》说法大体一致。直至笔者发现了王氏族系家谱,其生平履历及族系传承始有清晰记载,这的确是王邦直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据王邦直族系家谱记载:邦直,字子鱼,号东溟,由岁进士授直隶盐山县县丞,上书言事极切时弊,为权相所忌,褂冠归里,杜门乐道,棲息镜镕山房,寒暑不辍者三十余年,所著有《律吕正声》行世,载《明史·艺文志》。(王邦直)生于(明)正德八年四月十八日辰时,终于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寅时,寿八十八岁。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入乡贤。配高氏寿八十五岁,又娶京人曲氏。葬水磨河南崖有碑,子二,高出一曲出一。

由此可见,王邦直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人,当时家住即墨县城东北镜镕山。王邦直生于1513年4月18日(农历),卒于1600年2月12日(农历),享年87岁(88是虚岁)。自此,可以大胆启用“王邦直(1513-1600年)”表述其生卒年限了。

明嘉靖年间,王邦直被荐辟为“岁贡生,入太学”。之后经翰林院考试考拔为“非常优等”,官至直隶盐山(今河北省盐山县)县丞。后因他给当朝上疏了震惊朝野的《十疏》而被奸臣所陷,罢黜后棲息镜镕山房,寒来暑往,精研不辍三十余载,著有《律吕正声》60卷,被明史馆收存,载《明史·艺文志》。

据考,王邦直祖上一世王守信有五个儿子。五子王伯举明洪武甲子岁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诰授通议大夫。传至王邦直已是第八世,在即墨县城定居。到十一世始迁小庄,现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所辖。小庄村现有260户人家,800多口人,大都是王邦直的后裔,仅一薛氏是当年为王邦直守墓人迁至。王邦直祖父王佐、父亲王镐都是朝中官员,所以家族一直兴盛。但是,由于王邦直为政清廉,经常变卖家产贴补开销,救济穷人,还乡后杜门乐道,潜心著说,从此家境破落。王邦直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王一元,次子王一夔。女儿嫁黄作孚之子师善为妻,其子黄宗昌。王一元单传一子嘉瑞,嘉瑞有二子:长子王馨,次子王馝。王馝不满周岁丧父,兄继卒嫂殉节。孤儿寡母相依为命,9岁母又去世,无奈寄予祖姑黄侍御家,18岁中了秀才,20岁成家后迁小庄村定居,繁衍至今。小庄村原本是黄家的一个庄园。据说当时黄氏表亲家在这一带有大片土地,任王馝挑选,他考虑了纸坊和小庄园,听说纸坊易出读书人,小庄园能使人兴旺。他便选择定居小庄园,后来人们慢慢地把“园”省略,即现在的“小庄”村。

据记载:王邦直忠心为国为民,耿介不阿。为官时,经常变卖家产补充为政开销,节济穷苦百姓。他曾向嘉靖皇帝提出十条治国建议,天子嘉纳。然而却为权相所忌,他拂袖径归。王邦直是个大孝子。据记载,王邦直父亲王镐,字京夫,岁贡,任顺天府郭县训导,升山西临县教谕,著有《郭志》、《临志》。王镐卒于官,当自觉病重时,召其子。因路途遥远,王邦直到时已盖棺,惟有号啕大哭一场。王邦直徒步行走二千余里,奉柩归即墨,脚起大泡,缠足而行,当时传为佳话。王邦直自幼聪明,每次考试都是头等。母亲去世时,他深情作诗,感动乡里,为之泣伤。

二、《律吕正声》及其律学思想

《律吕正声》是王邦直潜心研究而成的一部含律学、乐学、舞学、天文、历法等内容丰富的巨著。

经初步考证,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应在明嘉靖乙卯(1555)年开始著述,第一套刻本明万历丁丑(1577)年前成书,原刻制人待考;明万历丙戌(1586)年由其亲家黄作孚(明嘉靖癸丑1553年进士)(补)刻制完成,现原刊本藏于台北图书馆;明万历戊申(1608)年第二套刻本由其外孙黄御史宗昌序(补)刻制完成,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经考,《律吕正声》是黄家几经周折,推荐给了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即墨同乡周如砥,后由周如砥将其编入明史,才使之得以传续。康熙十八(已末1679)年,入选了世纪大典《四库全书》。从《四库全书》总目卷39第334页中“经部”的“乐类存目”提要里可以看到,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属“内府藏本”。据称在后来《四库全书》浩大的采、编工程中,由纪晓岚为其撰写了简洁流畅、文采飞美的提要“小传”。经在潍坊学院古籍馆所存《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总目录80页及所辑全书中查证,《律吕正声》一书在“经部”的第183册。全书原分为13册60卷计717×2页洋洋30万言。在每册的首卷卷首除卷目外,还在其右下方有“明即墨王邦直子鱼甫著,明即墨黄作孚汝从甫校”字样和压角方章一枚。在每册的末卷卷尾左下角也印有压角方章一枚。该书有“万历戊申春王子月朔京山李维桢撰”的《律吕正声序》一篇,并在其右下方印有压角方章一枚的《律吕正声·律吕总序》自序一篇,自序的尾坠为“万历丙戌夏四月十有八日即墨王邦直谨叙”。该书“有图、有解、有制、有义、有体用、有统会、有经纬”,共有图表64个。是所辑32部乐类书籍中册数、卷数、页数均为最多的一部。相形之下,纵横比较,王邦直律学思想的提出早于世界著名音乐理论家法国的美孙百余年,比世界上公认的“十二平均律”创始人朱载堉《乐律全书》(明万历丙午1606年)提出的“律学思想”时间早30年左右。

从《律吕正声》中不难看出,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的创建是严谨的。他纵览史书千百卷,精研律学数十载,追根求本,朔流探源。“援引浩繁,其说甚辨”。“力辩古来牵合为一之非”并“独纠其律”。从“伏羲乐曰立基,画八卦以定阴阳,造琴瑟以谐律吕”的“寒来暑往,律吕调阳”;“神农乐曰下谋”至“始于轩辕皇帝,命伶伦自大夏之西,取竹于嶰谿之谷,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的黄钟之宫,次制十二管于昆仑之下,听凤凰之鸣”的“十二律”;《虞书》、《王制》的“谐时月”“定日同律”到“至经秦火之余,而乐经亡矣”;从“乐经亡则礼素而诗虚”到司马迁的“律吕之制”;“京房的谬为六十”到“唐命祖孝孙、张文受考证雅乐,是谓旋宫之制”;一直到“燕肃、李照、宋祁、王朴、和岘”之律,“司马光、范镇、房庶”之论以及“西山蔡氏、当朝李文利”之说。他广纳“勾股之法”、“九章算术”,“以景观知水准”、“以漏刻识数率”、“以黍粒定‘积数’”,在做了反复的比对、缜密的推论,精心的研究之后,认为古之律吕“自汉司马迁至明韩邦奇诸家”,虽“皆有节取,而无一家当其意”;“旋宫之制”的“不能复于黄钟,黄钟往而不返”,“其损益相生之谬,变律半律之非,以之和声而声不和,以之候气而气不应”的音律不均等,不管是“以律生尺”还是“以尺生律”等等原因,他们只“不过泥于黄钟九寸之误,承舛袭讹,莫觉其非”,均为“一人臆见之律吕”。而正确方法之律吕“静极则动,动极则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无端、其机不息,孰为黄钟往而不返哉!”,并“终而复始,循环无穷”。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实际所接受、采用,才能做到其尽善尽美的“移风易俗,感格天人者哉”。

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的研究方法是独特的。他贯历史之古今,通日月之候气,博数历之技论,采众家之优长,纳阴阳之消长,取礼乐之性灵。矢志研思,阐微推算。他从音乐的美学本质出发,倡导音乐应该“本天地之和,感人心者也”;“消其暴漫淫邪之气”;“自易其恶,归于雅正焉”;他缕析比合、引经察典,参阅“武王吹律听声而知商之不敌”、“晋平公听清角师旷知其以德败政”、“宫声往而不返王令言知炀帝之必危”等乐说古论。提出了音乐功能强大,“一升一降,相摩相荡,欲已之而不能,于是奋击之而为雷霆,润泽之而为风雨,推明之而为日月,往来之而为寒暑,品物由是而享焉,化育由是而成焉”;更为难得的是,他抛却了前人陈陈相因,崇尚空谈,愈研愈玄的旧说,对历代聚讼纷纭的旋宫之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特主张。他不空谈,有见地,主实算,立新说,博大精深,发前人所未发,成独家之言。他认为若“今以律书黄钟九寸,上生下生损益算之,黄钟至大吕差六分奇,大吕至太簇差三分奇,太簇至夹钟差五分奇,夹钟至姑洗差三分奇,姑洗至仲吕差五分奇,仲吕至葵宾差三分奇,葵宾至林钟差二分奇,林钟至夷则差四分奇,夷则至南吕差二分奇,南吕至无射差四分奇,无射至应钟差二分奇,应钟至黄钟差四寸三分奇”。他在研究推算中针对前人对律学的贡献及存在的音律“齐量”不能尽数,音分积数还有差微的不能等程、等值问题,提出了“三分自三分,隔八自隔八,若以三分合于隔八,使律吕之制至于毫、忽、微、尘而不可穷究,岂不失之愈远矣乎?”。并“历家二十四气,每气算之不差毫忽。今律管之长短,其参差不齐若是,则节中之气必不应管,而葭莩之管必不飞灰,又何以协时月正日而成岁哉”。同时,他还参阅了《吕氏春秋》、《太玄经》等大量论著。从而创建了“律为万事之根本”的“正声”之论。他从声、律、乐器与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其八音之器,则本凫氏之钟制,磬人之磬制,若韗人皋陶之度,陈旸八音之论,李氏吹孔之法,亦未尝不兼取之矣”;“五音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乃同“取礼运还相为宫之法”等等一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大美”。他还研究了大量的琴瑟、乐制、鼓乐、宫乐、古辞、民谣、曲艺、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并提出“大舞小舞之制,宋氏文舞武舞之节,若赵慎言方色之论,李太常周舞之节,韩邦奇虞舞之图,亦未尝不兼考之矣”。他面对有史以来律学界聚讼纷争、各执己见的现状,律制不科学及律学史料不规范、不健全的实际情况,满怀忧虑、饱蘸深情称“草野微臣,耕农之暇,颇湛书史。忧律吕之失传,伤诸儒之傅会,故不惮劳苦,竭力研究几二十年,乃敢会众说而折衷之,分为六十余卷。芹曝之忱,不能自己,辄不自量,欲献之当宁,冀命儒臣更加详考。倘有可采以为大乐之助,庶千载之谬可革,而往圣之绝学不患无继矣”。由此可见,先哲们当时对王邦直“《律吕正声》其定律吕”的科学性、先进性评价,称其“推步准之《太玄经》,分寸准之《吕览》”是不无道理的。

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他严谨、科学的理念和非凡、卓著的成就,得到了同道和社会的认同。从此便有了刑部尚书王士祯称其为“殚精声律之学”;大学士南充陈公欣赏其为“盖邦直无人能及矣”;翰林周公如砥曰其为“徐万且氏治太初历第一,而子鱼追配之于千载之后”;非常令人震惊的是,历史上著名大文豪时任礼部尚书的李维桢则“序述其欲比孔子自卫返鲁,使雅颂得所”。更有称《律吕正声》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成一朝未备之典,抉千古未发之秘”的赞美之辞。由此可见,王邦直及其律学思想体系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已非同寻常。更为重要的是,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律为万事之根本,可以审度,可以嘉量,可以平衡”及其关于“律吕之制”的形成、“律吕正声与君、臣、民及治国纲略的关系”和“《十疏》”等,无不对我国和世界的音乐及其社会进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勿容置疑,王邦直律学思想体系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叶,正值西方国家文艺复兴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也是历史上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异域的西方文化交流范围较广、交流次数较多、交流形式较丰富的时期。因此,从辩证的观点思考,王邦直律学思想形成一百多年之后的,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那些西方律学学说的产生,并非是偶然的,也不会是孤立的。至于“王邦直的律学思想”在这个时期里究竟曾否“西输”,其“西输”方式到底是由西方的“传教士”传到了西方,还是在明末清初的经商活动中带给了西方。尽管民间有数种说辞,但要追木逐本、理清其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探寻。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东洋音乐学会会长田边上雄、日本民俗音乐学会会长田边秀雄两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著名音乐学专家,曾将一套藏存多年、弥足珍贵、较早刊本的王邦直《律吕正声》赠与给了中国音乐研究所,这说明王邦直的律学思想体系不仅仅是对西方世界,而且对世界东方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王氏族谱.民国23年重修版,现存于王邦直直系后人家中.

[2]四库全书.[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99.

[3]王世禛.池北偶谈[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5]即墨县志.同治版.

[6]律吕正声.明万历十四年原刊本,台北图书馆.

[7]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8]黄氏族谱.2007年重修版,现存黄作孚直系后人家中.

责任编辑:徐隆彬

2010-09-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BD036)

王守伦(1955-),男,山东东营人,潍坊学院院长,研究员。

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0)05-0042-03

猜你喜欢

律学
呼唤律学早日回归课堂
一代宗师杨荫浏
西汉扬雄《太玄》律学思想的初步认识
汉代经学和律学关系浅谈
音乐:律学理论的实践意义
音乐教学背后的律学理论
长笛音准中的律学研究
南朝律学略论*
律学研究方法论探析
律学的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