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0-08-15魏肖杰
魏肖杰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推进城镇化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要让进城的农民真正成为“城里人”,就必须解决束缚在他们身上的诸多因素,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县城,住房、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设施的健全才能保障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一、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关机制分析
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我国城市化发展遵循“立体网络型”的协调发展之路。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协调并举,构筑一个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其中,小城镇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城镇化发展,除了增强区域内、城市间、城乡之间的联系外,通过自身内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实现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的交融互动与联动也是其题内之意。而这种联系互动要靠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承载。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经济基础脆弱、功能不健全、没有发展动力的城镇。在产业体系发展方面,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一直是制约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关键,不是要弱化农业,而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离不开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小城镇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广大农村直接提供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农产业是产业体系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县域经济的主体,工业反哺农业,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农村工业化,县域经济成长就缺乏动力。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新型工业化。因为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农村工业化发展必然要依托于小城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在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城镇的6大功能包括生活居住、商贸物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等,任一功能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没有服务业的城镇只能是一座“空城”,而缺少现代服务业的城镇不可能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城镇。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是衡量城镇现代化水平和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大量国内外实证研究证实: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国城镇化进程与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二者作用机制可以简单描述为:以集聚为特征的城镇提供一定范围内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和相对收入较丰的有旺盛购买力的人群→诱导服务业发展→为城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城镇软硬设施的完善,吸引人口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城镇集中→促进城镇化进程。郭彩霞(2009)运用1978~2008年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及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为城镇化水平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提高0.17个百分点。
二、潍坊城镇化水平及服务业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城镇化的水平为46%,而工业化国家普遍城镇化超过70%,当前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据测算,城镇化率每增加1%,每年我国将有2千万人口进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左右,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之举。依据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2009),到2012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60%以上,基本构建起支撑经济文化强省的城镇体系;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70%以上。
潍坊市历来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优农、惠农政策陆续出台,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镇化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潍坊市的城镇化水平提高迅速,城镇化率2006年为38.4%,处于全省第7位,经过2007、2008两年快速发展,2008年达到了46.2%,升至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37.6%的平均水平,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前三。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农村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截止2008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95元增加到2008年的7072元,若不考虑价格因素,增长74.4倍;农村居民人均年末生活用房面积由1978年的7.1平米提高到2008年的35.7平米,扩大4倍。2008年全市农村二、三产业劳动力达到175.8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49年的11.6%提高到48.9%。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形成了由农村流向城镇、由农业流向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基本格局,潍坊也进入了由城乡分割走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但也应该看到,潍坊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于济南的71.4%,青岛的61.5%还有较大的差距,离山东省规划的中期目标也有一定的距离,城镇化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经过多年发展,潍坊服务业发展成绩显著:首先,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78~2008年,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从1978年的44.1%下降到2008年的11.3%。第二产业比重在小幅波动中上升,从1978年的43.4%上升到2008年的58.4%。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12.5%上升至2008年的30.3%,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次,服务业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服务业发展迅速。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55.07亿元,是1978年(2.94亿元)的257倍,1990~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2007年高达19.6%,2008年为16.8%,均高于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年增速,也高于GDP的同期年增速,显示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服务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和巨大发展潜力。第三,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发展领域逐渐拓宽。传统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等服务业比重稳中有升,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社会福利业进步明显,资金、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计算机信息和软件服务业等蓬勃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和科教文卫体等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第四,服务输出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海王医药、潍百集团、潍坊交运等服务企业服务范围直达环渤海地区,“潍坊国际风筝会”、“寿光蔬菜博览会”、“青州花木博览会”等特色会展,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同时,吸引大量国内外商务人士前来参观、展览、洽谈,资金、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产品迅速发展,现代物流、创新性金融服务、智能化房地产、品牌旅游、特色会展、科研信息服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新服务产品迅速发展。
但是,也应该看到潍坊服务业尤其是面向农村的城镇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中下游,服务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2008年潍坊市服务业占比30.3%,在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中居第11位,属中等偏下水平。与全省33.4%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更远低于青岛的44.1%和济南的50.1%。就服务业相对发展水平而言,潍坊达不到山东省平均水平。200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1.3:58.4:30.3,与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9.6: 57.0:33.4)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而且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服务密度等绝对指标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2.城镇服务业参与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供给方面,由于观念制约和行业垄断的存在,城镇服务业参与主体比较单一,大型垄断企业控制了中高端服务产品的提供,个体业主提供低端服务产品;需求方面,服务需求受到或显性或隐性的限制,社会化程度低,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市场发展不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受到影响,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3.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模式不清,导致供给同构严重,竞争激烈。由于区域协调机制欠缺,许多城镇在服务业发展中重点不明,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致使服务业发展偏离了整体协调配合的方向,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加剧竞争的同时降低了服务产品的水平。
4.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高端服务产品供给明显不足。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高层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5.中高层次服务业发展人才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潍坊作为工农业强市,工农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工农业,服务人员少且素质较低,服务意识薄弱,服务业管理人才不足,难以胜任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城镇服务业中高层次服务业人才短缺,尤其缺乏会计、法律、管理咨询、金融、证券及保险等专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型、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促进潍坊城镇化进程的服务业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服务业主导城镇化的阶段,服务业的产值、就业比重逐步提升,潍坊的城镇化建设也正在从工业生产中心转为服务业的中心,为实现城镇建设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必须从政策、模式、资金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和谐的战略目标。
1.重视市场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促进服务业发展
作为农业大市,潍坊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克服传统意识,以市场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要克服行业垄断,降低行业市场准入条件,引入各种渠道资金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放开服务业主体资格限制,鼓励各种类型企业参与竞争,推进各种服务需求的社会化程度。在城镇建设中,各地应依托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选准市场定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规模较大、集散功能较强的农产品、工业品专业市场。各县(市)区应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要求,对小城镇市场进行统一规划,着力兴建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有机联系的流通网络。同时,要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交通、信息、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的经济带动和辐射功能,使小城镇切实成为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场所、物质文化交流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咨询、劳动中介、社区服务、旅游、房地产等各类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产业化进程,为劳动力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2.对服务业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
为了促进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完善的区域整体协调机制,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服务业的发展重点,选择一些产业关联性大、市场潜力雄厚的服务业作为推动目标,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提供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规模化经营,进行重要交通、通信、物流及各类服务设施建设。进行区域规划时,首先要以区域特色产业群整合为着眼点,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整体协调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所构成的空间地域综合规划体系,优化整体产业布局,强化区域之间的纵、横协调关系。其次要避免产业过度同构,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征和资源禀赋条件,谋求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分工,合理调整区域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服务产业布局,避免产业过度同构和重复建设。最后还要消除服务产业地方保护现象,为了避免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应建立由区域内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商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以推进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健康发展。
3.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依据各区县的城镇化水平、产业基础以及在区域规划中的定位不同,选择合适的服务业发展模式。
(1)内涵式发展模式。即在城镇化水平高,服务业体系建设比较完善的区域,比如奎文、潍城、坊子、寒亭、高新区等,在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的基础上依托行业和产业链平台,着力促进大型龙头服务企业的建设,注重服务业集群化、内涵化的发展,通过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组织形态和服务品种,走以知识型、效益型、生产配套型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机制灵活、结构优化、高度开放、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2)外包模式。对于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域,比如诸城、青州等,由于制造业发展较为完善、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拉动作用较强,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当然,在服务外包的同时,企业应通过不断监控外包服务企业的行为,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达到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目的。
(3)招商模式。对于城镇化水平不高,资源丰富的区域,比如峡山、滨海开发区,通过建立招商促进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吸引内资和外资来发展服务业。对投资服务业领域重点产业的企业,政府在税收、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凭借与当地自然资源产业捆绑的方式引进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外资服务业知识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区域服务业整体素质与行业竞争力。
(4)链状效应模式。对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比如临朐、昌乐等,发挥其联结城市和农村经济方面的特有作用,服务业发展适用“链状效应”的发展模式,即在作为其他区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原料提供、半成品加工基地的同时,应逐步发展与之配套的服务行业,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富余劳动力的聚集,通过发挥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4.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技术结构,改善组织结构,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为促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小城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农村工业的产业升级,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发展现代物流,提升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鼓励发展科研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发展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发展面向城乡居民的教育、医疗卫生、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服务事业。
5.加大对服务业的教育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人才不足。要加大对服务业的教育投入,制定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服务型人才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农村现代服务业创业的社会环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养要依托地方高校如潍坊学院及各类职业学院等教育资源,专业方面应侧重工程和商业管理等专业,校企联动,采取各种灵活的形式,促进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为服务业提供人力保障。
[1]郭振,赵琳.实施小城镇战略与发展现代服务业[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9.
[2]民革河南省委员会.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协商论坛,2009,(3):37-38.
[3]潘锦云,李晏墅.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J].经济学家,2009,(9):61-64.
[4]王崇举.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乡统筹[J].社会科学,2008,(3):112-116.
[5]曾燕明,王海滨,吕之望,于素义.中国小城镇典型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4):72-79.
[6]刘建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导模式及应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J].潍坊学院学报,2008,(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