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效应及其培育

2010-08-15张东光王江涛

潍坊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效应区域经济

张东光,刘 浩,王江涛

(1.山东经济学院,济南 250014;2.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效应及其培育

张东光1,刘 浩2,王江涛1

(1.山东经济学院,济南 250014;2.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正确认识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正负效应,趋利避害,需要政府的悉心培育。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培育

一、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效应形成机制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阿尔弗瑞德·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他认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在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众多的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等参与其中,使产业集聚的理论越来越成熟。一般认为,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物质流中的相互支撑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聚合的过程。其基本的特征是:产业集聚是一种发生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过程或现象;产业集聚是产业纵向或横向的一体化区域集中,而不是同一类型企业的简单地理集中;产业集聚具有以某一产业发展为基础,相互关联企业、政府服务机构、其他正式和非正式服务组织密切联合和竞争的关系;产业集聚具有量的规定性,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规模才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它会随着某些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不断改变自己的规模。

产业集聚表现为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在特定空间的集中,由此产生两种可能的效果,即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聚集经济是指,聚集引起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的增加;聚集不经济是指,聚集引起费用的增加或收入、效用的损失。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聚集效应。聚集经济及由此产生的聚集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1.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聚集效应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空间性,即聚集效应是因为经济活动主体在空间上彼此相互靠近而获得的;其二,外部性,聚集效应是空间上集中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外在因素在客观上互相为对方提供利益而使经济效果增加(或减少)或费用减少(或增加);其三,规模性,聚集效应以一定的规模为前提,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规模经济来实现,即只有取得自身的规模效益,才能使外在的利益转化为现实利益。当聚集经济大于聚集不经济时,产生正的聚集效应,区域处于聚集经济状态;当聚集不经济超过聚集经济时产生负的聚集效应,区域处于聚集不经济状态。当区域处于聚集经济状态时,区域内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能够得到共享;区域内人际间的接触与交往频繁,由于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使技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更快,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可以模仿和学习,且学习成本变低;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就业机会增多,各类人才容易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企业也容易发现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在特定区域集中的企业,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接近,更容易树立相互的信任感,促进合作,有利于形成企业之间的网络。由此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增长是正的聚集效应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当区域处于聚集不经济状态时,由于规模不经济和负的外部性,区域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直至衰退。

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正的聚集效应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增长又会进一步引来更大规模的聚集。

2.聚集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经济活动和相关要素在特定区域的聚集,必然引起空间结构的变化。首先,在区域形成的初始阶段,经济活动和相关要素会在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首先聚集,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区(或中心区),逐渐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加城乡过度带的三元结构;其次,区域内各个区位的比较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新的中心,原有的单核结构被打破,形成双核或多核结构;再次,要素禀赋相似区位上的产业聚集,使区域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土地功能分区,产业升级活动将打破原有的功能分区,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形式。

产业聚集过程与空间结构的演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活动和相关要素在特定空间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空间结构形式,经济活动的转移、区位的再选择及要素的流动,导致了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使之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同时,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将使空间结构的演化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更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创造了条件。

3.聚集与区域经济对外影响

经济活动和相关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聚集,在区域边界既定的情况下,使经济活动和相关要素在单位空间上的密度加大,借助物理学领域的概念,密度加大的结果是区域的经济能量提升,对外扩散和辐射的能力增强。产业聚集程度越高,密度越大,能量越高,影响能力越强,扩散和辐射的范围越广。

扩散与辐射对产业聚集具有反作用,区际之间的扩散与辐射是双向的,在区际扩散与辐射过程中,使区域获得更多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经济活动内容和相关要素,从而进一步加强区域的产业聚集程度。

二、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正负效应

产业集聚存在两种可能的集聚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

1.产业集聚的正效应

(1)外部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产生于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产业集聚内企业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各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从而使企业实现柔性与规模的统一;外部范围经济表现为相关企业的产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并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生产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此外,专业化分工与产业生产的技术可分性和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有关,每个部门都由该部门技术领域内一组专业化生产的特定企业组成,这些技术最后在终端产品的生产上相互依赖,由于产业发展对技术轨道的依赖性,一个部门的技术发展超前或滞后对其他部门都具有冲击效应,从而形成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挤压效应”和“带动效应”,最终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外部经济效应。

(2)成本优势效应

集聚经济源于各种相关经济活动的集中而带来的效益(Smith&Florida,1994),如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缩短运输距离,从而节约生产和运输成本;可以面对面地交谈,从而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并进行互相交流,减少信息的搜寻和交易成本;增加本地市场需求,为本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快知识的扩散等。企业群体的规模优势构成了集群的成本优势。集群内部成员构成的价值链有较大的透明度,企业间信息相对于非集群组织的企业更为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管理成本;创新外溢和信息溢出可降低创新成本;集群内熟练劳动力的集聚和流动,可降低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从交易成本经济理论的角度,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关系密切,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包括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的降低和企业间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

(3)组织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使企业通过联合形成的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体表现为: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产业集聚使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产业集聚对新标准的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集聚区的知名度也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产业集聚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成了网络生产组织,包括以产业价值链形成产业垂直上下互动的“供应商—生产商”的垂直生产网络和以相关企业、互补企业等联结形成“竞争—互补”的水平生产网络这两种联结方式。前者中的供应商和生产商的相互作用还可能形成相关的辅助产业链和衍生产业链;后者中,因同类企业的生产相似而产生竞争,又因企业在生产和创新能力上的差异性而形成互补,从而形成竞争——互补的产业组织关系。这两者共同构筑了集聚网络生产组织进步的内生动力。

(4)知识创新和溢出效应

产业集聚具有更高的学习与创新效率,主要表现为:集群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促使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产业集聚使企业联系频繁,创新成果扩散更快,更易为其它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聚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集聚具有有利的创新条件,创新者在集聚区内更容易找到所需的设备、人才、资金等;相关企业合作创新既可分散风险,减少困难,又可加快创新速度。所以,产业集聚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可促使各活动主体成为创新的主体,推动产业进步的力量。弗里曼认为,知识溢出效应是促进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发展和集群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是创新产出和生产力提高的源泉。由于产业集聚使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为企业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分享技术和知识提供了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在集聚区中发挥特别作用。同时,产业集聚的学习能力会动态地缩短或填补企业间在技术能力上的差距,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内部创新协同。因此,知识创新和溢出效应赋予产业集聚特殊的生命力,外在表现为产业技术进步和集聚区竞争力的提升。

(5)集聚生态效应

随着人们对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产业集聚要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是指在产业集聚过程,为减少外部不经济性而在企业群中形成若干生态产业链关系。通过生态产业链对废物和副产品的资源转化能力,形成产业循环性、群落多样性和价值链增值性的效应。从而达到资源能源减量化、相对扩充环境容量的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说,产业集聚生态效应是在资源能源减量利用的基础上,通过促使副产品和废物在产业内或产业间的多渠道、多环节、多时空的循环再利用,不仅使它们的经济价值得到提升,而且减少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本质上,产业集聚生态效应是在保持产业集聚外部经济性的基础上来抑制其外部不经济性,通过产业的生态集聚来提高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果是,从产业系统的角度,形成了产业共生系统或绿色集成制造系统。

2.产业集聚的负效应

在认识到产业集聚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作用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

(1)产业集聚规模太大会使地区的优势因素不能充分发挥

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需要一定的集聚规模,但集聚过度则不利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集聚规模超过某区域的承受能力就会阻碍该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特定区域经济的承受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该区域优势利用界限。区域主导产业是建立在该区域优势因素的基础上的,而特定区域的任何一项优势因素,其最大可开发程度在特定条件下是一定的,如地区的水利、水电、矿产资源等;二是因区域某种短缺因素造成的局限。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劣势因素,如运力、劳动力、融资条件等。由于一项或几项短缺因素的制约,如城市规模的限制、环境因素的制约等,都会限制区域产业集聚的规模,而使该地的优势因素不能充分发挥。集聚过度实际上是集聚规模不合理所造成的集聚不经济。

(2)集聚过度还会带来创新阻碍

如果产业集聚是由若干同类大型企业集聚形成的,从而在区域形成垄断的地位,这种产业集聚对于创新具有障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生对核心企业的创新依赖,阻碍创新路径的多样化发展

产业集聚的纵向价值链大多是以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众多中小企业围绕大型企业进行生产加工。这种结构虽可通过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合作形成弹性专精的灵活生产方式,增强整体竞争力,但却以小企业在技术、财务、产品、市场等方面对核心大企业的依赖为代价,大企业与小企业间主要是单向知识传递,受制于大企业专有技术的影响,从而使小企业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强。这种卫星结构的网络形态导致核心企业成为集聚网络组织创新方向的舵手,小企业对大企业的过度依赖,阻碍了创新路径的多样化发展。若大企业转型,小企业很可能因资产专用性等原因而步入衰退。

第二,削弱企业从集聚区外部获取新信息的动机,养成创新惰性

同样受制于大企业专有技术的影响,产业集聚的企业间过度团结,弱化了彼此间的竞争,降低了企业从集聚区外部获取新信息的动机,削弱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使获得外来新信息以及接近新机会的途径缺乏,企业特别是下游的小企业对新技术不敏感,养成创新惰性。一方面,自主创新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大量的投入,而且还要面对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跟踪、模仿和学习别人的技术和创新成果成本低廉,而且非常容易成功。理性的企业一定会选择模仿和跟踪他人技术,而不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从此使产业集聚失去了开放、动态、演化的优势特征,严重影响产业集聚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企业的恶性竞争会导致产业集聚的衰退

这通常发生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中。由于特色产品技术含量低,设备简单,因而企业进入门槛低。而资产专用性提高了退出门槛。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的退出门槛,低进入门槛与高退出门槛将造成集聚区内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产生过度恶性竞争,由于“柠檬效应”而导致产业集聚的衰退。因此,产业集聚既能优化资源配置又可导致连锁衰退。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需要进行量化的分析研究。

三、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效应培育

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并不是把一批企业,尤其是几个大企业摆在一起就必然能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形成依赖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又受制于当地的资源、人文环境、制度、产业体系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外力制约,遵循一定的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只有克服了产业集聚的负效应才能使产业集聚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政府在当地区域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应发挥其相应的组织协调功能,根据地域特点、产业生态特性和转化成本等多个方面综合权衡,科学地选择产业集聚形成模式。如果政府在推动当地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硬性规划或引导不当,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恶性竞争将阻碍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正效应,政府在当地产业集聚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集聚模式

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模式,二是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模式。前者集聚模式下,有一系列的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或者领导企业配套服务,它们之间可能是“寄生”,也可能是“共生”,在这种集聚模式下,大企业在集聚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体现出很强的网络组织控制力,包括系统的设计规则、产品的技术标准、供应商的选择、系统网络的建设等。中小企业只是在大企业制定的规则下从事有关活动,因此中小企业会受到一定限制,并且容易产生前述的产业集聚负效应。后一模式下,没有哪个成员在集聚网络中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系统的设计规则是由模块供应商、行业组织协会以及其他一些中介机构通过市场选择或共同协商来决定的,系统设计规则的确定是一个不断演化完善的过程。各个中小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会不断学习新经验、创新新技术,力图使自己居于不败的地位并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正效应。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模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促进产业集聚企业的合理有序竞争与合作

不管以何种模式形成的产业集聚,集聚网络内的企业均以竞争——合作关系而存在,恶性竞争只会使产业集聚的负效应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产业集聚的衰退,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进行引导,促进企业加强合作,通过合作做大规模、增加配套,实现地区企业的共生成长。对产业集聚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要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进行指导,要引导企业拉开主打产品的层次,促进企业的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3.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防止产生寡头垄断,避免创新阻碍

产业集聚是一种分散的区域组织,虽然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产业集聚网络内形成寡头垄断,则正常的竞争合作关系会被破坏,一部分企业会被迫离开集聚区或破产倒闭,甚至会产生整个集聚区的完全衰退。因此在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建立中间人式的行业协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集聚区内的协调功能。对单个企业集团或大企业集聚则可以通过分拆、引导,促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建立有效分工,由此推动产业集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4.不断培育当地的区域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区域社会环境

如果说产业集聚的起步需要一定的硬性推动作用机制,即正式制度的因素,那么在产业集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如区域内的文化和其他规范人们行为的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速产业集聚的发展。因为,第一,非正式制度一般是不成文的和经验性的。这种“软性”的意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在一定的环境下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第二,非正式制度的执行主要依赖人们的自觉性,而不是正式制度规定的强制性的奖惩措施。非正式制度的这点特性决定了其执行成本较低,可以更为顺畅地发挥作用。第三,当代成功的产业集聚千差万别,造成这些区别的重要因素就是非正式制度,因为它是植根于区域发展中的特有的东西,很难模仿和移植。也正是这些因素对集聚和区域优势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5.制定法律促进集聚区循环经济建设,实现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

产业集聚的不可持续性是由于其线性、开放的物质流动方式所导致的,而自然生态系统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已被证明是高效可行的系统,其物质流动方式是循环封闭的。基于此,通过让产业集聚系统近似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又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之称,在资源利用方面表现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应该且能够为区域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和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通过产业集聚过程中建立起循环经济系统,使企业集群良性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循环经济要求集聚网络内的企业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要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建设循环经济系统可以使集聚网络内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能力。最后,由于区域内循环经济系统带来的低生产成本和良好的技术支持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加入产业集聚网络,增强产业集聚的集聚力。

[1]江征.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2,(12):40-41.

[2]张海华,王雅林.产业集聚模块化演化过程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9,(1):166-168.

[3]周晔,胡汉辉.地方主导产业的演化规律与产业集群生态特征初探-兼论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的区别[J].中国软科学,2007,(7):147-151.

[4]聂业,赖朝安,李汉新.产业集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与实证分析[J].广东科技,2009,(4):14-16.

[5]高进田.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27-30.

[6]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玲玲

2010-08-24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08JDB028)

张东光(1966—),男,山东寿光人,山东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

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0)05-0020-05

猜你喜欢

效应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