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9-09-25王淑芹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和谐校园

[摘 要]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重点之一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高校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负有倡导、宣传和谐发展理念,培育、弘扬和谐大学精神,引导、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烘托、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等重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报 和谐校园 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9)04-0091-02

[作者简介]王淑芹,吉林大学校报编辑部(吉林长春 130012)

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校园和谐对社会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高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会极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①在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校报是联结高校师生、校友、家长,大学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文化桥梁,对学校工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校报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充分认识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承担起建设和谐校园的责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担当先锋,为建设和谐校园积极服务,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倡导、宣传和谐发展理念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大学和谐发展理念。发展依赖于和谐,以发展为基础求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以和谐为前提促发展。高校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大学的和谐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思路,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越的学习工作条件,创造有利于师生成才的人文环境,为师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为师生员工打造平安有序、身心愉悦、发展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校园、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校园、坚持竞争原则的公正校园。

二、培育、弘扬和谐大学精神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贯穿其中的是和谐精神,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培育大学精神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弘扬大学精神对加快和谐校园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校报应站在高校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交汇点上,聚焦于大学精神,通过精心策划栏目、拓宽文稿来源、选编精品佳作,以更高的视角、更广阔的空间,展现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以期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更好地发挥大学精神的先导作用。

六校合一、全国规模最大的吉林大学在2005年凝炼出以“求真务实、自由民主、开放兼容、隆法明德、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吉林大学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育、弘扬和谐大学精神的使命,在纪念吉林大学合校6周年暨建校60周年特刊中,以近整版的篇幅解读和诠释吉林大学校徽、校旗、校训和校歌,重点解读了作为吉大精神核心、体现吉大精神精髓的“求实创新、励志图强”校训的内涵;通过开辟《吉大经典之人物篇》、《吉大经典之学术篇》等栏目,宣传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使吉大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成为内化于全校师生员工思想、行动之中的无形力量。

三、引导、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建立与之相吻合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从根本上讲是加强以和谐为核心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对高校、特别是对合并高校更为迫切和重要。能否重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校园文化,关系到合并高校的融合深度及能否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架构校园文化桥梁和重要载体的高校校报,承载着传播与宣传、建设与弘扬、引导与推动校园文化的艰巨任务。

1.宣传和谐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导航。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共同的、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的运用与发展,主要体现为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发展目标和大学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成为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思想道德基础。《吉林大学报》通过设置专门版面、策划相关专题、开辟多个栏目、采取多种形式,具体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奋斗目标和大学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发挥了校报在宣传中的潜移默化作用,达到陶冶师生情操、提升师生素质、凝聚师生力量、增强师生信念的目的。

2.诠释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助威。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校报既要宣传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宣传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也要图文并茂地诠释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即校园的自然环境、标志性建筑和人文景观。在校报开设栏目,用较为浓重的笔墨介绍校园里的建筑文化,重在诠释标志性建筑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色;尤为重视那些富于教化功能、陶冶师生情操的校园人文景观设施的寓意,让师生员工感悟到校园的整体和谐之美,体会到学校特有的精神、良好的文化氛围,得到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从而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精神焕发,感受到无穷的希望和力量,激发其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学校的奋斗之志。2006年,为庆祝吉林大学合校6周年暨建校60周年,《吉林大学报》开辟《吉大经典之建筑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校园里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用生动的文字描述,诠释其在学校发展历程和人文精神传承中的特有内涵,以静态却又极具张力的载体来解析整体意义上的吉大人文历史特征,使师生员工置身其中,领悟其义。

3.报道和谐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增色。高校校报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既要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也要积极地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成果,报道师生取得的新成就,反映学校的新风貌,展示广大师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激发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兴趣。和谐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展现。《吉林大学报》十分注重宣传报道校园那些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活动。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报道M•M学习研究会、经济探索学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医疗扶贫和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以期扶持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鼓励学术科技类活动,引导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类活动,支持走向社会的实践类活动,宣扬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通过精心策划,侧重报道体现学校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展现校园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四、烘托、营造和谐舆论氛围

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离不开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步骤。高校校报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话语平台,具有引领舆论的功能和作用。高校校报结合高校的中心工作,既要加强对建设和谐校园的正面宣传,又要及时对校园中发生的不和谐现象进行抨击,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体现学校的大政方针、工作部署、施政举措,使和谐成为校园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营造建设和谐校园的舆论环境,是高校校报的使命和责任。2004年年末,六校合一的吉林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联系合校以来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提出 “和谐吉大”理念,并在2005年学校工作会议上,正式将构建和谐吉大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校报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连续发表系列报道;在“理论园地”、“构建和谐吉大论坛”等栏目以及“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版,相继发表学校领导和有关专家的署名文章《在构建和谐吉大中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人民满意的大学应该是和谐的高水平的大学》、《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吉大》等,介绍提出构建和谐吉大的背景与意义、构建和谐吉大的重要性及其内涵,使全校人员加深对构建和谐吉大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公正是构建和谐吉大的基石,民主是构建和谐吉大的政治基础,诚信是构建和谐吉大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认同是构建和谐吉大的心理、情感和文化基础,和睦是构建和谐吉大的重要环境因素。从而,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和谐发展舆论氛围,使师生员工从深层次理论上把握构建和谐吉大的要素,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出发努力构建和谐吉大。

综上所述,作为校园中主流媒体的高校校报,在倡导、宣传和谐发展理念,培育、弘扬和谐大学精神,引导、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烘托、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加快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05]13号.

②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参考文献:

[1]张文显.在构建和谐吉大中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J].吉林大学报,2005,(183).

[2]王惠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吉大”[J].吉林大学报,2005,(187).

[3]尹晓敏,孙佩瑜.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法律思考——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成为基点[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3).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和谐校园
电视新闻编辑舆论导向的新运用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数字出版产业引领功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