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排斥视角下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差异探析

2009-09-25刘广兵孙红艳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

刘广兵 孙红艳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中的公平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反而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由于社会排斥的长期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还非常显著。必须消除社会排斥的影响,通过改革不公平制度的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社会排斥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9)04-0015-04

[作者简介] 刘广兵,中国地质大学高教所硕士生(湖北武汉 430074);孙红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硕士生(上海 200241)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农民问题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而要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是整个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起点,对于进程和结果的平等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入学机会平等问题是解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突破口,也是解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要做好的第一步。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以期为缩小城乡高等教育差距提供借鉴。

一、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理论源于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贫困研究(Researchof Poverty)中对贫困与“社会剥夺(Deprivation)”的关系的研究。随着社会剥夺的概念内涵由物质层面向社会文化层面演进,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进一步发展为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理论。“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其概念从最初指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诸纽带削弱或断裂的一系列过程,发展到认为是对公民地位与身份所赋予的政治及社会权利的否定,是对民主社会的严重破坏。所谓“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歧视和偏见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①。现在“社会排斥”一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排斥。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排斥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释。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令我们耳目一新,他提出了社会排斥的两种类型②:一种是对于社会底层的排斥,将他们排除在社会提供的主流机会之外;另一种是社会上层的自愿排斥,也就是所谓“精英反判”,富人群体选择离群索居,从公共机构中抽身出来③。

通过以上对社会排斥概念的理解,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排斥就是指社会中某一个阶层、群体或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被社会剥夺应有权利,从而引起的生存状态的恶化。虽然我国的学者们已经引入社会排斥的概念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但多适用于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少有人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纳入其研究的视野,当前我国的巨大差异可以用社会排斥的理论进行剖析,以便对症下药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二、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差异

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入社会生活的中心。高等教育不仅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确立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人们开始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责任④,要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依据才能向大众完全平等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世界范围内,继初等、中等教育普及之后,入学机会不均等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⑤。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是指不同地区、团体人群之间在享有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机会上存在着不是故意造成、也不是因偏见形成的差别对待,致使不同地区、团体人群在高等学校总学生数中所占的比例与他们在同一年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相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差异突出表现在报考录取人数及录取层次的差异。

(一)城乡报考录取人数差异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容纳力逐步增强,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日益增多。由此增加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给广大的农村学生带了利益,享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不断增多,可以说这是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多,农村学生的报考数量以及录取人数都有显著增长,这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有所改善(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2年起,农村学生的报考增幅开始迅速上升。城乡学生入学机会差距在经历了显性、总量的恶化后得以明显改善,农村学生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与城镇学生在城镇人口中所占比例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二)城乡录取层次差异

在显性差距缩小的同时,隐性差距却在逐渐拉大,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他们更多地进入了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如表2)。

从统计结果来看,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之间,在校生家庭居住地的城乡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层次越高的高等学校,如国家重点院校,农村生源的比例越小,而城镇生源的比例越大,城乡生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越突出(但第三类院校有所例外,其农村生源比例低于第二类高校,这与该类高校的特殊性有关)。在所调查的国家重点院校中,农村生源仅占约三成的比重,而城镇生源的比重近七成,尤其是大城市占有比重高达22.9%,城乡分布很不均衡。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可以得到其症结所在。

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黏附在户籍制度上一系列城乡有别的带有“城市中心主义”制度倾向的法律、法规、政策,把农村青少年排斥在正常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之外,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差异的重要原因。

(一)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

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是指人们在获取劳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不公正对待,经济层面社会排斥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贫困。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对教育的投资越多,未来收入也越多。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指出的:“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这种投资的有利性或收益率,就一般而言,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要大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城镇高收入阶层更愿意把可支配的收入用于人力资本的中长期投资,进入条件优越的学校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获取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得到更高的回报。而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消费,能否进入这种消费,接受什么质量、等级类型的消费和阶层收入呈正相关。近几年高校收费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国家也实施了多方面的教育成本补偿政策,但还是有很多农村家庭承担不起,退而求其次,学生报考时不得不选择收费较低同时层次较低的高校。

(二)政治层面的社会排斥

政治层面的社会排斥是指人们参与政治时权利的不足或被剥夺,这种排斥在前现代阶段普遍存在,它是通过明确的法令制度规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造成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巨大差异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有高考的招生录取政策。

从维护考试公平的角度出发,除了少数地区进行省内统考试点以外,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并且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这从考试层面做到了地区间的公正与平等。然而,与之配套的高校招生录取却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按考生数量分布来均衡分配招生指标和划线录取,而是按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来分省定额、省内划线录取,这就使地区之间的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存在极大的差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市比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的招生配额,因此出现前者的“低录取线、高录取率”和后者的“高录取线、低录取率”的情况,全国统考卷考出的同样分数在不同地区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录取结果。

从维护区域公平的角度上讲,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按反向歧视原则向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落后地区适度倾斜招生计划,维护民族团结和进一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是合理与必要的。但问题是国家在“扶弱”的同时大力“济强”,一度增加经济和教育文化程度本来就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的招生配额与录取比例,包括允许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全国性重点大学向所在地倾斜招生计划,这样就人为地扩大了城乡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

(三)文化层面的社会排斥

文化层面的社会排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种族中心主义或者说是文化中心主义,以自己或本民族的文化为标准或中心来衡量其他人群或其他民族,并不一定是持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才存在这种排斥,同一民族中不同文化观念的群体也会排斥异于自己的群体。

现今社会的中心文化是以城市价值观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也是城市倾向的。城市群体作为社会中的强势、强质、强位的代表,导致了现代文化的城市倾向性。这种城市中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主导性和影响力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排斥态势。可以说正是这种模式的存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造成了中心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强迫态势,造成了其他文化的边缘化。农村群体在以城市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就处于这样一种边缘文化的地位。这样的文化情形必然会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教育等级的增高而愈加突出,所以在农村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

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从理论层次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它主要关注教育如何通过语言、价值、知识等来确保文化的再生产,以及经济的、社会的不平等的再生产。农村学生在家庭所给予的文化资本方面远远偏离城市的文化价值观。比起城市的学生来,农村的孩子在家庭习得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内容有着更多的不连续性或异质性。当今教育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城市价值取向,城市代表现代社会、城市代表文明生活。教育的内容、语言、方式大都是远离农村学生生活的完全陌生的符号系统。这些都是来自城市的文化传承,是代表先进社会的城市文化价值,它是主流的、合法的、体制的和现代的。现代教育是以这种文化系统来评价的。更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个系统中对农村文化是排斥的,农村在这种文化体系中是愚昧的、落后的代名词。如此情况下,农村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相当不利。

四、消除社会排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公平

农村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社会排斥,导致了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巨大差异,使农村籍学生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交集着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教育制度本身等多方面的原因,情况比较复杂,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设计合理的教育制度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般地说,人的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的物质财富是否丰富和生产关系的是否合理上。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的落后决定其自我投入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增加高等教育预算,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实施高等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

(二)完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公正

农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公正的制度性待遇,而这些不公正的社会制度成为了其发展的根本性障碍。胡森在对教育民主化运动进行了20多年的精心研究后指出:“现在越来越来多的人认识到,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和经济改造协调一致。不在整个社会制度中首先或同时建立社会平等,要在教育制度方面实现更大的机会均等是不可能的。”因此,应及时完善社会制度,从而为农村青少年发展扫清制度障碍。(1)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清除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最大的人为性制度障碍。(2)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贫困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不仅给予物质资助,还要关心其子女的受教育情况,避免因贫失教现象的发生。(3)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淡化身份意识,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减少名目繁多的加分、优先录取政策。(4)加强法制建设,加强违规、腐败行为查处和打击力度,减少高教领域权学交易及其对入学机会分配的不良影响,维护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公平。

(三)重塑和谐文化,消除文化排斥

营造农村青少年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社会融合,不仅需要公正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和谐文化的重塑亦至关重要。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和谐文化的重塑建立在文化融合和文化整合基础之上。当前由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文化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断裂,而这种断裂也必然带来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文化的排斥。重塑和谐文化,可以消除城市文化对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排斥,祛除各种社会歧视,提升农村青少年的社会形象,消解城乡居民之间的心理鸿沟和隔膜,增强农村青少年的自信心。在促进文化和谐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城乡文化冲突,积极推进农村文化转型,加强城乡文化整合。只有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农村青少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农村子女入学机会由表面的、宏观的总量不均衡向更深层次的、隐性的不均衡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社会排斥。因而,要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建立完善的农村贫困家庭教育补偿机制,始终坚持“公平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消除社会排斥的影响。

注释:

①戴维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5.

②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7.

③ChristopherLasch.TheRevoltoftheElites.NewYork:Norton.1995.

④(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第3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6.

⑤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6.

⑥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13.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
关于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问题的调研
教育公平视角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高中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研究
比较中美教育公平,反思我国小升初择校问题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