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阅读兴趣低迷的原因探析
2009-04-02高爱民
摘要: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但在现实中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实施。文章对中职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兴趣低靡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文学经典;阅读;语文教学
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曾说:“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怎能称得上是受过教育的呢?”这里的“伟大的书”指的就是一切文学经典。文学经典不是一般的文本,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千锤百炼沉淀而成的文本。它历经千百年不同国家、朝代、文化,不同民族人民的反复吟咏、解读,不断被接受、传承与信仰,集个人、时代与社会的审美意识为一体,具有生命永久、意蕴丰厚、地位权威与道德要求理想化等特点。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经典阅读教学,其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在与中外文学大师的心灵对话中耳濡目染,接受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滋养,感悟、沉淀、升华美好情感,形成有利于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然而,作为人类语言和智慧的结晶,经过时间的无情淘洗和读者的严格挑选而永存不灭的经典作品,虽然人们都极认可它对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都赞成阅读经典、研究经典,可现实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却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实施,不仅社会读者如此,中职语文教育也如此。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高要求阻碍普通读者阅读
由于经典作品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精华,读者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一定的人生阅历是很难感受出蕴涵于经典作品之中的内容、情感和真谛,并与之产生共鸣的。据笔者了解,阅读文学经典的学生大都也只读一些简易本的中国古典名著,对原著普遍表示一知半解,尤其是对诗、词、赋或与历史有关的部分内容,学生阅读时的一贯做法就是跳过,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有限,看不懂,理解不了。即使是现代、近代的文本,若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也难以体会主人公的感情。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文中所抒发的父子深情,因他们大多没有离家思亲之感受,无法产生共鸣。此外,经典阅读要求读者有充裕的时间去品味、揣摩,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超时空的精神交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能拥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并有闲瑕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教育体制影响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实施
语文教育存在一个奇特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热衷于讲授经典作品而学生、家长无动于衷。作为文学经典的传授者、引导者,教师应该是阅读经典作品的主要群体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阅读。除了在客观上中职教师身兼多职无力从烦琐的业务中脱身之外,更主要的在于中职教师少了升学的教学压力,且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足以满足教学需要,无需去费神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加之,现在的中职教育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文化基础课基本上全部让位于专业课,课时能少则少。在考核方面,评价方式也无法考查出经典作品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使一部分教师认为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中职生纯属多此一举。许多语文教师在传授经典作品时,自己从未阅读过原著,仅凭着手中有限的参考资料卖力“推销”文学权威们的评论,结果是学生不认同教师的讲授,更无法对经典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许多家长把经典文学作品视作“闲书”,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看作“不务正业”,他们更愿意孩子把时间放在专业功课上。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文学经典虽然能陶冶情操,提升人的气质与品位,可是它却不能起立竿见影的作用,保证孩子考试能得高分,学得一身好技能,考入大学或进入知名企业。权衡一下利弊,家长不让孩子阅读文学作品经典也是情理之中了。
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兴趣低落
中职生课余时间充裕,但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更不愿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另外,随着“读图”时代与商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目的与方式,审美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追求个性化到趋向类型化,由驰骋想象、积极思考到沉溺于视听享受与追逐时尚,由追求精神高度到热衷于娱乐和消遣。学生喜欢阅读的是影视、体育、时装和爱情婚姻类报刊及兵器、航空、舰船等科普类读物,文学作品也仅限于言情、武侠、侦探、科幻小说,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或现当代名家名作的人寥寥无几。
也许有人会反驳: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例文不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不也是经典作品吗?每次语文课不也是在阅读经典作品吗?当然,语文教材选择的例文是规范性强的名作,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某个特定时期的经典之作。但由于受教材编排原则、单元主题、顺序、文本容量、难易度、题材、语言、结构及编者的喜好等诸多因素制约,选入教材的经典文本往往只是原著的某个部分,学生很难见识“庐山真面目”,不利于文本的整体解读。再加上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时大多是采用“速成式”的“短平快”,无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细细揣摩、品味文本,这种授受方式与所提倡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相距甚远。更主要的是语文课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是恢复、重建经典文本的作者原意,认为文本意义是已定的、永恒的,所以教材一次次变更,师生一代代轮换,唯独文本意义的解释永远不变。例如,一讲到《木兰诗》就赞美花木兰是代父从军的英雄,一讲到《愚公移山》就讴歌愚公百折不挠的移山精神等。这些解释自然是该理解与继承的,但若把它看成无需解读的“真理”传授给学生,就会僵化学生的头脑,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何谈阅读创造力的培养呢?
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作品开始。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曾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不会有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的;拒绝阅读经典作品的人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底蕴。任何真正的创造者,总是善于在传统经典中吸收充足的养料作为创新的源泉。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的五个系列中,安排有“文化论著研读”的专门系列,并进一步提出:“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些规定与举措对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丁剑刚,王生钰.试论经典阅读的目的与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5).
[2]张秋玲.播下的是“跳蚤” 收获的却是“龙种”——从《背影》的落选看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篇标准[J].语文建设,2005,(4).
[3]张克昌.经典阅读的尴尬[J].教育文汇,2005,(3).
[4]张俊.素质教育呼唤重视文学经典阅读[J].池州师专学报,2004,18(4).
[5]蔡富清.朱自清选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28.
[6]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2).
作者简介:
高爱民(1970—),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学科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张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