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2016-09-30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骑驴思辨阅读

童玉娟

[摘 要]诗文的教学既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又应抓住契机,凸显语用,不可一读而过。教师可从几下几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咀嚼词语,凸显语用;从学生的质疑出发,挖掘信息,直指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拓展阅读,广泛涉猎;从学生的积累出发,说写结合,深入感悟。

[关键词]思辨 词语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7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八组的 “语文园地”,内含七篇诗文。与精读课文相比,这些诗文的教学既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又应抓住契机,凸显语用,不可一读而过。以《骑驴》为例,教材的要求仅为“我会读”。但仅做到“会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读《骑驴》之后,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若对《骑驴》一文没有充分的理解,本次的口语交际将无法落到实处。现以《骑驴》为例,笔者就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读的质量,谈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咀嚼词语,凸显语用

《骑驴》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通过本组前几篇课文《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的学习,学生已经习得了一些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求学生朗读文章后,按照个人实际,选择并完成星级作业。

通过分享彼此的智慧,学生理解了“自言自语”的意思,并明白中年人只是在轻声自语,并无厉声指责。学生又找出近义词:“立刻”“连忙”“赶紧”,知道这表示马上、立即的意思,即老爷爷一听人言,不经思考,即刻下驴。抓住三个近义词,推敲品味其中的相同之处,就能快速进入文本,直达作者心灵。

二、从学生的质疑出发,挖掘信息,直指中心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自然而然地质疑:“中年人仅仅是在自言自语,爷爷为什么立刻下驴,照中年人的说法做呢?”我引导学生再次读文,挖掘类似信息。学生很快质疑:“听了老人的话,老爷爷为什么连忙让孙子下来?听了孩子的话,老爷爷为什么赶紧下来?”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到此,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思维火花被点燃,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读文思考讨论,自然而然地理解老爷爷是个没有主见的人。

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拓展阅读,广泛涉猎

此时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有增无减,我趁热打铁,展示伊索寓言《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的故事。学生兴趣盎然,读得津津有味。

寓言中的磨坊主与课文中的老爷爷如出一辙,毫无主见,人云亦云,但磨坊主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竟将驴子的腿捆在一起,用一根木棍将驴子抬上肩向前走。过桥时,驴用力挣断了绳索和棍子,掉到河里去了。

通过广泛涉猎,不断深化,学生对《骑驴》的中心与《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的寓意了然于胸。此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口语交际再无难度。

四、从学生的积累出发,说写结合,深入感悟

进入口语交际板块,探讨“老爷爷应该听谁的”。

生1:应该听自己的。

师:若是听自己的,老爷爷应该怎样做?

生2:让爷爷骑驴,因为爷爷老了走不动。

生3:爷爷骑一会,孙子骑一会,俩人都可以休息。

生4:我认为要让孙子骑驴,因为小孩子步子小,走不快,他骑着驴,就可以早一些到达。

经过讨论,学生练就了一双慧眼,听说能力得到训练,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堂语文课,在质疑中展开阅读交流,在讨论中贯彻口语交际,联系生活实际动笔写话。通过整合,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骑驴思辨阅读
骑驴漫游记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