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搜索
名作欣赏
2017年28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本期头条
论傅山弘扬国学的贡献与意义(上)
语文讲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里的“文学阅读教学”
“悠然见南山” 辨析及其精神超越
“本我”“自我”“超我”三重视角下的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解读
起笔于“小”,终成“大”观
——梁衡散文的“小大之辩”
学人研究
元遗山对李杜苏黄诗风之继承
传统与现代的联结者:章太炎
——兼谈学者个人主体性的萌发与建构
论王富仁的古代文学经典解读
影视观察
水墨动画电影《山水情》中自然意象的儒道指向
当下都市女性生存境遇在影视剧中的呈现
——以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为例
残垣之诗
——评苏联影片《雁南飞》
百家茶座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化还是妖化?(中)
向古典文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城市褶皱深处的幽魂
窑变
——新意象瓷绘艺术
编辑手记
总与书相关
《名作》视野
我读李元洛《诗美学》
开启诗美学“迷宫”的钥匙
——读李元洛著《诗美学》
愈是世界的,就愈是民族的
——漫谈李元洛《诗美学》的美学资源摄纳
老舍与北京现代文化
人生论美学与松竹体十三行新汉诗实践
经典重读
悲剧与悲喜剧:彻底性与未完成性
《三国志演义》的“韬晦”之计
肉感与美感含混成快感
——《诗八首》诗疗解读(上)
作家在线
穿越“三山”问“荒田”
——访旅美作家刘荒田先生
北美的天空下
——重读刘荒田散文
“荒芜”后面
——散文选集《东边日出西边雨》自序
学界新声
韵在嘴上,不在书上
——关于古体诗词创作用韵的问题
知人论世与读者的话语霸权
——《莺莺传》的阐释传统及其反思
她视界
旅美女作家施玮的“灵性写作”与人类意识
——以长篇小说“女性命运三部曲”等作品为例(下)
当代女性从政的困局与突围
——从性别视角解读王秀云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