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三山”问“荒田”
——访旅美作家刘荒田先生

2017-07-15广东野湖川美国刘荒田

名作欣赏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三山台山导游

广东 野湖川 美国 刘荒田

穿越“三山”问“荒田”

——访旅美作家刘荒田先生

广东 野湖川 美国 刘荒田

刘荒田,原名刘毓华,1948年出生于台山水步,早年当知青,之后当过教师和公务员,1980年移民美国。在美国,刘荒田在为生活打拼之余,始终没有放弃华文文学创作,先后出版散文随笔集二十一部,诗集四部。2009年荣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首奖。

刘荒田从2011年开始,在生活了三十二年的美国旧金山和岭南名镇佛山两地轮流居住,实现了生命的洄流。2015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刘荒田的散文新著《人生三山》。所谓人生“三山”即台山、旧金山、佛山。陈新先生在为《人生三山》所作的序中写道:“刘荒田的写作一直在井喷中。于他似乎用得上这样一句: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相同。凡是生活中有的,他可以诉诸作品。生活文学,文学与生活,永远处于‘不隔’的状态。”有论者指出,刘荒田的作品始终保住“真”字:叙事的真实,抒情的真诚,议论的率真;他的文笔泼辣老练,既善于抒情议论,又长于调侃谐谑,更敢于袒露心灵,虽然时而自嘲自讼,但每每有哲思诗意油然而生。

那么,刘荒田的生活和写作究竟是何种状态?下文是野湖川老师对其进行的专访。

野湖川:

刘老师您好!您的处女作什么时候发表于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让您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的?

刘荒田:

我的“处女作”,严格言之,有两次:一是1978年刊载于《广东文艺》(即现在的《作品》)的抒情诗《侨乡的山》(和老南合作),但那是“配合中心”的虚伪之作,我视之为耻辱;另一个是1984年刊于《诗刊》的新诗《这北美洲的天空》,这是我成为新移民四年后,清洗浮嚣虚妄的“红卫兵”毒素,重新出发的告白。那个年代,写诗是为了填补异国生涯的空虚;而直接的刺激来自台湾现代诗,以洛夫为代表的诗群,将我带入全新的汉语文学世界。

野湖川:

您一直是用“荒田”这个笔名吗?我知道这笔名与您台山家乡的村名有关。中国人起名字都讲究要有好的意头,广东人尤甚。“荒田”毕竟有个“荒”字,您为什么会一直用它呢?

刘荒田:

是。我的祖屋在台山水步镇乔庆乡瑞龙村,它于20世纪初才成村,较附近村庄年轻,前身该是田垌中的稻田,模样方正,故有土名“方田”。我在旧金山初次投稿时,取它的谐音当笔名(台山话“方”与“荒”同),开始时是信手拈来,但后来想及命途,一言以蔽之,曰“荒芜”。“田”也许土质可以,但从未认真耕耘,迄无成果。1966年“文革”浩劫启幕,是年我高中毕业,高考被取消,从此造反,下乡,回城,异国羁旅,一直浪掷岁月,笔名可以说是寄寓感慨的自嘲。沿用至今,别无深意,好玩而已。

野湖川:

能简单回顾一下您的写作经历吗?

刘荒田:

出国前基本上守住底线,读鲁迅和外国名著,写诚实而青涩的新诗。出国后头几年因学英语和谋生,写作停顿。生活稍安定后即写新诗,为时近二十年,出诗集四本,获两岸诗奖四次。20世纪90年代中期,忽然极度厌倦“硬写”的恶习,弃新诗而就散文随笔,从中找到较为雍容、随意的自我,欲罢不能,迄今写了三十一本。

野湖川:

记得您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您初学写作时已经对“趋时”写作产生警惕和抗拒,在那样的年代何来这样的先见?

刘荒田:

知青时期我还能自持,远离时髦的“工农兵文学”,因为古典名著的影响力太大,罗曼·罗兰的系列长篇《约翰·克里斯朵夫》为我一生校正了航向。

野湖川:

您在《美国小品》的“后记”中曾说,您移民美国的头十年,主要是做一种信笔涂诗,不讲命意,不营造意象,只是一味追求发泄,尽情释放自我的操练,这是否也是说,这十年您完全没有有意识地去进行创作?

刘荒田:

确切一点说,来美头十年,我把这种练习作为日课,目的是挣脱“四人帮”的“三中心”“四突出”一类教条的束缚,清理毒素,是谓练功。但这只是一方面,我也从事正经的写作。这一阶段的后段,偶出可读的作品,如台湾评为优秀奖的组诗《异国的粽子》。

野湖川:

三十多年的美国生活,东西方文化的夹击,您从抗拒到融入,再到兼收并蓄,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随之而来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为您创作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刘荒田:

拿中年和晚年的作品比较,进步大抵有三方面:一是较为自由。接近“从心所欲”的年纪,在写作自由得到充分保证的环境,“文革”所造成的心魔已驱除,所写都是真心话、良心话。二是较为新鲜。所写都是自己所拥有的“新”——新的人生图景,新的感悟,新的意蕴。避开老生常谈,远离肤浅“鸡汤”。三是较为圆融。初写小品文时,仿效明清小品,刻意追求某种风格。如今把端起来的身段放下,让自我在字里行间自在地呈现。其中好些篇什曾被《读者》等杂志转载。

野湖川:

您的《美国小品》是从两千篇小品文中择选出来的。十五年时间,近十家海内外报刊的“专栏”写作,是不吐不快地挥洒,还是也有为“稻粱谋”的成分?如此高产高质的小品文的写作于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刘荒田:

过奖了。高质远远说不上,高产也只在六十岁前。迄今我写了三千多篇小品文。在海外,几乎没人可以靠投稿养家糊口,我另有职业,写作主要为了排遣寂寞,安顿无依的灵魂(当然,也拿到与劳动并不相称的稿费)。我较为深刻的体会是:一,必须尽情尽兴,无顾忌,无牵虑,无束缚,无切身功利。二,必须写到最后。才由天授,但路是要自己走的,出水才看两腿泥。

野湖川:

八九年前吧,记得是在台城召开您的作品研讨会,论者评论您的创作,将您的写作归类为“打工文学”,因为此时我正在“打工文学”杂志《江门文艺》做主编,所以有些印象。近期看到国内也有人称您为旅美华侨标志性作家,您对自己侨居美国的写作生活是如何定义或者定位的?

刘荒田:

不错,我在美国打工三十一年,五年前才退休。但“打工”仅仅是谋生手段,“打工文学”若局限于描写职场和打工者的生存状态,那就失诸狭隘。美国的主流文学是英语文学,除非拿到英语写作的入场券,少数族裔的写作者只能处于边缘。说凭中文作品进入主流,那是自欺。我安于这样的位置:表现我自己以及我所见、所身历、所熟悉的异国社会、移民人生。书写“不在海外浸泡多年就写不出的”作品,发掘人性深层,表现生命意义。这就是我最后的使命。

野湖川:

到目前为止,您已经创作了三十多种散文随笔著作,如果让您选择一部代表作,您会选择哪一部?为什么?

刘荒田:

我以为《刘荒田散文精选》和《刘荒田小品文精选》这两本(百花洲出版社2015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博导程国君选编并为序),收入我近年的作品。此外,我还为纪念移民三十六周年,编了散文随笔集《三十六陂烟水》,集中都是前年、去年的最新作品,这三部较能代表目前的水准。按常规,在衰竭期来临前,写作曲线以“向上”为主调,我的晚年超越中年。

野湖川:

您现在是在美国、中国两边居住生活,一般怎样安排自己的写作时间,在美国、中国会有不同吗?有什么特别的写作习惯吗?

刘荒田:

自由来去于我至为热爱的两个国度,乃晚年人生的理想状态?我因天生欠缺虚构本领,所以没有写大部头小说的念头,一直是这样:有灵感就写,没有就读书,查资料,外出看世界,与人聊天。从来不闻鸡起舞,也不指望任何大人物来电。

野湖川:

另外,就文学创作的环境或者生态,中美有什么异同?您自己在中或在美的写作上有什么不同吗?对国内的文学现状关注吗?怎么看国内的文学?

刘荒田:

写作寂寞两地皆然,但旧金山更甚,因园地和同好者更少。异国写中文,绝对无人干预,自由的广阔令初来者手足无措。我倒习惯了。我一直关注国内文学,但局限于散文领域,偶涉新诗,小说很少涉猎。同我出国前比较,国内文学界拥有了较多自由,那是从前想也不敢想的。写手之多,尤其使得我等来自“无物之阵”(鲁迅语)的浪子备感欣慰。文学离开热点,反而使它独立。可惜,我不靠写作吃饭,这超然也教我失去部分痛感。

野湖川:

您现在的写作是随意随性的写作,还是有计划性安排性的写作?

刘荒田:

随意性写作。多半因灵机一动,脑子里有一团隐隐约约的“意象”,及时抓住,展开,成立。我只能从每日进行着的“庸常”中撷取题材,相反,面对不“平常”的生活,如旅游,大起大落的事件,我却麻木。可能是作诗多年的缘故,我注意发掘“司空见惯”中的诗意。但为了免去“写光了”的彷徨,我有时以难度较大的长文为替补。

野湖川:

在美国,华文作家华文创作的情况如何?相互间的交流多吗?

刘荒田:

美国从事华文创作的队伍庞大,实力很强。每个大城市都有会员少则数十多则上百的同人团体,举办年会、新书发布会、研讨会。海外写作,几乎和名利无关,目的较为纯粹,也有致命的弱点,如读者和发表园地太少,生存压力太大,使得许多颇具禀赋的写手中途退出。缺乏交流也是宿命性问题,住处距离远,人际关系疏离,文学气氛稀薄,都是原因。

野湖川:

我经常在国内的文学报刊上看到,某某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一国或几国的文字。就您所了解的,在美国有关中国文学阅读传播的情况大概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刘荒田:

说句晦气话,此言并不靠谱,国内作家的作品,即使被翻译、推介,在国外也只有寥寥汉学家和大学研究人员注意到。亲历的事:1993年,我在上班的场所遇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节目专职评论员Bill Meyer先生,这位每天傍晚在全美电视露面的大牌,看到我是中国人,和我谈点中国文学,我问他知道鲁迅不?他说:“当然,我刚刚在上海和Lu Xun见过面。”

野湖川:

您一直非常关心家乡的文化人、文学人,比如为程坚甫先生鼓与呼,对赵元瑜先生推崇爱戴,也在家乡讲学传播文学薪火,您对家乡的文学现状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刘荒田:

台山,是我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我的母上,我祖先的坟茔,我的乡愁之所寄。台山境内写作者众多,在美的五邑乡亲中,台山籍作者为数也最多。我祈愿家乡的作者,以激情从事文学,我认为,比才情、学问和阅历更紧要的,是全情投入,梦寐以求,念兹在兹,走在街上,也能够为诗变为梦游者,这样的写作,即使因多方面局限难以登顶,但被文学烧透的灵魂,完成了美的涅槃。

野湖川:

阅读您的散文随笔从语言角度上讲有两个最大的感受,一是诗意表达的流美自然,一是古典文学信手拈来的出神入化,前者和您也是诗人有关吗?后者呢?

刘荒田:

凭我的修养,这辈子都走不进“化境”。我自知浅薄,不敢不读书,当知青时点松明烛背《离骚》,一晚下来鼻子被熏黑。现在耽读明清小品,尤爱张宗子,还有杜诗、兰姆的散文。最近读《清诗话》,被多方面的人文思考深深吸引。

野湖川:

昨晚读您发在《南方周末》“非虚构”栏目里的《“回娘家”美国导游讲的故事》,读前充满期待,可能是年龄的关系吧,现在不大喜欢读虚构类的作品。我是将文中的“我”设想为您的。所以文章中出现“台山”字样,让人感到亲切。但读到“我”是“东北人”时,我突然就有点兴味索然,虽然文章还是读完了,但感觉上有点“上当”——虽然我知道这是“美国导游讲的故事”。其实,我觉得文章中的“我”,不说自己是东北人,丝毫不影响文章的情节安排,而且他如果是台山人还可能更显真实。因为一个在美国的东北人能准确听出粤语里的台山话,确实让我这个在江门生活了二十年的北方人讶异。你如何理解“非虚构”写作呢?或者说如何理解散文的“虚构”呢?

刘荒田:

《“回娘家”:美国导游讲的故事》是我前年参加旅游团,一连多天坐旅游大巴听来的,讲述者是东北籍导游查理,他是我所见过的最热忱、最具经验、口才最佳的领队。前面提及,我因无虚构能力,所以专注于实事。该文亦然,框架和主要情节都是来自导游,但那仅是骨头,需要添加血肉,我为此做了移民史的功课,特别要弄清华法案施行时期美国社会的实情。

另外一个问题,是散文的虚构。我一向尽管不排斥,但身体力行的,是“据实写来”。不过,近年就散文作法多方探索发现,虚构是可以接受的,为了阐明一个主题,表达一个意境,对现实做适度改造,并非削足适履。但不可以虚构吹捧自我,诬陷他人。

野湖川:

另外《“回娘家”:美国导游讲的故事》中有一个细节我很感兴趣,就是旅游车中座位的安排,美国导游说每天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大家轮换,以体现公平。国内跟团旅游,一般在车里你坐哪儿旅程中就基本一直是哪儿了。好久没跟团旅游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种情况。我想知道的是在美国跟团旅游都是这样吗?

刘荒田:

据我所知,美国华文旅行社,都贯彻这一项公平原则。我今年春天在上海一带旅游,导游说,她去年带的团因不轮换座位,遭到以下责难:不换,我们看不到你;不换,我们错过许多风景,你赔不赔钱?最后,数位彪悍的女汉子为座位打了架。

野湖川:

《“回娘家”:美国导游讲的故事》是美国导游讲的故事。读您的文章知道您之前做过餐饮业,还做过其他职业吗?是否也做过导游呢?

刘荒田:

只做过餐饮业、旅馆业。常常当游客,没当过导游。

野湖川:

看到您写孙子的文章,那兴奋、那甜蜜、那牵挂的感觉好像能把人融化掉。北方有俗语“爷爷亲孙子”,我不知道粤语里是否也有类似的表达,但这无疑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一。美国有类似的这种“隔代亲”吗?他们的“隔代亲”是怎样的呢?

刘荒田:

这是普遍的人性,中美皆然。若说差别,那是:一,美国的老人不牺牲自己以成全后辈,很少当全职保姆;二,隔代亲来自距离,美国三代同住的极少。

野湖川:

《白沙》发了您的一组散文,写到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命运难料、死生无常,尤其文中写到八十三的诗人纪弦和五十六岁的W女诗人在大庭广众下二人相拥大哭的情景,让人感慨万千。这些从我们的文化传统看都容易理解。我想问的是,您在美三十年,美国人看待这些尤其是看待生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刘荒田:

美国以基督教立国,“死亡”被注入宗教精神以后,悲哀少了,灵魂获得救赎的欣幸多了。我的好朋友去世,他那完全洋化的女儿主持追思会,名目是:庆祝生命。她的主张是:父亲活得精彩,我们聚集起来不是惋惜,而是怀念他的人格,发扬他的精神。这不比一味呼天抢地更靠近终极价值吗?

野湖川:

最后我们谈谈您接下来的计划吧。写作、出版或者文学活动上有什么计划吗?

刘荒田:

我将于今年11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今年,争取出版二至三本散文随笔集。年来撰写《“永益隆”记事》,接近完稿。“永益隆”是我家解放初期开设在台山一个圩镇的文具店,围绕它,我追述童年,少年至“文革”年代的小镇。写好,是我对故土的一个交代。

作者:

刘荒田,现任旧金山美国华人文艺界协会名誉会长,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野湖川,广东省江门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白沙》文学杂志主编。著有诗集《活在爱与被爱间》、小说集《或绿或黄》。

猜你喜欢

三山台山导游
三山虎山血战辉映青史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过沈阳故宫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多元价值探析
镇三山
以理驭法探究计算教学课堂模式
黄希川
情爱感怀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