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
2025-02-15邓意环
[摘 要]生命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使命,要重视对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发掘与整合,采取多种形式丰富生命教育手段,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力量的联合,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资源;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03-0034-03
近几年来,交通事故、落水溺水、电气火灾以及校园欺凌等成为严重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隐患,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毅力,使学生能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整合教学资源,丰富生命教育内容
教材是编者意图的体现,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不仅要用好课内资源,还要用好课外资源,以丰富的教育内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用好课内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等,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例如,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一课时,教师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命孕育过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妈妈辛辛苦苦孕育出来的,承载着父母的期望与爱;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父母在养育过程中需要付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与不易,能够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借助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挖掘与利用,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到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用好课外资源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离不开课内资源的支持,也离不开课外资源的支持。要想让学生真正受到生命教育,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要紧跟时事热点,将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许多热点新闻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及时把一些时事热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时事热点具有时效性强、话题性强、影响力大等特点,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理和视觉冲击,为学生敲响生命安全的警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实践活动,丰富生命教育感知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活动设计,丰富活动形式,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触动,产生生命安全意识。
1.创新活动设计
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机械说教,依据学生的学情及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信息搜集、话题讨论、课堂辩论、情境再现、课堂演绎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样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命教育。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对陌生人的警惕性,遇到危险时能够自护自救;能意识到生活中很多看似平稳的现象可能隐含着危险,心中要有“110”,不要被骗。三年级学生涉世不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衣食住行都有父母操心,对来自外界的危险浑然不知,安全意识不强。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遇到危险时能够自护自救呢?基于课程内容特点及学生学情,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再现、角色演绎、话题讨论等形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把生活中一些拐骗儿童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感受很多坏人看上去无害,但是每句话其实都是在诱骗儿童上当,使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增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演一演面对陌生人时应该如何应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保护自己。最后,教师让学生对“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办”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好人比坏人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作坏人,又要具备一定的警惕性,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开展教学,避免了教师机械灌输大道理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受到生命教育,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形成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2.丰富活动形式
要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创造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社会调查、展示介绍、实地观察等形式进行教学,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吸烟、酗酒、使用毒品对身体的危害,从小远离烟酒和毒品;知道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是珍爱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并能够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吸烟给身体带来危害的材料,以及当地吸烟人数调查资料;再让学生观看吸烟前后的肺部变化图,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交流搜集到的酗酒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要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在学生基本了解吸烟与酗酒危害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以“我想对……说……我会这样做……”为主题,制订可行的戒烟戒酒宣传活动方案。同时,课后在社区开展以“远离烟酒,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人们能够自觉抵制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教学远离毒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从什么是毒品、林则徐禁烟以及毒品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说“不”,并能够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远离毒品的宣传活动。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思想认识由浅入深,真正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抵制不良的行为、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从而对自身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三、凝聚多方力量,共筑生命教育防线
生命教育是家长对孩子不可逃避的话题,包括死亡和生命有限性的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为学生筑起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线,以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家庭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安全使用燃气、电、水、刀具等。家长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与学校协同育人,结合家里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以弥补学生在校学习的不足,使学生真正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首先,对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触摸插座、不要拿着刀到处跑等;然后,每天要与孩子沟通交流,发现孩子意外受伤要仔细询问并查找原因,防止校园欺凌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或者参加一些有关生命安全的活动,让学生对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在家对孩子进行的生命教育效果不好,家长要与学校沟通,家校形成合力,确保孩子具备生命安全意识。
2.学校里的生命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里的生命教育,包括遭遇火灾、地震、水灾、踩踏、运动伤害等情况时的生命教育。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打造有助于开展生命教育的环境,采取多种方式,通过正向引导,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要想引起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学校还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设计安全标语、健康标语,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定期举行安全演练实践活动,包括防震、防火、防踩踏等演练活动,务必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遇到危险时的逃生自救技能;邀请医务工作者到校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如不吃垃圾食品、不滥喝饮料、保持营养均衡等方面的常识讲座,从医学的角度让学生明白如何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不受威胁,从而将生命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此外,学校还要针对时下青少年的轻生现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并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做好情绪管理,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生活和学习中。
3.社会上的生命教育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支持,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上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火用电安全、反诈防骗等。只有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力量,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才能真正落实生命教育。
例如,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平安出行的重要性,教师把近几年来的交通事故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确保每个学生真正了解与认识防溺水、防火、防电等安全常识,掌握遇到危险时需要采取哪些自救或者急救措施。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生命安全的认识,让学生从小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意外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加强生命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识到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能够运用学到的安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健康快乐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董荧,朱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生命教育内容及其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3(17):68-71.
[2] 谢秋香.观照“生命成长”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4(2):21-24.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