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2025-02-01刘鹏宇吕岩
摘" 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应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二是构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四是完善人才评价、人才投入、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机制,五是更新城乡居民观念。通过5个方面的系统化改革,着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效果,为乡村振兴提供雄厚的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人才强国;人才振兴;人才兴农
中图分类号:F320.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1-0181-04
Abstract: In the great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training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At present, while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in rural areas, it is also fac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should start with five solutions. The first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policies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training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the second solution is to build a new rural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 third solution is to cultivate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tha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he fourth solution is to improve talent evaluation, talent investment, talent incentives and talent services mechanism; and the fifth solution is to update the concept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rough systematic reforms in these five aspects, efforts will be made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effect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provide strong talent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talent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talent revitaliz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进一步强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同时又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全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重大问题。
1"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2]。农村实用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力量,其通过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其也可以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相关单位应通过优化农业培训课程,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批”。因此,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引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二十字总要求”,关键在人才。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动当地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帮助当地企业打造品牌,增加营收。如此,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局势对于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失衡问题,与人才强国宏伟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农战略,致力于引导和鼓励大批优质劳动力深入农村一线,从而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而有力的基层人才保障。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3]。农村实用人才是引领农村社会进步的关键群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可以推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无疑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2.1" 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一,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明显改善。新时代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法规,有力推动了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和激励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进步,加快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步伐[4]。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制度体系建设、培养认定以及信息系统建设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撑要素;2014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规划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2016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重强调,应构建以职业农民为核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精准、高效;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倡导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着重强调,必须打造一支具备农业知识、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的实用人才工作队伍;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重点是要加快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规划了如何将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法制层面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填补了我国乡村人才保障领域的立法空白,推动乡村人才立法工作正式迈上了新台阶[5];2022年1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精心培育一批技能卓越、在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方面表现突出、擅长经营与管理的乡村工匠领军人才,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2023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深入而系统的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二,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许多农民掌握了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农村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其不仅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农业机械设备,还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精准农业管理。此外,一些农民通过网络平台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成为了农村电商的佼佼者,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第三,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培训机构、推广在线教育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平台。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有机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技术。
2.2" 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对实用人才培养的制约显而易见。在这样的环境下,优秀的农村青年往往缺乏留在乡村发展的动力,更倾向于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这种人才流失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在实用人才培养上陷入困境,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来推动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地区往往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富的实践机会。这使得农村实用人才在接受教育和培训时面临诸多困难,难以获得与城市人才相当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实用人才培养的困境。经济发展滞后还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往往受到阻碍,农村实用人才难以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也难以适应和引领乡村经济的新发展。
第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传统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引导。这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信息流通不畅,使得农村实用人才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而无法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许多农村实用人才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面临困难。他们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创业项目,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一方面,这种脱节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升,进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第三,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与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亟需重视。培训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仍然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缺乏对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技能的培训。这导致培训出的实用人才难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同时,培训方式也单一,缺乏实效性。传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培训资源分布不均,覆盖范围有限。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相对匮乏,难以覆盖到所有有需求的农民。这导致了一部分农民无法获得必要的技能培训,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第四,不健全的体制机制严重挫伤农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首先,当前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过于注重学历和资历,而忽视了对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此外,评价标准不透明,评价过程缺乏公正性和公开性,容易滋生腐败和不公正现象,影响了人才评价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其次,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在人才投入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赖政府拨款,而政府资金有限,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再次,当前农村实用人才薪酬待遇低、晋升空间小,激励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实用人才。最后,对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的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渠道不畅等方面,这导致其在面临困难和问题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第五,文化观念上的挑战不容忽视。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还往往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种教育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往往认为实用技能不够体面,更倾向于追求高学历和白领职业。这种观念上的偏见不仅影响了实用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实用技能人才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文化观念上的偏见,许多农村青年不愿意从事与实用技能相关的工作,导致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制约了乡村社会全面进步。
3"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人才培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将人才培育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投入机制[6]。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为农村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确保农村学生能接受到高质量教育。最后,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开设实用技能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让农村地区的家长和学生认识到实用技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以农业产业人才为中心,以教育培训和支撑支持为两翼,构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7]。管理类人才应当以深化公共管理水平为核心,不断增强自身服务能力,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助力;技术类人才要以提升科技和学术水平为重点,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经营类人才要以提升市场洞察力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不断增强商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生产类人才要以提高农业生产操作技能为重点,不断磨练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所需的农村实用人才,以贴合人才市场需求。首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开设农业技术课程、邀请农业专家授课等方式,让农民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其次,培养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我们必须加快培养农村数字专业化人才,以充分弥合农民与数字化之间的鸿沟,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最后,培养“复合型”人才[5]。懂管理、善经营且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第四,完善人才评价、人才投入、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机制,提高人才积极性。首先,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体现多元化、客观化、公正化的原则,以全面衡量人才的价值。在设定评价标准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工作业绩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次,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应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同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便利条件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行列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市场化。再次,为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应从物质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方面,应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水平,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精神激励方面,应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最后,为了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方面,应涵盖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法律援助等多个方面,满足农村实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服务质量方面,应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加强服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服务渠道方面,应拓展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方便农村实用人才获取服务。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更新城乡居民观念,营造良好农民致富氛围[8]。农村实用人才,无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引领农民走向富裕的指路明灯。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为农民提供了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应利用广播、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那些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人才,提高全社会对乡村人才的尊重和认可,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实用人才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宣传和表彰,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4"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尤为关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存在农村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落后、农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构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更新城乡居民观念等,以期培养更多助力乡村振兴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我们仍需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芙,高珍妮.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以高素质农民培育为视角[J].农业经济,2022(7):110-111.
[2] 郜亮亮,杜志雄.中国农业农村人才: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和实践探索[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10(1):115-125.
[3]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老区建设,2021(19):10-14.
[4] 雷明,于莎莎.乡村振兴的多重路径选择——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2(9):1-14.
[5] 黎明辉,张崇旺.新时代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23(12):126-129.
[6] 王应宽,蒲应燕.如何推进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J].科技导报,2021,39(23):36-47.
[7] 薛建良,朱守银,龚一飞.培训与扶持并重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兰州学刊,2018(5):189-199.
[8] 刘培德,王福滨,王鹏.基于PROMETHEE方法的农村实用人才区域发展水平评价[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2,38(5):36-48.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2JDSZKO53);山东省2023年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2023129);山东科技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一般项目(ESDZX-22040)
第一作者简介:刘鹏宇(200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