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2025-02-01韩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人才振兴价值意蕴乡村振兴

摘" 要: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乡村人才发展面临着环境改善、培养力度不足和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摆脱发展困境、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旨在为摆脱发展困境、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人才培养;人才振兴;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C960"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1-0189-04

Abstract: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talents is facing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insufficient training efforts, and imperfect incentive policies and guarantee systems. Exploring practical path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for getting rid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empowering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rural talent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ject new vitality and impetu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ai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etting rid of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empowering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talent revit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talent revitalization; value connotation

乡村人才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依赖于产业发展、物质支持等要素提供动力,但最终要回归到人才这一本源和主体。目前,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人才外流、乡村人口比例下降等问题。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需要从内与外、表与里、虚与实等辩证统一的角度出发,实现内生机制与外源机制的有机融合。从多维度入手,探寻具体的实现方式和路径。乡村人才振兴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采取多元化策略来推进,让人才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提升乡村发展竞争力。

1" 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价值

乡村人才振兴,关系到个人生命品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1"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条件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条件,只有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其中智力支撑是关键,乡村振兴需要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智力支持,而人才是这些智力资源的承载者和创造者。其次,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创新主体,能够将先进的科技、管理理念应用于乡村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的乡村人才建设聚焦的人才类型更广,乡村发展诉求也日趋多样化,人才选育面临更高要求。乡村人才建设相关政策的变化加速演进,为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丰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人才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能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和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农村人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农村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乡村的全面振兴。只有走出一条科学的实施途径,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破解目前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1.2" 人才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双重驱动。人才振兴能够为农业提供先进的科技支持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人才振兴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人才的振兴,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培育和引进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可以引领农业科技的革新与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第二,推动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引进、培育乡土人才,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培训、科技支撑等措施,来提高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实现乡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第三,要提高乡村自身的发展水平。要想振兴农村人才,除了要从外部引进人才,还要通过体制创新、政策激励等方式,培育本地人才。这有利于形成人才、地、财、业的良性循环,提高乡村自身发展的活力。

乡村人才的参与和实践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进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力争破解“三农”和高素质人才流失两大难题,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还可以通过建立帮扶机制、政策激励和体制改进等多种手段,对“三农”人才紧缺的状况进行有效解决。

1.3" 人才振兴是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内在需求

乡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知识、技能和眼界。乡村人才的活力可以为乡村治理提供新的活力,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与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及“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等。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乡村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发挥好人才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和谐与安定,增强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当前乡村社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人才振兴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能为基层治理带来新的生机与动力。“培育更熟悉本地风俗文化、更接地气的本土社工,组建一支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分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人才振兴是乡村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系统的教育与实践训练的乡村社会治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并解决乡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乡村治理的效能和人才的创造力需要提高,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精确性,进而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乡村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重视长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与提升。乡村治理的适应性和人的适应性需要提高,人才复兴可以培育柔性人才,使其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治理战略与方式,以保证治理的有效性与适应性。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有专业、创新、可持续、引导性、柔性化的人才,能够为乡村社会治理带来新的生机,促进乡村治理方式的创新,从而达到既提高治理效能又提高治理品质的目的。

2" 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

乡村地区发展环境的诸多挑战对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遇构成制约。乡村地区往往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信息闭塞等发展环境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回乡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同时乡村人才培养力度不足还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潜能的发挥。

2.1" 乡村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本土人才培养困难,受限于教育质量和交通条件,乡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和职业技术人才屈指可数,且回乡者寥寥。交通不便限制了人才流动,网络覆盖不足则限制了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更新。这些种种制约因素共同构成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瓶颈问题,导致乡村人才振兴遇到难点痛点。

乡村地区在人才创新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中,资金匮乏成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尽管创新模式强调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定制化发展,但这些问题凸显了乡村地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由于城乡之间的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加剧了人才留存的难度,影响了人才的引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面临严重的人口外流问题,乡村很难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乡村地区发展环境的制约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要想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及乡村居民共同努力,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信息流通等多个方面入手,为乡村人才振兴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只有如此,才能激发乡村人才的活力与创造力,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2.2" 乡村人才培养力度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农村地区正经历着人才流失的严峻挑战。这一现象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空心化,即劳动力结构中高技能、高教育水平人才的缺失,进而引发了技术含量的普遍降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培训”。由于教育和培训的不足,农村青年普遍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在适应现代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新要求方面面临困难。

一方面,人才吸引与留存的挑战主要源于与城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生活条件等方面,由于乡村在众多方面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异构成了外部人才对乡村地区吸引力不足的结构性障碍,从而加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留存难题。另一方面,本土人才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包括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抑制了人才的内生发展动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长远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活水”持续注入。尽管部分乡村人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潜力,但由于缺乏创业创新的勇气和决心,难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乡村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的困境,迫切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优化,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乡村教育的整体质量。培养能够适应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人才,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3" 乡村人才建设的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健全

当前乡村人才建设面临的困境包括本位、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机制不完善。乡村人才建设的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导致人才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乡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现实需要。乡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人才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平衡限制了人才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应针对乡村人才的特殊性进行差异化考量,从而有效激发其内在动力,提升政策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为增强乡村人才的归属感,需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这包括提供与个人职业发展相匹配的机会,以及建立全面的生活保障体系,确保人才能够在乡村地区安心工作和生活。通过构建综合性的支持体系,培养人才的归属感,促进其长期为乡村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以实现对人才的有效吸引、留存和激励。

3" 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

当前乡村地区正经历着优质人才的显著流失,这一现象与城市对人才和技术要素的吸引力形成鲜明对比。乡村在技术革新、人才储备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普遍存在严重不足,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需要采取相关的对策措施:一是改善乡村人才发展环境、二是完善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三是健全乡村人才建设的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逐步构建有利于乡村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1" 改善乡村人才发展环境

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有效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从制度和福利的角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及舒适的工作氛围,减少人员流动提升生产力。其次,对人才的背景状况有全面认识,知人善任让每个人都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改善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将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人才的生产、生活等问题,使更多的人才能够被吸引和留住。加强医疗、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使生活品质接近都市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宜居的农村环境。

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从社会与发展环境两个方面为农村基层干部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信息支撑与决策支持。“以创新有效激励机制为动力推动人才智力服务乡村”,发掘、传承乡土文化,以节庆为载体,提升乡土魅力,培育文化自信。营造尊重、包容的氛围,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体制环境,适当的待遇,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让人才亦可专心服务乡村发展。

3.2" 完善乡村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党对农村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振兴农村人才的第一要务。优化教学资源分配,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强化教师队伍,吸引优秀教师。优化人才的政策环境,促进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畅通流通,消除体制壁垒,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包容思想和宽松的人才环境。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大力发展与农村工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构建并健全终身学习制度,鼓励农村居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人才的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构建科学的农村人才识别和使用制度,实现对农村人才的合理选择和使用。从多角度出发,通过政策、管理和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农村实用人才的合理选择和高效利用。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乡土实用人才、返乡创业、退役军人、成功人士等杰出人才信息库,扩大政策范围,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

探索实施农村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建立适应现代农村科技人才特征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推荐选拔工作体系,让实用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得到规范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所需人才类型有着深刻阐释,以此回应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化诉求。鼓励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去,让各种类型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校农业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的规模,加大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力度。

3.3" 健全乡村人才的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

优化农村创业环境,激发农民返乡创业的动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返乡创业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基金、创业基金,设立传统文化技能工作室,激发农村人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制订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提供创业扶持、税收优惠、住房补贴等,为各类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为农村基层干部创造一个事业发展的舞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事业发展空间,提高工作成就感与归属感。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政策、法律、教育、社区参与等方式,增强乡村治理的能力和内在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组织设置、活动形式进行改革,对乡村干部进行优化和提升。通过强化党的组织建设,提高村民的民主自治能力,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尊重群众的意见,保护合法权利,保证决策的公开性、科学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活力,进一步提高优秀年轻农民党员的比例,完善培养方法。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可持续供给”,要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以“有志农民”为主要主体的“内生性”机制。充分激活农村要素、主体和市场,充分激活农村发展的动力。同时在外力的助推下,培育和发展内生能力。通过“产权共享、人才集聚、产业兴”的相关规划,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向现代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多元化发展,如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工业相结合。不断强化文明乡风建设,探索创新的组织振兴管理方式,使基层组织整体实力得到充分提高,使农村组织党建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乡村人才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条件,又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把重点放在农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农村人才的复兴也蕴含丰富的时代价值内涵,通过人才复兴,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保护和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才的困境并激发其内在潜力,还需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深入的优化与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人才三方合力,采取多项举措和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的整体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才振兴顶层设计、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开创人尽其才和才尽其专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7):22-28.

[2] 刘芙,高珍妮.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以高素质农民培育为视角[J].农业经济,2022(7):110-111.

[3] 吕昫光,杜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时代向度、基本遵循与现实理路[J].农业经济,2023(7):83-85.

[4] 王应宽,蒲应燕.如何推进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J].科技导报,2021,39(23):36-47.

[5] 王文强.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2019(10):22-29.

[6] 新华社.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N].人民日报,2019-10-22(01).

[7] 石学军,王绍芳.新时代视阈下乡村人才成长机理与振兴路径选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111-115.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01).

[10] 刘艳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15):105-108.

作者简介:韩晓(199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

猜你喜欢

人才振兴价值意蕴乡村振兴
长三角地区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才振兴的探究
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背景下北京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环境的生态化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