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2025-01-24周超戴群森王炳忠
摘要:高校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高校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内容。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推进,高校继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通过调研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其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提出从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机制体系完善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的可行路径,探索数字化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模式,为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与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继续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5)01-0006-04
一、引言
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高校继续教育应抓住时代发展大势的关键机会,深度融合新的技术手段,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等技术。数字化技术为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为高校继续教育新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性,比如在线多元学习平台、虚拟实境教学既有助于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也有助于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求学者对数字化技术满怀期待,希望通过高校继续教育获得与自身职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能力。数字化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的质量亟须加强,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人们职业所需的现实需求[1]。新时代高等教育已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现实需求愈发迫切;高校继续教育应肩负起所在责任,优化改革,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在教育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升了国民的总体教育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在不同历史时期,普通高校通过函授、业余、脱产、网络等形式进行学历继续教育,将高等教育资源辐射全社会,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推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构建服务全民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体系、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原动力。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在籍学生为1 778万人,可见所占比重和规模较大,但与国家所提倡的推动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2]。
第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系统资源输入输出失衡的问题,其中包括学费标准长期未调整且偏低、政府对高等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外部环境对资金的输入有限、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不稳定、缺乏产学研领域专家担任一线兼职教师等方面的问题。在生源市场供给不稳定、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办学院校通常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来扩大招生来源,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导致院校之间恶意竞争,进而抑制了院校的发展。由于资源和资金受限,因此现有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早已显现,供需失衡矛盾突出。
第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存在办学规范性和协调性欠佳的问题。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发展历史相对短暂,随着教育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高等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办学机构类型和数量不断变化,高等继续教育的演变频率过快对办学院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和规范办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民办高校将招生权、教学管理权转交给办学条件不合规的校外机构;一些高校缺乏招生政策的指导,其招生规模与其教学能力不吻合;还有一些高校对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思路模糊,缺乏规范化的教学体系标准,与求学者社会职业发展需求不符。此外,成人、网络、自考本专科教育的入学标准和毕业标准差异很大,但它们的文凭都属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范畴。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差异大大增加了招生环节的不公平竞争和系统内部的资源消耗,同时减少了教学环节的资源供给。办学规范性和统一性不高导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较低且难以改进的问题。
第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陷入功利化和劣质化的问题。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者来说,其目的是提升自身职业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个人事业能力和家庭生活的品质。目前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深陷功利化和劣质化的状态[3]。功利化体现在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教学资源建设和学校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导致重利益轻质量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学生只追求快速取得学历,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劣质化则体现在监管机制不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去甚远,具体表现为:学习者的自控意识薄弱,对学习过程和考试的检验存在难度;受限于学制年限和学分等方面的规定,极易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存在部分学校对毕业论文管理不规范、选题和答辩等环节流于形式的问题。
第四,教育监管体系的形成尚未完善。高校在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管理运行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办学不规范、虚假学历盛行和非法竞争等不良现象。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的支持,违反市场规定的虚假宣传和过度包装频繁出现,“包考包过”“轻松拿证书”等类似的宣传口号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选择判断和求学初衷,严重损害了高校继续教育市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声誉。另外,高校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尚待完善修订,存在滞后和执行不力的情况。
三、数字化建设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价值
数字化建设使高校继续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学习者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展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4]。数字化建设尤其在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的教育公平、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加速了整个继续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
(一)促使教育公平:突破时间、空间和经济限制
由于时间、空间和经济等多重限制,因此传统高校继续教育使许多人无法获得优质的学习机会,然而数字化转型为高校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潜力与动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学习者打破传统时空限制,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有无工作,人们都能够获得与传统高校继续教育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使高校继续教育的学习机会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共享,促使教育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数字化技术支持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理念、资源内容、过程方式等实现创新。借助于数字化平台,高校继续教育可突破传统束缚,在教学内容多样化和教学过程个性化等方面得到优化。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模拟演练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使原有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且感知,强化学习者对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数字化赋能师生互动方式进行升级,可通过在线讨论、问答平台等方式深度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由于数字化赋能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因此学习者可根据自身职业成长需要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度和满意度。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高校继续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应对职业发展所需,实现了继续教育的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三)加速人才培养:提供个性化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多元需求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不同人群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各不相同,包括学历文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和综合职业素养增强等方面。数字化建设为高校继续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学习者可根据职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内容进行针对性提升;办学方可通过权衡不同课程、学习能力、条件和基础等因素,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帮助学习者快速实现技能习得。数字化转型使高校继续教育能够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提供灵活的学习或培训方案,加速人才培养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增进经济发展:创造继续教育经济增长点
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为高校继续教育创造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求职者的职业发展。数字化建设为高校继续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提升了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在提高个体职业发展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习者通过数字化平台快速获得可直接应用于职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高校继续教育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在线授课、辅导培训等服务,为高校继续教育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另外,数字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可以激发教育市场的正面竞争,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整个继续教育行业健康发展。
(五)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的互动、共享与发展
数字化发展在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变革升级的同时,对整个社会的优化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数字化赋能高校继续教育学习机会均等化和教育资源共享化,为提高学习者的必备技能和关键素养创造了条件。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系统提升与强化锻炼,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高校继续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难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机制,促进社会的互动、共享与发展[5]。
四、数字化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
数字化改革为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生动力,促使高等继续教育从传统的“学历导向型”转变为“学力导向型”,为学习者提供灵活多样且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他们能够满足职业发展需要[6]。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这需要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机制体系完善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而全方位提升继续教育数字化水平。
(一)教育理念:树立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新思想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新技术在继续教育领域应用的多种可能性。应根据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才职业发展需求,利用元宇宙、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探索继续教育数字化新模式,促进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树立大数据思维,培养敏感的数据意识,充分了解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的丰富内涵,积极寻找新技术与高校继续教育有机融合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在教育数字化思想的指导下,应以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和系统论等相关观点系统化的建构布局,创造数字化生态学习环境,推动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深度发展[7]。
(二)教育资源:数字赋能高校继续教育课程多样性
在数字化时代,高等继续教育可以加快促进新技术与继续教育的双向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构建开放多功能的在线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集中面授困难、多样化课程开发成本高的问题。既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摆脱原有时空的限制性因素,为学习者提供自我发展所需的受教育机会,也可以通过加强教学媒介的多功能化支持,利用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教育资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为其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和辅导措施,确保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机会得到保障。尤其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的不同,开设或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线上特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错位发展,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全面性、多样性。此外,数字化平台提供了多媒体教材、在线视频、虚拟实验室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方便生生互动与交流,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共同学习和经验分享。这种多样化、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
(三)机制体系:完善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逻辑清晰的管理思路是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前提。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应加强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为成人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积极尝试。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时效化是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按时有序完成环环相扣的每一项工作,如招生、分班、下达教学任务、排课、选课、考务、成绩录入等环节,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能拖延。制定严格、详细的工作流程对规范教学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继续教育数字化管理体制要求各司其职、团队协作,以保证整个数字化进程的正常有序运行。
(四)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信息素养
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系统化发展与培养,应聚焦于教师队伍技术能力和关键素养的提升,这是推进数字化建设根本保证。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高校继续教育的质量水平,教师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水平,努力提升工作所具备的数字化素养。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实施的有效方式是开展系统且规范的师资队伍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对高校继续教育相关的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门别类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其专业数字化技术与水平,进而逐步适应成人高等教育“面授+网络助学”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推广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霖.大数据赋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10-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7-05)[2024-03-26].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
[3]林世员,李翠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定位:历史之争与时代诉求[J].中国远程教育,2022(11):39-45+57.
[4]周钦青.数字赋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探析——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23(5):10-13.
[5]周海云,陈锐.高校继续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与创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23(12):151-155+161.
[6]黄越岭,韩玉梅,陈恩伦.新时代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价值取向、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9):96-104.
[7]张艳超. 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bstract: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the key content in university serving the society, promoting education equity and help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 digitization, the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By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analyzing the value of applying digit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such as, updating education concepts, optimizing teaching resources, improving mechanism systems, and constructing teacher teams, to explore new routes to promote college continuing educd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gitalized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 words:The digital age; Continuing educ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equ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