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6-11-09徐兴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并行的双轨教育制度,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局限在盲校、聋哑学校或其它特殊教育机构。全纳教育是一种新事物,即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上普遍存在的,又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对特殊学生的束缚,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出现,在符合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特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从全纳教育的课程探析全纳教育,试解决全纳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特殊学生;全纳教育;教育公平;资源中心
全纳教育是1994年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注重合作与平等参与的融合式教育。全纳教育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是特殊学生,而是面向全社会。中国的全纳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还要在探索中前进,用全纳教育理论指导全纳教育实践,在全纳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全纳教育理论。
1 全纳教育的课程观是让课程去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不是学生被动的适应课程
1.1 制定全纳教育课程目标
全纳教育的课程目标既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本地区、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全纳教育课程自身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同时,目标构建应符合以下原则:
(1)可行性。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与全纳教育相关的制度、法规,全纳教育的适应对象从幼儿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能对特殊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全纳教育。具备一整套完整的全纳教育识别体系与全方位服务体系,同时,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全纳性建设取得很大进展。我国全纳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如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全纳教育得不到广泛的推广;传统教育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转变;开展全纳教育的技术支撑系统薄弱;全纳教育教师对全纳教育思想理解的偏差;全纳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科研能力不高),结合听障学生、视障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制定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
(2)全面性。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全纳教育的课程目标要符合这一特点。全纳教育的课程目标在叙写陈述性知识时,要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结构、与本学科相关知识、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强化记忆并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全纳教育课程目标要以特殊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作为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导向,结合部分特殊学生的心理与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把特殊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化成自己持久的情感态度,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知识的价值、正确认识社会。全纳教育课程目标的全面性还体现在要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全纳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应能促进学生的合作式学习与问题式学习。合作是全纳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过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特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使特殊学生真正融入集体。
(3)递进性。多数特殊学生有着与普通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如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来源是各地的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而不是普通高中,特殊学生的起点不一,学习的过程也时断时续,学习的基础与普通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全纳教育的课程目标构建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1.2 恰当选择全纳教育课程内容
全纳教育的课程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满足相关就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如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对听障学生开设《一般管理学原理》,针对视障学生开设的全纳教育课程有《现代大学英语》、《现代汉语》、《特殊教育》等。全纳教育课程内容可分为学科课程内容和活动课程内容。学科课程内容应避免死记硬背的接受书本知识,需从人的认知过程(即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达到课程内容在事实与价值上统一。
2 全纳教育的教学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活动
全纳教育的教师需要树立平等、合作、民主、人权的全纳教育思想,掌握《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了解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全纳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是单一的,不同的课程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一课程的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学环节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全纳教学中应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关注教学模式的目标达成度,也要关注教学模式的过程,使学生在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表现等方面和谐发展;由传统的经验型教学模式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全纳教育的教学质量。全纳教育教师需要掌握教学艺术,能进行准确、简捷、生动、朴实的语言描述;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通过实物演示与画面再现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幽默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动听的故事与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掌握比喻、类比、表情动作等多种启发方法;有效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因材施教,把握教学时机,巧妙进入教学情境;合理借鉴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己所用。
参考文献
[1]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28-73.
[2]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1-100.
[3]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56-94.
[4]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78-143.
[5]陈永明.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66-168.
作者简介
徐兴,现为长春大学特殊教学院讲师。
徐明,现为长春大学特殊教学院副教授。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