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5-01-21孙钦菊杜丽娟韦璐张洁玉蒙健宗梁培琳刘纯青
摘" 要:由恭城油茶产业总体状况入手,梳理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的时代意义,阐述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研究,评估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和社会效益,并针对产业今后发展提出优化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建议,旨在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推动恭城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恭城油茶;文化传承;发展现状;产业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4.4"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2-0084-05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Gongcheng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we sort out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Gongcheng Camellia oleifera series of processed products, elaborate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Gongcheng Camellia oleifera series of processed products, and evaluate the economy of Gongcheng Camellia oleifera series of processed products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ical feasibility, market potential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imi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ongcheng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Keywords: Gongcheng Camellia oleifera; cultural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status; industrial chain; optimization strategy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恭城油茶,源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县,是一道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恭城油茶的产业全过程涵盖了从茶叶等原辅料种植到产品加工、包装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加工环节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提升了恭城油茶的附加值,推动了地方加工业的发展。加工技术的持续改进,促进了产品创新与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恭城油茶系列产品的开发,有助于提升地方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该文全面调研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的进展情况,列举了包括传统恭城油茶及其衍生的多种新产品,并深入分析了这些新产品在经济效益、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社会影响以及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方面的现状。此外还提出了针对恭城油茶系列加工新产品发展的优化策略,并对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1" 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的时代意义
1.1" 助力非遗资源保护与传承
恭城油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千年[1]。鉴于恭城潮湿、寒冷的地理环境特点,具有健胃暖身、祛寒除湿、避瘴作用的油茶应运而生,油茶用于抵御风寒疫瘴,效果颇佳[2]。2008年,恭城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广西首个以地理标志为基础的地方特色小吃[3]。2014年,恭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油茶由此成为其新象征。2021年,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22年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5]。随着声誉的不断提升,恭城油茶在2023年被评为首批“桂林经典”,并纳入“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年度推荐产品”,获得“国礼”称号[6]。这一系列的荣誉不仅凸显了恭城油茶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也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注入了新的活力。恭城油茶作为一种富有历史传统的饮品,不仅在广西地区广受喜爱,更是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独特的风味,使其在众多茶饮中独领风骚。通过这些荣誉的获得,恭城油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其知名度也在国内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也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推广恭城油茶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2" 助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恭城油茶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农产品,对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首先,它通过促进农业发展来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农民可以种植茶叶、大蒜、姜等油茶原辅料,同时结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经济风险。此外,恭城油茶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立油茶加工厂,进行多元化加工,提升附加值,以及发展与油茶相关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进一步丰富地方经济。就业方面,油茶产业创造了大量岗位[7],尤其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女性参与,同时通过专业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品牌建设也是恭城油茶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注册商标、参加展会等方式增强地方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共赢。在拓展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与周边地区合作,形成区域特色品牌,共同开拓市场[8]。综上所述,恭城油茶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3" 助力区域产业链条形成
恭城油茶产业在区域产业链条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油茶原辅料种植体系的建立、加工产业的发展、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通过引进和培育高品质茶叶品种,恭城建立了规范化的茶叶种植基地,为后续加工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材料。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当地涌现出多家油茶加工企业,形成了从初步原辅料到深加工产品(如油茶粉和油茶膏等)的完整产业链,显著提升了油茶的附加值。在品牌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使恭城油茶进入更广阔的市场[9]。同时,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此外,油茶产业与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条,增强了整体竞争力。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恭城注重环境保护,推行茶叶、大蒜、姜等原辅料有机种植理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产业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恭城油茶产业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链条的形成,构建了一个涵盖种植、加工、品牌和市场的完整体系。
2" 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恭城油茶产业总体现状
恭城油茶的生产与加工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涵盖了农业资源的利用、加工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就业机会以及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截至2023年底,恭城县的茶叶种植面积已扩展至23万亩(1亩约等于667 m2),年产量超过15万t。目前,该地区已建立7家工厂化加工企业以及200余家油茶辅料加工坊,新增了2条标准化生产线。此外,有54家油茶餐饮企业获得了认证,其门店总数超过1 800家,年营业收入达到40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恭城油茶产业正稳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和高端化发展,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6,10]。
地方政府对油茶产业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来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政府实施了财政补贴政策,为相关企业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减轻其经营压力。此外,政府还推出了税收减免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政府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帮助从业人员掌握先进的油茶加工技术。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油茶产业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标准,确保油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提升消费者对油茶产品的信任度。政府还鼓励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衔接与合作,提升整个油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5-6]。
2.2" 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类型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恭城油茶深加工新产品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1)即食油茶包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油茶产品,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用户只需开袋加热或冲泡,便可快速享用美味油茶。其主要特点包括速溶方便、配料齐全以及携带方便,使其成为繁忙工作日或旅行中的理想选择。
2)与即食油茶包不同,半成品油茶包虽然也提供了便利,但需要简单的加工步骤,如加热或混合。它保留了传统的风味,并通过分装的配料包提供了操作上的简易性。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对传统味道的渴望,又兼顾了使用上的方便,适合家庭和办公室的日常使用。
3)干料组合装则为那些喜爱自己动手制作的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该组合装包含了炒茶叶、炒米、炒花生等多种干料,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自行调配和加工。它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允许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自定义的制作,增加了制作过程的乐趣和个性化。
4)礼盒装油茶则将油茶产品提升至高端市场,特别适合作为礼品赠送。这种包装精美的油茶不仅展现了优质的产品,还通常附带一些实用的工具,如调料包或饮品杯,增添了赠送的仪式感和实用价值。它的高品质和精美包装使其成为节日、庆典或商务场合中的理想礼品。
5)即饮型油茶则以极致的便捷性为特点,类似于饮料包装,消费者只需开瓶即可直接饮用。这种形式不仅极大地节省了时间,还提供了多种口味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强大的便携性使其成为出门在外或运动后的理想饮品。
6)罐装油茶粉是一种适合家庭长期储存的速溶型产品。它的保质期较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按需取用即可。罐装油茶粉的可控性强,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调节浓度,保持了产品的一致性和便利性。
恭城油茶作为地方特色食品,市面上的产品种类及品牌较多,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品牌主要包括:恭城老字号品牌、桂林三花茶业、御品油茶以及恭城百年油茶等。油茶系列加工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从即食型、半成品到自主制作型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油茶的风味,还通过现代工艺和包装形式,提高了便捷性和市场适应性。
3" 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发展的趋势分析
3.1" 市场分析
恭城油茶作为瑶族传统饮食,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现代化加工和包装使其在健康食品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脱颖而出[11]。得益于恭城地区适宜的自然环境,油茶被视为天然营养产品,受到关注[12]。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提升,对高品质和特色产品的需求增长,恭城油茶的市场稳定性得到保障,同时也作为地方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象征。
3.2" 经济效益分析
恭城油茶通过现代化包装和加工从传统家庭制作转变为商品化生产,提高了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销售价值,还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现代生产工艺增强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并吸引了更多投资,推动了产业链完善。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产品销售,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
3.3" 技术可行性分析
恭城油茶凭借传统加工技术和配方,具备稳定的生产工艺基础。引入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一致性。环保包装材料和保鲜技术延长产品保质期,保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技术可行性分析需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配方,以保持在竞争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创新的期望。
3.4" 社会影响分析
恭城油茶作为瑶族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包装产品形式推广,不仅传承了地方文化,还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推广过程中,恭城油茶完善了产业链,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同时,市场化推广吸引了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地方旅游业,增加了税收收入,提升了地方形象和知名度。总之,恭城油茶系列加工新产品对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 恭城油茶系列加工产品发展的优化策略
恭城油茶系列加工新产品依托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优质的产品特性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潜力,恭城油茶在市场需求分析中展现出了多维度的优势和机会,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挑战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发展路径。
4.1" 市场定位与差异化
明确目标市场是成功品牌建设的关键一步。首先,需要深入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制定市场定位策略。例如,可以将目标市场划分为健康饮品爱好者、高端消费者以及传统食品爱好者等不同群体。针对健康饮品爱好者,可以推出低糖、高纤维的油茶系列,这些产品注重健康和营养,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同时,可以开发富含抗氧化成分和天然草本的功能性油茶,以迎合对健康有特殊需求的消费者。对于高端市场,可以推出手工制作的油茶产品,强调传统工艺和优质原材料,突出其独特的工艺和文化背景,吸引寻求高品质、独特体验的消费者。手工油茶可以包装成精美的礼盒,以便作为高端礼品销售。
此外,针对喜欢传统食品的消费者,可以继续提供经典风味的油茶,并通过故事讲述和文化宣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还能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组合,品牌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长期的增长与成功。
4.2"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加强恭城油茶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突出其地方特色和传统工艺。首先,通过详细介绍恭城油茶的历史和制作过程,让消费者了解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塑造品牌形象并引发情感共鸣。利用线上广告和社交媒体发布故事、制作视频和客户评价,可以提高品牌曝光率和认知度。线下活动如品鉴会和传统节庆庆祝活动,有助于展示油茶的风味和质量,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和忠诚度。与地方文化机构和旅游局合作,利用其资源和平台推广,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多渠道的推广策略,品牌能够在市场中占据独特地位,提高消费者认同感,构建强大品牌忠诚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4.3" 技术创新与质量保障
技术创新和质量保障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增强消费者信任的关键。首先,持续的技术创新,例如改进油茶的加工技术或配方,可以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新口味和健康的需求,并树立品牌的创新形象。其次,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筛选、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确保每批产品都符合高标准。这样可以避免质量问题,提高消费者信任和满意度。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认证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信心,形成良好品牌口碑。结合技术创新与质量保障,品牌能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市场地位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4.4" 合作发展与市场拓展
企业提升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可以通过合作发展与市场拓展实现。首先,与大型零售商合作利用其广泛的分销网络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更多消费者,并提高品牌曝光度。零售商的高效物流系统也能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其次,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其庞大且多样化的用户群体,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营销工具,如促销活动和广告推广,能有效提升线上销售效率,吸引潜在消费者。通过这些合作,企业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能获得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从而适应市场变化,优化产品组合,实现可持续增长。
4.5"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整合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升油茶产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争取政府支持政策可以为油茶原辅料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和税收优惠,从而激励农户积极参与茶叶、大蒜、姜等原辅料的种植。政府的扶持不仅能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还能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完善产业链条至关重要。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包括茶叶、大蒜、姜等原辅料种植、加工、包装和销售环节,可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优化物流和仓储管理,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推动产业链条的协调发展,还能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综合政府政策支持与产业链整合措施,将有助于形成高效、可持续的油茶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通过以上战略建议和发展策略的综合实施,恭城油茶系列加工新产品有望在市场中稳健成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5" 结束语
油茶作为恭城县的重要文化标志,不仅是一种饮食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不仅承载了当地的传统和历史,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承,成为地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桥梁。未来恭城油茶系列加工新产品的发展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技术创新与产品多样化。加强研发,开发新型恭城油茶产品,如更多的深加工产品和功能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生产工艺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3)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广恭城油茶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政策支持与资源调配。争取政府支持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重点方向的持续研究和发展,结合政策支持和资源调配建议,恭城油茶系列加工新产品能够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展图,马青霞,卫艺佳,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以恭城油茶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23(10):39-43.
[2] 周文琼.恭城:传承瑶族文化好“柿”常发生[N].桂林日报,2023-11-21(06).
[3] 林叶新.大健康背景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的推广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食品,2021(24):53-56.
[4] 李富宁,韦璐,张洁玉.“农文旅”融合模式下恭城油茶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的探究[J].大众科技,2024,26(1):146-150.
[5] 姜文昱.基于SWOT分析的茶旅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以桂林恭城油茶为例[J].黑河学刊,2024(1):9-17.
[6] 何月,李振杰,李茂香.恭城油茶文化节:非遗油茶以文促产扬帆民族茶饮新蓝海[N].桂林日报,2024-05-27(04).
[7] 冯绍青.探究恭城油茶文化进课堂的意义及价值[J].文化产业,2021(12):159-160.
[8] 毛世红,池佳珊,秦丹丹,等.文旅融合背景下恭城油茶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3,43(6):26-28.
[9] 赵玉崟,陈亮,张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以“恭城油茶制作技艺”为例[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版),2017(8):14-16.
[10] 邓淞元,罗婕维,李晓怡.恭城油茶产业化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6):70-72.
[11] 林婵.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恭城油茶饮食文化体验产品设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12] 莫琼.恭城油茶安全性评价及其降血脂药效和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
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1214);2022年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YZS2202)
第一作者简介:孙钦菊(199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发酵技术。
*通信作者:韦璐(198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