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2016-11-03陈晓宇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等院校

摘要:大学校园保持源远流长的持久魅力在于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既往开来,焕发时代生机,延续传统的历史文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校园的规划建设备受人们关注。校园环境对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校园魅力对人格养成尤为关键。用苏州大学的校训来说就是“养天地正气正气,法古今完人”。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规划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高峰,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契机。然而对于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区”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大学城”“新校区”等,如何对待历史建筑及建筑群,如何对整体校园风貌进行保护性更新,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吸收利用,协调新旧关系,建设现代校园,生态校园,是我们需要面临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等院校;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71-03

一、地域文化融入校园

(一)地域文化概述。

1.地域文化、地域设计的概念。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1]”

“所谓地域性设计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2]”地域性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复原,而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本民族的风格以及文化痕迹,从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设计中不乏有体现地域性特色的设计师,著名西班牙设计师安东尼·高迪,他的设计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作品往往另辟蹊径,相当奇特大胆;日本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他对光影的利用,动线回游的手法让人叹为观止。“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具有典型的个人风格和日式元素;黑川纪章设计的广岛现代美术馆等,都广泛吸收了日本传统文化、民俗的建筑动机,都有类似地探索趋向。众所周知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都是充分吸收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他们的设计绝不是对古典的翻版,而是最富创造性的折衷处理。

2.地域文化的来源。

“构架地域文化独特风貌的来源有本土的地域环境、自然气候条件;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还有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等。[3]”

(1)地域文化是区域内地理历史的传承。

在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各地的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虽然一些地域文化的原始形态早已不存在,但各自的文化形态却传承至今并且长期影响着区域的社会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复杂的文化和地域大迁徙的过程,由于政治、自然以及自身的原因,出现多次的人口大迁徙,将各地的文化迁徙并融合。以“客家人”开启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来说,他们用开放融合的心态,将自身建造的文化与技术带入到本地,汇聚而成新的建筑文化象征。

历史的变迁和地理区位的稳定性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而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交通落后的条件下,地域文化会相对的长期保留下去,因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很难消逝。比如在巍峨高耸的唐古拉山安家的藏区;比如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区的星月沙丘;比如闽南地区独特的骑楼建筑;比如内蒙古大草原上拔地而起的蒙古包等等,造成这些风俗异趣的当地文化无不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地理历史等因素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直接导致该地域文化的成因。

(2)地域文化与民风民俗。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以及历史存留等原因,民俗民风流传十分丰富。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的不同行为准则称为‘风,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称之为‘俗。[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比如过春节要贴春联喜迎新年、元宵夜要吃元宵祈求美满团圆,端午节食粽子悼念伟人等习俗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文化。由于民族、地域、历史的差异,世界各地的风俗也是千姿百态,如慕尼黑的啤酒节,巴西的狂欢节,西班牙的斗牛节等,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地域性。

所谓特色,也就是坐落在不同的地域,能够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象征性,通过一定的符号语汇凝聚成求同存异的独特建筑。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高校林立,能够发挥校园的独特性使之成为流传千古的不老传说,让犹如傲然风骨般长存的老建筑载入史册,让那个时代的精粹和灵魂积厚流光,是每个校园知识精英接班人的目标和使命。

那么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更好的融合呢?答案是在不断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探寻建筑的语汇,将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空间进行抽象处理,将建筑形态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总结,形成现代气息浓厚的地域建筑作品。[5]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建筑的场所精神,所谓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人的精神交流。地域文化能够使建筑在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其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内涵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校园建设首先要针对其地域特点来进行结构布局。例如对于基地位于山地的环境条件来说,要根据山地的走势形态进行体量布置,考虑地形对建筑形态构成的影响。对山地周围的山体水系进行择优保留并同时考虑地域气候条件对布局的影响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设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设计师王澍从传统的造园思想出发,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根据山形走势和环境特点创造出一个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使人在环山的校园里处处都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美景。

其次也要考虑地域建筑文化在校园中的延续,保留老校园的传统文化精粹,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布局模式、环境景观特征加以总结抽象,设计充分体现人文和学术氛围的现代化。例如江南地区的水乡古镇、岭南地区的骑楼街道、皖南地区的白墙青瓦、青藏地区的塔寺院落等都是很好的地域文脉的载体,在建筑乃至景观布局的规划时都可加以利用。

(三)地域文化对校园建设的影响。

校园建设的地域性创作不是简单地在建筑中体现一些传统的符号,或照搬地域性特色的冰山一角,而是应当意向性的提取建筑符号并进行设计的再创造。

1.以苏州大学为例。

苏州大学的前身为东吴大学,属于早期的教会大学,校园旧址位于苏州古城东南角的天赐庄,现位于姑苏区相门。天赐庄校区每一幢建筑都各不相同,使整个校园显得整齐而又变化多端,典雅而又气势磅礴。而带有古罗马式石柱和圈廊结合、以红砖叠砌的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在一起的装饰风格,更加突出了教会学校复古的建筑风格与异国风采。

中国近代史上成立的教会大学有很多,像东吴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岭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等。东吴大学的校舍规划设计倾向于比较纯粹的西式风格,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在西化风格的基础上又包含了中西融合与折衷的意趣。园林的山水树石、小景的曲径通幽、城市的水系发达是苏州的特色,同时这些要素在校园景观建筑中也很好地体现,把苏州的山水树石运用的别具匠心相得益彰。

苏州大学的旧址参照了当时西方大学的校园模式,在建筑格局等方面继承了西式传统。在这些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建筑是被俗称作“钟楼”的建筑,精致的哥特玫瑰花窗。西式的建筑风格加上局部的本土化处理,以红砖勾勒框架和窗楣,青砖填充墙面,整个建筑含蓄典雅,充满复古风情。正是因为有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才会散发着浓重的历史感,洋溢其中的文化底蕴感染着沉浸其中的每一个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高贵、雅致、神秘和幽静。此外,与钟楼交相辉映的子实堂、葛堂、司马德体育馆等建筑也都各具风格,既多样又统一。它们或仿中世纪城堡式,或为欧洲古典式,或效仿美国教堂式,建筑工艺精湛。而景观方面,既有芳草如茵的山坡绿岭,又有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既有凉亭雅座休憩,又有河上回廊驻足,好一个养天气正气的书香之地,法古今完人的理想之所。

值得一提的是,与钟楼相对的王建法学院可谓是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又不失特色的新建筑,它融入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既有现代感的显现,又不失传统。在这个建筑历史悠久的校区,洋溢着教会风格的建筑之间能够完美融合。如果校园的更新保护都可以做到如此对待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那么校园文化会更加异彩纷呈。

相对于老校区,新校区的建设体现着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功能日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坐落在古城苏州这座园林城市,校园内不仅有小桥流水蜿蜒的江南特色,又蕴藉着红砖青瓦的古典美,集现代化设施和建筑风格为一体。

2.以厦门大学为例。

福建省的厦门大学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校,濒临东海,有着“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的盛誉。厦门大学的海岸线和我国的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内有美丽的芙蓉湖,情人谷等水系。

校园内绿树掩映,清水墙,玻璃顶,中西合璧。校园正中是芙蓉湖,湖边芷岸汀兰,绿树婆娑。湖的对面是嘉庚楼群,是厦大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以对称性突出的颂恩楼巍巍壮观。它是由厦门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自已设计而成的西式建筑,由五个相连的楼组成。

厦门大学校园规划布局自由,建筑风格被誉为“嘉庚风格”。因循陈磊庚先生早期主持设计建造的建筑发展形成。嘉庚风格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生长于闽南,融合闽南红砖民居和欧式建筑风格。因此总体上厦大的建筑风格表现为一种既区别于传统闽南建筑,又有别于一般殖民风格的闽南地域特征,形成了一套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都相对稳定的中西建筑样式。

在厦大校园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校方秉承对原型的尊重和延续,实现有机更新和可持续更新,在漳州校区和翔安校区的规划和建设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当然,随着高校招生需求的增加,校园的规模的发展壮大,设计也从建筑尺度、立面构成、材料色彩等方面体现与校园整体环境的相协调。这种协调不是因循守旧、简单复制,而是随着整体环境更新的弹性需求中实现校园建筑的“有机生长”。

(四)弘扬校园文化的传统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是凝聚人心、展现学术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每个校园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每个学生心中自己的母校都是梦想起航的扬帆之地。它能够唤醒一代代人沉睡的心灵,能够激发青年对高尚操守的追求和人生道路的探索。

二、校园景观反应校园文化

(一)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

在亚洲地区的许多大学中,由于人口基数与特定资源等问题,校园都建有密集的结构,使得一个开放的空间里容纳了太多的用户,并没有得到精神的放松反而增加了额外的身体负荷和精神压力。因此,景观作为空间的交互能够缓解建筑之间的紧张气氛,营造和谐的城市环境。而校园景观的实质上是校园历史的积累,维护校园的生态平衡,使校园不仅有建筑的美学价值,也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景观。

景观化校园的形成有利于校园文化的构建。其中,文脉是景观化校园的重要组成要素,文脉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通过个别环境与整体环境的和谐对话关系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校园整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校园景观的形成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参天的古树汇成聚落也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时间来一步步见证。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需要全面把握校园历史的脉络,在校园文化以及时代气息的熏陶下,不断进行吸纳、更新和创造。

(二)校园景观有利于文化传承。

校园景观与校园建筑一起构成了和谐的校园环境,景观场所也为师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著名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关于校园建筑的理念中提到,“学校是两个人坐在大树下面交流思想”。在大学校园里,除了课堂教育之外,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空间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师生、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品格、才智的成长与发展也都有很大帮助。[6]因此,校园景观营造的氛围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学的不断开放,像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俨然成为了旅游胜地。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许多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已不是单纯的为师生服务,而是同时兼备许多社会功能。校内的图书馆,活动中心,音乐厅等活动空间,或者室外大型景观建筑,广场,雕塑等也成为社会人士和市民的交流学习场所。许多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步入校园,体验高等教育的学术氛围,从而使其开阔视野,树立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壮大人生理想。这样的一个校园才是环境优美,永葆生机的好校园。

三、校园建筑体现文化传承

建筑体现着文化。大学里的活动空间,都是以思想和知识为中心,通过匠心独运的建筑设计,能够激发交往行为、诱发文化行为、鼓励人文活动、滋养大学文化。中国古代书院,择圣地,依山水,有荟萃文物,有圣贤之书,故能洗练情操,涤荡人心。雄壮起伏的珞珈山,塑造了武汉大学典雅凝重的精神品格;幽深的象牙塔,蕴藏着惟楚有才的学识之气。

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史诗,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在传统现代的碰撞中,大学文化得以自由发展。

(一)建筑体现文化地域性。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应该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从物质层面上看地域文化的表达和建筑设计都关注实体、空间以及两者的关系。因此,应该视其为一个连续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思考。[7]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设计首先凸显出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风格特征,并且要与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举例来说,像设计展馆类建筑时,首先应明确展馆这一类建筑的共性,而后将本地区特有地域文化内涵深入其中,在此基础上的建筑创作将不同于一般的展馆建设;设计校园建筑,就需要高雅的、学术氛围强的、有机的建筑形态,功能分区明确,服务类型多样,以服务师生与人民大众为己任;设计商业建筑,就需要满足各种经营活动的功能,建筑外立面、流线、功能分区都要围绕商业性的总体布局。总之,每类建筑,都有着一种固定文化内涵表达。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语汇,每个建筑设计师都有自己惯用的风格与传统。以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来说,他擅长运用钢铁、石头、水泥、玻璃等元素投身于公共建筑、教育以及文化相关的场所,他的作品都带有相当明显的地域印记。不管是日本美秀美术馆还是苏州博物馆,不管是香港中银大厦还是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些建筑仿佛是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中走出来,成为当地新的坐标建筑。

(二)建筑体现文化多样性。

1.人文积淀建筑内涵。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大地的钟灵毓秀。人是建筑的目的。如果仅仅把建筑作为物来看待,建筑便会失去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也就无法获得人的认可和共鸣。

建筑反映着人的生活,只有从人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才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没有人的生活,建筑就如同没有演出的舞台、没有读者的书籍。人总是在一定的建筑环境中生活,人的生命活力与建筑的联系极为密切。人在生活中认识建筑、创造建筑、享受建筑、改造建筑甚至评价建筑。建筑这一内涵远比“房屋”丰富的多,不仅是提供“房屋”的功能,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包含着人对文化的追求。建筑的本质,是人创造的物质内容的升华和精神内容的结合体。

如果大学没有人文因素,宏大的建筑无非是一堆钢铁水泥,大学老建筑渗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散发着雍容大度而又舒卷自如的人文之气,展示着历久弥新的大家风范。

2.人文营造建筑诗意。

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艺术,一切生活都是遵循艺术的美学活动。建筑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它的终极使命是抗拒人性的沦落与异化,重铸人性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虽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的理性与力量的张扬,但只有当人的灵魂施加于建筑之中,建筑才化为一首哲理诗。建筑是一首无形的诗,当人们在其中自由的生活,建筑便灵动起来,成为流淌的诗篇。

(三)建筑体现文化创新。

当今世界各国科技实力都在不断增强,随着世博会在全世界范围产生的影响,建筑以及生态的重要性日益提上日程。通过对20世纪以来典型的生态建筑作品研究,它们的设计技能和实际效果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环保和节能的可行性,信息智能生态的绿色建筑更加深入人心,参数化设计和非线性设计等观念也已更多的运用到各个领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我们把问题回归到校园建设的创作上来,势必也应该吸收借鉴先进的理念与代表性的体例,将绿色建筑推向社会,更好的为人文服务,实现建筑的有机生长。

文化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讲求新,不是脱离传统标新立异,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有所创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文化的创新都是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的。新校区建设的创新性思考,恰恰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

在大学新校区越来越倾向于往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今天,校园的规划建设必须本土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意识,回归到华夏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系上来,不能抛开现状谈理想。利用掌握的技能对我们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批判看待,吸收利用,加以发扬和创新。

四、结论

校园是高校存在之根本,校园建设的创新性发展更能促进高等教育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得不说,经过了历史的变迁,岁月的筛选,现代大学校园的众多建筑物堪称中国近代建筑的精华,因为他们承载着这所院校、以至于整个城市的历史。基于独特地域性与人文因素的建筑之大成者,往往是那个年代众多优秀建筑师的作品,是所在大学的闪光点与骄傲,他们会在校园里更久的保存下去,并且受到更多学子们的青睐。

通过本文对校园设计的文化传承方面的阐述,校园设计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希望新时期高校的新建设任务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弘扬设计的蓬勃精神的同时,注重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俗话说,设计改变生活。好的设计绝不是凭空捏造,它需要丰富文化给养和精神食粮,在设计师的巧手下脱胎换骨,成为佳作。作为新的契机,今后我们更应该理性的思考,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中,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成为合格的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育林.《地域性建筑》[M].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

[2]《地域风格建筑》 凯瑟琳·斯莱塞(英) 著 彭信苍 译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3]王琼. 酒店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J].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2, (6):38-39.

[4]《延伸与衍生——地域建筑室内设计研究》 安勇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年8月

[5]何镜堂. 理念·实践·展望——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J]. 中国科技论文, 2010, 05(7):489-493. DOI:10.3969/j.issn.2095-2783.2010.07.001.

[6]王世英. 现代高校校园景观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3):8152-815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1.13.224.

[7]李中秋, 李剑. 浅谈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安康城展馆设计为例[J]. 陕西建筑, 2012, (9):8-10.

作者简介:陈晓宇—(1993年7月-至今)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宿州。苏州大学在读研究生,艺术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高等院校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