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分析效果

2025-01-01李楠

大医生 2025年2期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丙戊酸钠

【摘要】目的 探究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国药北方医院收治的60例BD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安非他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均Pl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均Pl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均Plt;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丙戊酸钠相比,安非他酮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于治疗BD抑郁发作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稳定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安非他酮;丙戊酸钠;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06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19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抑郁发作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虽然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已被广泛应用于BD抑郁发作的治疗,但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引起不良反应和耐受性问题[2]。近年来,联合用药方案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旨在通过不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安非他酮和丙戊酸钠均为临床常用药物,安非他酮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过程,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低转躁风险,在BD抑郁发作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丙戊酸钠作为一种传统的抗癫痫药和心境稳定剂,在预防BD复发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状态[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安非他酮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在BD抑郁发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国药北方医院收治的60例BD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8.11±3.07)岁;病程7~19个月,平均病程(13.23±2.46)个月;既往复发次数1~5次,平均既往复发次数(3.38±0.17)次。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7.52±3.41)岁;病程7~19个月,平均病程(13.43±2.28)个月;既往复发次数1~5次,平均既往复发次数(3.42±0.14)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国药北方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BD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4],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⑴近1年内有酗酒和药物依赖史者;⑵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⑶有强烈自杀观念或过激自杀行为者;⑷对安非他酮或丙戊酸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史者;⑸近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治疗者(药物洗脱期超过1周者除外)。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98,规格:0.15 g)治疗,第1~3天服药剂量为0.15 g/次、 1次/d,于清晨服用,第4天及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0.3 g/次,第7周开始减至0.15 g/次。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Ⅰ)[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5,规格:0.5 g(以丙戊酸钠计)]治疗,0.5 g/次、 1次/d,每2天增加0.5 g/次剂量,达1.5 g/次后一直维持。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⑴血清学指标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

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半径15 c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通过酶标仪(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212220416,型号: ST-38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γ-氨基丁酸(GABA)水平。⑵负性情绪。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6]评估患者负性情绪, HAMA满分56分, HAMD满分54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⑶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7]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维度,每个维度0~2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痛、失眠、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口干、镇静嗜睡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MIF、 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BDNF、 GABA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 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3 讨论

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D抑郁发作,然而单一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且易引发不良反应。近年来,联合用药方案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而逐渐被广泛应用。安非他酮和丙戊酸钠作为两种常用的药物,在BD抑郁发作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MIF、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BDNF、GABA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分析原因为,安非他酮是一种能选择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的药物,通过增加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改善神经传递效率,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保护因子的生成[8]。丙戊酸钠则可通过调节GABA神经传递,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9]。两者联合使用,能产生协同效应,更有效地调节血清学指标,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和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分析原因为,安非他酮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状态。同时,安非他酮还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10]。丙戊酸钠则通过调节GABA神经传递,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情绪波动[121]。两者联合使用,能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情绪调节机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分析原因为,安非他酮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工作效率[12]。同时,安非他酮还能调节HPA轴的功能,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丙戊酸钠则通过调节GABA能神经传递,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其社会功能[13]。两者联合使用,能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与单独应用丙戊酸钠相比,安非他酮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于治疗BD抑郁发作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稳定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戴边,杨致蓉,刘冰.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4, 33(7): 525-528.

王荣达,王玉文,王泽民,等.丙戊酸钠联合鲁拉西酮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4, 34(3): 223-226.

崔晓飞,侯晓冬,穆慧.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对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 2024, 19(5): 131-133, 219.

Malhi G S, Bell E, Singh A, et al. The 2020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od disorders: Major depression summary[J]. Bipolar Disorders, 2020, 22(8): 788-804.

汤毓华,张明园.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J].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 64-65.

汤毓华,张明园.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J].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 61-64.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et al.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张竟艳,夏圆,施星明,等.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 21(21): 2300-2303.

罗红霞,罗凯,乔云云,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安非他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 2022, 36(1): 96-99.

吴春芳,朱百慧,张悠然.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 48(5): 847-850.

陈英歌,黄文斌.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24): 60-62.

季乐新,代淑云.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20): 204-206.

段文涛.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19): 3108-3109.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丙戊酸钠
28例确诊原发小儿癫痫症临床分析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观察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丙戊酸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