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Chinese way术式在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应用价值

2025-01-01仇正鹏吴旭东

大医生 2025年2期
关键词:关节镜

【摘要】目的 探讨Chinese way术式在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巨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和Chinese way组,每组35例。双排锚钉缝线桥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Chinese way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Chinese way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评分。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增加,且Chinese way组均大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均Plt;0.05)。Chinese way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均Plt;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疼痛的各项FMA-UE评分均升高,且Chinese way组均高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均Plt;0.05)。结论 Chinese way术式在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Chinese way术式;关节镜;巨大肩袖损伤;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139.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43

巨大肩袖损伤在肩关节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肩袖肌腱大范围撕裂,常引发肩关节疼痛、功能受限等问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近年来,关节镜技术不断发展,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已成为巨大肩袖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中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因具备良好生物力学特性与临床疗效被广泛应用[2]。但该术式术后再撕裂率较高,且易发生肩关节功能恢复不完全等情况。因此,探寻更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极为重要。 Chinese way术式作为新型手术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关节镜辅助治疗巨大肩袖损伤领域,该术式采用独特的缝合技术与锚钉布局,可有效修复肩袖肌腱,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Chinese way术式在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巨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和Chinese way组,每组35例。双排锚钉缝线桥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9.42±4.16)岁;损伤位置:左肩关节15例,右肩关节20例;撕裂长度3~7 cm,平均撕裂长度(5.37±0.21)cm。

Chinese way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9.39±4.21)岁;损伤位置:左肩关节17例,右肩关节18例;撕裂长度3~7 cm,平均撕裂长度(5.40±0.18)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扬州市江都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巨大肩袖损伤诊断标准[4],且经MRI检查确诊;⑵撕裂长度≥3 cm;⑶患侧首次发病,且为单侧损伤;⑷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严重肩关节疾病者,如肩关节炎、肩袖钙化等;⑵合并肩关节严重神经、血管损伤者;⑶合并精神疾病者;⑷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⑸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⑹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手术方法 双排锚钉缝线桥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确保体位稳定后,行常规全身麻醉。手术区域行常规消毒,铺设无菌手术单。通过肩关节后侧入路,将关节镜(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浙械注准20212060464,型号: GJ-Ⅳ)准确置入关节腔内。在肩关节前上方建立辅助通道,观察肩关节内部结构,包括关节增生情况、肩峰形态及肩袖损伤程度。利用射频气化刀对肩峰下间隙进行精细清理,去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及骨赘。存在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实施肩峰成形术,通过磨除部分肩峰骨质,改善肩峰下空间,减少撞击风险。使用探钩测量受损肩袖的前后径长度,评估肩袖残端的回缩程度及修复难度。针对复位困难患者,进行肌腱松解及残端清理。在关节软骨边缘位置,以90 °置入带线锚钉,两锚钉间距约15.0 mm。随后,采用缝合器将缝线穿过肩袖肌腱,利用缝线桥结构固定。将肩袖断端紧密贴合于肱骨大结节骨床,调整缝线张力,确保肌腱缝合后受力均匀,无过度牵拉或松弛现象。将外排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外缘的10.0~15.0 mm处,锁紧锚钉。确认肩袖修复效果满意后,进行负压引流,排出关节腔内的积血和渗液,逐层缝合手术切口,覆盖无菌敷料,完成手术。

Chinese way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Chinese way术式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背部适当后倾约30 °,患肢外展45 °、前屈20 °,行常规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建立后侧主入路,置入关节镜,全面探查盂肱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腱、关节盂唇及肩袖损伤情况。建立外侧辅助入路,利用射频气化刀对肩峰下间隙进行彻底清理,去除炎性组织及骨赘。镜下观察肩峰下空间及肩袖损伤情况,结合术前CT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肩峰成形术。评估肩袖破口的张力及形态,对于张力较大的破口,进行充分的肌腱松解及粘连组织剥离。若冈上肌破口回拉张力较大,可考虑实施足印区内移技术,以改善肌腱的修复条件。在结节间沟后方约1 cm处的冈上肌腱止点处置入锚钉,利用锚钉上的缝线固定肱二头肌长头腱,实施长头腱转位术,以增强肩袖的稳定性。根据冈上肌、冈下肌腱的破口大小、形态及张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锚钉(4.5 mm或5.5 mm)及缝线桥技术(单排或双排)进行缝合固定,确保缝线分布均匀,张力适中。后缝合肩袖索、前方关节囊及肩袖间隙组织,进一步加固肩袖结构稳定性。在确认肩袖修复效果理想后,进行负压引流,排出关节腔内的积液和积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覆盖无菌敷料,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⑴肩关节活动度。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采用量角尺测定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活动度。⑵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肌腱再撕裂、感染、神经损伤、血肿形成、关节僵硬的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⑶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5]评分。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应用FMA-UE评估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满分66分)、感觉功能(满分24分)、平衡功能(满分14分)、关节活动度(满分44分)、疼痛(满分44分)5个维度,分值越高提示患者上肢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描述,行χ2检验。以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增加,且Chinese way组均大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Chinese way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疼痛的各项FMA-UE评分均升高,且Chinese way组均高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3 讨论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对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活动至关重要[6]。巨大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撕裂范围较大(撕裂口长度gt;3~5 cm或涉及2个及以上的肩袖肌腱)的一种损伤情况[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增加,且Chinese way组均大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Chinese way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疼痛的各项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评分均升高,且Chinese way组均高于双排锚钉缝线桥组。分析原因为,Chinese way术式采用特殊的锚钉布局和缝合路径,在修复肩袖肌腱时,该布局方式能更好地模拟肩袖的生理结构与力学传导特性,使肌腱在愈合过程中受到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可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对肌腱修复的不良影响,使肩关节能更顺畅地完成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等动作,从而最大程度恢复关节活动度[8-9]。稳定的肩袖结构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肌肉收缩力传递,进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提升。Chinese way术式在操作过程中能保护肩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减少手术操作对神经的损伤,使感觉功能更快、更完整地恢复;同时,由于其手术操作精细度较高,且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术后肩关节的炎症反应、疼痛程度均较轻,患者进行更多功能锻炼,促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等的改善[10-11]。此外,Chinese way术式手术切口较小,术中组织的暴露时间较短,可防止细菌侵入,从而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该术式使用的锚钉与缝合线结构精细,在植入锚钉、缝合创口的过程中对骨组织的损伤较小,可降低组织粘连的可能性,减少术后骨质愈合不良的发生风险,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12]。

综上所述,Chinese way术式在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李瑛,王强,占鹏,等.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改道转位用于巨大肩袖损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 2024, 43(24): 1-4, 9.

裴杰,王青.肩袖撕裂双排缝合技术与缝线桥技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 36(1): 9-13, 20.

明文义,吴旭东,戴海东,等.应用改良Chinese-way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J].中国骨伤, 2024, 37(9): 921-924.

张一翀,陈建海.肩袖疾病的治疗: ISAKOS上肢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J/CD].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2): 128-135.

Singer B, Garcia-Vega J. The Fugl-Meyer upper extremity scale[J]. J Physiother, 2017, 63(1): 53.

黄东辉,梅正峰,叶辛,等.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3): 217-220, 226.

段敏俊.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大医生, 2024, 9(8): 118-120.

张博,林源,任世祥,等. “Chinese way”在关节镜下处理巨大肩袖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5): 792-798.

孙晟轩,谢晔,沈光思,等.关节镜下“Chinese way”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 42(3): 316-321.

尚西亮,吕婧仪,陈疾忤,等.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固定辅助替代上关节囊重建(Chinese Way)修补巨大及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 38(8): 652-657.

余电柏,韦积华,蓝常贡,等.关节镜下“Chinese Way”两种术式修补巨大及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 2021, 16(5): 624-629.

尚西亮,吕婧仪,陈疾忤,等.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固定辅助替代上关节囊重建(Chinese Way)修补巨大及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 38(8): 652-657.

猜你喜欢

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清理17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内减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应用
关节镜下治疗髌骨不稳定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
关节镜和保守疗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