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模式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2024-12-31周全王建芬李篮王斌谢佳琦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将药事相关活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贯穿到药品全生命周期,围绕药品安全、有效、可控、可及等方面,培养学生在药事活动中热爱祖国、崇德尚法、严谨细致、与时俱进的素养。本文以“判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成效、特色创新、总结5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阐述。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BOPPPS模式;假劣药品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68
在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中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药学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竞赛考核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假劣药相关规定,依托判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的学习任务,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教学设计
1.1"教学内容分析
药品监督管理的目的是保障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2023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数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5年多来,加强了监管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已从97.1%提升至99.4%,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但是,由于我国药品产业规模庞大,涉及的环节多且复杂,监管难度较大,因此仍然存在假劣药问题。判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内容是药事管理职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项领域学习奠定了基础。
1.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药学专业二年级二期学生,前期开设的课程有药理学,学生能够认知药品,同期开设的课程有药物分析技术,学生知道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能够查阅《中国药典》,能够根据检验标准和检验结果判断单项检验是否合格,为本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程前期已经学完了药事法律法规的查询、法律条款的结构组成、区分药品与非药品等内容,为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喜欢利用网络交流与学习,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坚守依法合规开展药事工作的法治底线,遵守药学职业道德;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具有爱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具有从事药事工作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具有持续关注药事新政策法规的学习态度和相关政策规范执行的意识。
知识目标:说出假药的定义以及生产销售假药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说出劣药的定义以及生产销售劣药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技能目标:能够从违法主体、主观过错/可能的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可能的损害后果、法律责任种类、违法行为类型、违法行为判定依据、处罚依据、处罚结果、如何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等方面分析假劣药案件以指导实际药事工作。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假药、劣药的定义;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
教学难点:在假劣药的界定中有关成分不符、冒充、含量不符、其他情况的界定;综合分析假劣药案件。
1.5"教学模式与学时
BOPPPS教学模式,2学时。
1.6"教学课型与场地
理实一体课,计算机实训室(六边形讨论桌,每人一台电脑)。
1.7"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3人一组)。
1.8"教学资源
选用教材:韩宝来主编《药事管理与法规》,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万仁甫主编《药事管理与法规》,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络资源:超星学银在线—校级精品在线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
2"教学实施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部分。具体方案见图1。
2.1"引入(B)
课前,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推送经典电影《我不是药神》,学生观看或重温电影,并思考电影中涉及的药品哪些是合格药品,哪些是不合格药品,为什么进口抗癌药价格极高,中国为什么没有自主生产的同类药,抗癌药的问题后续如何解决的等问题。通过该电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其能从职业角度关注医药领域的发展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2.2"目标(O)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推送本次课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结合学生关于《我不是药神》讨论以及课程素养目标,优化思政元素,确立情感与思政目标。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向和重点,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需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避免盲目学习。同时,学习目标也为教师提供了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前测(P)
教师发布任务,学生自主查找《药品管理法》学习假劣药的定义,完成判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的在线测试。在线测试素材为10个真实案例(包含上述电影)中的药品,涉及了合格药品、假药的4种情况和劣药的7种情况,检测学生对假劣药定义的理解及掌握情况,以此进行教学内容的确立和调整。
2.4"参与式学习(P)
在课中的参与式学习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主。主要分为“任务导入—知识探讨—技能练习—学习点评—课堂总结”5个环节。以全国假劣药案件数据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职业感和责任感。以《我不是药神》电影为载体进行新旧《药品管理法》中假劣药界定以及生产销售假劣药所受到的法律惩罚条款进行讨论,辨析法规的制定要贴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变革,培养学生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在技能练习中,综合分析3个反面案例,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假劣药案件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坚守法治底线,遵守药学职业道德,是否能因地制宜结合药品质量问题开展假劣药的辨识,进而突破难点问题中有关假劣药界定的相关专业术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关注药事活动中的持续保障药品质量职业操守,同时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接着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最后以正面案例进行课程总结,激励学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奋斗,根植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观念。具体过程见表1。
2.5"后测(P)
课后进行社会实践—科普活动。各小组上网查询整理近几年假劣药事件,完成一份“识别常见的假劣药情况”的科普视频,发放到朋友圈,并至少面对面向3位身边人普及假劣药知识。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知识结合紧密,考查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以及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开展社会实践强担当,培养学生担当新时代青年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
2.6"总结与反思(S)
对课后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关注学生完成科普视频与面对面科普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科普视频的质量和面对面科普活动的效果,同时考虑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和提升的影响。总结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完善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成效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通过在线提问、小组讨论、线下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形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逐步完成任务中,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普遍反馈喜欢这样的课堂,兴趣高,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好了,也喜欢这样的思政融入方式。
4"特色创新
(1)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与专业内容非常贴合,且贴合专业内容增加了具有思政观点表达的论述题,使得思政融入非常自然。
(2)将理论课转变为带有技能训练的理实一体课,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基于BOPPPS模式,采用案例教法和小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活跃度。
5"结语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为国家培育有素养、有技能、有担当的新时代药事工作人才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程已经建成了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基于BOPPPS模式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还应结合办学特色,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高职专业升本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开发行业典型案例和特色案例,开发药企优质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秦华,闫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1204.
[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0528.
[4]张亚杰,王楚盈,刘佳,等.“以学生为中心”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人参研究,2023,35(0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