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

2024-12-31唐辅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组织力基层党组织

摘 "要:在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结构中占据显著比例,其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将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然而,随着乡村内外环境的不断演变,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困境。鉴于此,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凸显的愈发重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农村发展;“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D422.6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2-0100-04

Abstract: In China today,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country's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its quantity and quality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ocial well-being. Therefore, address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problem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rural people-as a priority direction of national policy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s clear. 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role played by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overall strict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has been further strengthened, which provides a soli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rural areas, the Party organization is also facing a series of new challenges and dilemma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is,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construction of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power; rural development; Three Rural Issues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体现。党管农村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继承,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策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坚实基础,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也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一战略的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经验、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量建设,更有效地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阐述

基层党组织的创新与能力提升是推动组织力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不仅是提升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战略成功实施的核心要素。因此,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新要求及其重要性进行深入的阐释,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为此,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新要求及其重要性有非常必要的解释。

1.1 "乡村振兴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出的新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面的发展计划,旨在提升农民群众的福祉和利益,它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5个关键领域。在组织振兴方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事务中的核心,构成了农村工作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紧抓发展机遇,强化自身建设,坚持以党支部为引领脚踏实地推动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成为团结农民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英勇的先锋战士[1]。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组织振兴被视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关键环节。其核心要求在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确保其在农村各领域的决策和执行中发挥核心作用。为此,要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则必须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力建设作为党建工作中的重点进行落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逐步建成符合当地情况的党组织运行方式、农村治理方式。

1.2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

必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2]。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中央密切联系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创新广袤农村地区社会治理机制、治理方法的关键所在。要想协调推进农村地区在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3]。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艰苦探索中,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需求而找到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一道路的探索始于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它不仅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也是一次深刻的实践创新。通过这次改编,我们党在红军中建立了第一批党支部,极大地提升了红军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政治素养,为后续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湾改编”的伟大实践,首先在行动上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升农村地区的组织管理能力,我们党在农村基层成立了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在这一时期,党支部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落实国家战略、执行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并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党在党的十三大上明确提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按照乡、镇、村三级进行设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整合,逐步形成了以党委领导、下设党支部的组织网络,构建了以行政村为基础单位的组织架构,这一时期的党支部成为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决策者、领航者,也成为我党做好基层工作、联系人民群众的“交通枢纽”[4]。

2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问题的成因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需要针对现存问题,探究组织力建设过程中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便于更好地把握主动权并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下将从四方面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农村人口结构呈现空心化态势

农村空心化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单方面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留守问题突出、土地抛荒现象严重的一种现象[5]。农村青年劳动力或追求城市高薪,或追求城市现代生活,逐步与农业生产脱钩开始流向城市,这种现象导致农村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形成了不合理的人口分布格局,人口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也受到农村“空心化”的影响。首先,由于村中年轻人口的流失,大量耕地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使得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更多,基层党组织不仅需要完成日常工作还需要分散精力想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去管理无人耕种的耕地,这对其组织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或整体年龄偏大,老党员虽然参与村级党组织事务的年限长、热情高,思想觉悟相对较高,但是思想观念老化,创新意识薄弱。大批青年人选择进城打拼,农村中坚力量流失,缺乏新力量新思想的注入[6]。这使得基层党组织无法运用最新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工作,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农村地区的基层治理。

2.2 "党组织带头人适应能力需提升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夯实农村地区党建基础也越发重要。现在已经有诸如大学生村官、驻村书记等政策安排和人才支持。但部分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完全实施该类政策,部分地区党组织的带头人由当地较有威望的人经过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眼界、经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其综合能力往往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新要求,其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首先,部分党组织带头人年龄较高、思想保守、行事风格较为老套。部分年龄偏大的党员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存在旧式工作作风的问题,影响党组织推进工作的实际效率。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文化水平不高,对于政策理解不到位,感性认知较多。尤其缺乏新时代的互联网数据思维,对新的工作方式利用率不高。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存在欠缺,无法运用高效的工作方法,这直接影响了其组织力的建设程度。

2.3 "党员队伍结构存在欠缺

有效农村治理的必要前提是锻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协作力强的党员队伍。为此,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民参与和法律保护的现代农村管理机制,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尤为重要。

现今农村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率高,青壮年人口大多外出学习或者外出务工,这部分青壮年人口在城市生活过后,接触到了新事物、新思想,回到家乡后无法适应原来的生活方式,这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发展年轻党员,无法输入新鲜血液。农村基层党组织无法吸收年轻党员,也导致党组织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这种限制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中青壮年党员、女性党员、民主党派党员数量较少,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失调,缺乏一批有活力、有朝气的年轻力量[7]。

2.4 "组织运行机制存在不足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效发挥,需立足于组织健全的运行机制,如党组织的监督约束机制、党务公开机制以及党员的干部选任机制等。

首先,党组织的监督约束机制对党员干部廉洁履职、对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行都有重要意义。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保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题中应有之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本质特征的精辟概括。虽然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乡土社会出现了乡土与现代融合的格局,但是这种传统文化因素依然使农村社区稀有资源的分配机制受到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其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公共事务的公开机制方面,其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对所需要公开事务的实际内容、公开范围的认知还不够,广大农民群众由于无法完整获取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最后,党员干部的选任机制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没有完整发挥其功能。由于农村地区农民大多聚居在一起,在干部选举过程中会受到血缘关系的影响,最后导致党员干部的选举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路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整体上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并且已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

3.1 "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的资源

人才是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针对当下农村人口呈现空心化的态势,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三支一扶”“乡村振兴专干”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旨在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吸引农村大学生返乡建设家乡、吸引专业技术人才进入乡村[8]。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各类资源充分地进行协调和整合,提升治理水平[9]。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战略契机,尽最大可能争取乡村振兴战略的配套资源。首先,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做出自我革新,不断革新人才引进方式并给予合理的职位安排,以此来促进人才回流农村。其次,要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的平台,加强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培养农村本土人才,这类人才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如若接受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必将能够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后备人才。再次,要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发展辖区内经济合作社,利用当前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信贷支持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人才引进提供物质支持。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治理农村垃圾问题,以此为抓手打造美丽乡村,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人才引进工作相结合,以期弥补乡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中人才不足、资源不足的窘境,进而可以提升其组织力的建设。

3.2 "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其组织力建设,故需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硬、具备专业技术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党支部书记的选择和任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要能够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时,要明确党支部书记肩负着地方发展、农民增收、落实政策和搞好宣传等一系列任务。故支部书记队伍应尽可能年轻化、知识化。大胆用新人、积极进行创新改革也是提高农村党组织组织力的方法。同时基于农村地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乡土人情,要最大限度保证选举过程的公正,制定一定的回避规定。对于极其复杂的农村关系,在确有必要时,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8]。直接选派支部书记驻村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以此带动地方发展。

此外,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要注意对其进行培训,尤其要逐步因地制宜地建设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对党中央最新政策、理论的学习,更要有日常管理能力的训练、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思维模式的塑造等等。通过一系列培训方式、教育措施,能够让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3 "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

优秀人才是促进基层党组织发展的力量之源,直接影响到其组织力的建设。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就发展党员工作而言,要坚定不移地严格落实党员发展制度,规范发展流程。同时积极吸收当地乡贤、年轻力量、知识群体和合作社带头人融入党组织,从源头上就要注重提高党组织的党员质量和素质。其次,就党员日常规范和管理而言,要切实增强新老党员的自律、自觉的素质与觉悟,这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的必要措施[10]。最后,对于基层党组织中的成员,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借助乡村振兴的大环境,给予优秀的党组织人才一定的政策倾斜、人才激励,比如通过提高其薪资待遇、改善其居住和办公环境等方法激励其最大程度地为基层党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3.4 "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对“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高度重视,在保证组织活动正规流程的基础上创新组织形式、创新主题内容、创新组织流程。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做好组织活动的宣传与推广,可利用小礼品或奖励策略来吸引党员积极参会、积极学习。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不仅可以用来召开例行活动,也可以以奖品为激励定期召开农民运动会、拔河比赛、村组组长任职技能大赛和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娱生活。最后,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政协委员之家、人大代表之家。基层党组织应形成与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的对话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党组织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组织力。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文章首先阐明:农村人口结构的空心化、党组织带头人的适应能力有待增强、党员队伍结构的欠缺以及组织运行机制的不足,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基于此,提出了4条主要的解决路径,一是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的资源,通过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促进人才回流农村;二是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三是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能够切实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资源,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反之,也可能会使自己落后于其他地区。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机遇,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坚持自我革新,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意味着,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黄承伟.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J].人民论坛,2022(24):44-49.

[2] 刘晓雨,张怡.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9):143-146.

[3] 蒋静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J].农家参谋,2022(24):16-17.

[4] 王莹琛,詹绍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治理探析[J].生产力研究,2022(10):70-74,160.

[5] 邱伟炎,黄振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J].广西农学报,2022,37(2):5-9.

[6] 李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3(2):13-15.

[7] 吴端玲.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159-161.

[8] 刘金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1.

[9] 朱磊.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2):236-239.

[10]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组织力基层党组织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理性分析
浅析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