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问题及加计扣除风险应对措施
2024-12-31朱嘉亮
摘要:在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过程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一项重点与关键内容。随着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开花,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风险也逐渐显现。研发费用核算问题与加计扣除风险的有效管控,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其研发费用核算问题与加计扣除风险展开论述,并探讨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加计扣除
DOI:10.12433/zgkjtz.20242319
为加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企业层出不穷,诸多企业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在研发费用核算、加计扣除等方面的问题与风险愈发突出,强化问题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应积极探索实践研发费用核算、加计扣除等方面的问题与风险防范策略,减少问题、风险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问题
(一)研发费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研发费用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否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当前,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费用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过于片面,各部门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归属尚未明确,在费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并未清晰罗列,导致出现问题时难以准确定位负责人。同时,在研发费用核算过程中,管理办法的设置也缺乏针对性,致使研发费用的核算口径与核算方法难以实现统一。
(二)研发项目费用统计归集的连贯性与计划性有待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应以项目计划书为实践依据,严格践行,合理规划与使用资金研发费用,分批次进行资金投入。费用结算工作应及时开展,并将结算凭证上传财务部门保管,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研发部门未对项目计划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费用的实际入账情况与计划书中的费用不一致,脱节现象出现,极易导致税收财务风险[1]。
(三)研发费用利润表、期间费用明细表与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明细表存在出入
在研发费用的管理过程中,要求期间费用明细表中的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技术企业优惠明细表中的研发费用金额保持一致,但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费用核算行为的规范与调整,未实现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化监管,费用流向与归集尚未实现统一,导致表中数据难以实现统一,进而大大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率。
二、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的主要风险类型
(一)研发项目管理层面
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研发项目管理缺乏规范性,过于重视形式层面的管理,对实质性材料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导致材料管理层面存在漏洞,研发项目本身缺乏一定不足,进而导致企业面临风险。如:研发项目未在规定范围内;研发内容没有创造性意义;现有技术已成熟,研发项目缺乏实际意义;申报项目存在雷同;研发内容未明确展现;项目规模与计划书描述存在差异等。若管理层面出现风险,则导致研发项目管理效用无法发挥,甚至造成研发项目失败。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若不有效防范研发管理层面的风险,则难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优惠政策。
(二)研发费用归集层面
目前,研发费用归集主要分为认定、加计扣除与会计三种口径。在实践中,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对研发费用口径的理解不够全面,在研发费用核算过程中难以保证核算过程与结果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研发费用归集存在不规范现象;汇缴与财务报表口径存在较大差异[2]。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不断优化更新,高新技术企业与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归集口径虽逐渐接近,但差异性仍十分明显。如:相关部门利用正列举的方式,对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予以明确,即政策中为明确规定的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过程中无法享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若在加计扣除费用的申报过程中,对税收法律相关规定标准了解、掌握得不透彻,极易导致不良现象出现,进而引发税务风险。
(三)财务核算方面
其一,研发费用核算辅助账本设置尚未严格落实。在费用核算过程中,辅助账本的设置是重点与关键,需将研发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涉及的资金费用详细归集至账本中。但部分企业并未设置研发辅助帐本,为享受税务优惠政策,常“临时抱佛脚”,在项目申报阶段才开展项目辅助账本的编制工作。但由于时间较短,账本编制工作量较大,短时间内完成账本编制工作,必然会导致账本出现漏洞,进而导致风险发生。
其二,核算方法的准确性有待提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研发与开发阶段的资金费用需分别处理,在技术层面难度相对较大,企业常常在专利申请阶段将资金费用作为资本化支出,并将其纳入相关科目,等企业专利申请成功时,将费用转换为无形资产,结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进行摊销处理。但企业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更加倾向于费用化层面,极易导致财务核算出现问题,增加税务风险的发生几率[3]。
(四)财务档案管理层面
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层面,企业需自主甄别并申报,对于相关资料也需备份,以便于后续查验。然而当前,仍存在部分企业未严格依照规定,对相关资料进行预留备查的现象,使得企业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项目备案资料亟需完善,极易导致相关部门出现税款补收等风险。
(五)费用扣除层面
企业获得政府部门相关研发费用补贴时,常常将贴费用运用至项目研发层面,在这一费用处置过程中,若将其归属为不征税收类别,则企业所得税不得在税前扣除,也不得进行加计扣除处理。然而部分企业由于对国家政策理解领悟不到位,既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又进行加计扣除,导致重复享用优惠政策的现象出现,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税务风险。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加计扣除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项目管理工作
研发项目管理工作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问题与加计扣除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为此,企业应强化研发项目管理工作。
其一,在项目立项前,对项目开展必要的调研并论证其可行性,确保立项有理有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企业项目研发活动是一项系统且完整的过程,研发项目立项是项目实践研发的先决条件,其与后续加计扣除能否实现及具体金额着直接关联。为此,需在项目研发工作开始之前,对项目的实践性、可行性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查,以保证所研发项目能够享受优惠政策。
其二,构建内部研发流程制度,优化、完善项目预算编制,以确保研发费用管理工作有迹可循。
其三,应进一步强化研发费用过程管理,强化财务部与研发部门信息数据的有效沟通、交流,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归集资料数据[4-5]。此外,还应保障加计扣除资料与企业申报资料的一致性。在实践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既应注重对常规单层级研发管理项目模式的践行落实,还应注重运用多元化的研发项目管理模式,紧密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问题风险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降低项目管理过程中问题及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精准判断项目阶段
项目研发费用支出类别,需始终与项目资金预算口径相一致,预算编制应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依托,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与现实情况。研发部门应注意区分、精准判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阶段,以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归集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财务部门应紧密结合判断结果,精准、合理归集项目开发与研究阶段的相关资金费用,针对涉及的资金支出,在当月月末将其转换为管理费用,严禁拖延。若研发项目与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同步进行,企业应注意区分项目研发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当二者无法区分时,则需将项目研发产生的资金支出,定义为生产经营性成本支出,并进行相关核算,不得以人为标准划分。在研发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将其作为“研发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开展精细化核算工作,以确保研发费用核算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保障研发项目资金归集户精准、清晰[6]。
(三)完善项目内管理机制
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研发项目内部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将内部财务部门与自身业务环节有机整合,让税务管理工作与研发项目全过程与各环节深度融合渗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发项目管理机制,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出发点,结合研发项目的实际特点与需求,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机制与方案。同时,企业应对研发项目涉及的部门及人员的主要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强化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并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以实现对研发项目的有效管理。
(四)强化财务核算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应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层次学习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管理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考核力度,督促财务人员自觉践行研发项目财务核算工作,以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同时,企业应强化与税务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组织内部税收管理人员及时与税务管理部门人员沟通交流,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以为税务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还应强化财务知识体系构建。在践行研发项目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时,企业应对研发项目的各项资金支出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明确财务核算归集标准,增强研发费用核算的准确与精细程度,践行精细化财务核算管理原则,借此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五)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加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费用问题与加计扣除风险应对的有效措施。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可以立足于政策,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与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相契合的审批系统与ERP系统,以进一步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深层次融合交流。在项目立项阶段,企业借助OA系统,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审批,将税务筹划工作落实到研发项目立项阶段,借此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在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对项目全过程、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并利用ERP系统,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时性反馈[7]。升级、完善审批系统的各项功能,深化连接ERP系统与OA系统,以确保研发项目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在项目结束阶段,利用OA系统对项目成果类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细致分析,以进一步提升财务信息的利用率。
(六)增强税务筹划能力
企业为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规避,可以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式,融合至项目研发费用管理工作,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各方面的高质量管理,并对税收财务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分析,对项目研发全过程中包含的风险关键点进行剖析,借此优化税收管理政策。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对项目加计扣除的深层次剖析,依托项目的实际特点,对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积极开展税务风险防范工作,以防影响项目进程。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注重强化资料管理工作。由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包括研发项目全过程,且备查资料与企业享受税收政策有直接关联。为此,企业应强化对留存备查资料的管理,加强专门人员对国家税收政策要求的理解与践行,关注项目研发的关键节点,及时收取项目信息材料,并及时对材料整理归档,确保材料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监管部门还应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情况进行定期监督,以确保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的健康发展[8]。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研发费用核算问题与加计扣除风险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企业可以通过强化项目管理工作、精准判断项目阶段、完善项目内管理机制、强化财务核算管理、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增强税务筹划能力等方式,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规避,以助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建华.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管理规范与实施力度[J].中国商界,2023(10):166-168.
[2]孟红领.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3(18):100-102.
[3]周建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5):176-178.
[4]蒋秀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优化思路[J].商业2.0,2023(20):86-88.
[5]李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管理规范与实施[J].现代企业,2023(5):173-175.
[6]王猛.路桥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研究[J].商业2.0,2023(14):86-88.
[7]邹永东.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及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3(9):196-198.
[8]余彬.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项目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23(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