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特色作业设计初探
2024-12-22禹艳芬
作业是整个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检验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是师生查缺补漏的主要途径。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主要有口语表达作业、书面抄写作业和社会实践作业三种。下面,笔者分别就“双减”背景下特色作业设计的原则以及特色作业的类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双减”背景下特色作业设计的原则
1.促进学生发展原则
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激发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及时、认真、专注地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习惯。
2.量与质相统一原则
作业的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或是课堂教学的巩固、提高,或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拓展,或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实际运用。精心设计,以适当的作业量达到优质的作业设计水平。
3.学业和谐发展原则
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本着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原则。既要布置知识巩固类作业,也要布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知识巩固类作业,要避免单一、重复、机械、繁杂。探究性、实践性作业,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水平。
4.师生共同发展原则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作业应是温故知新、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作业应是诊断学生学习水平、反思教学得失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作业既是两者之间信息反馈、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资源。
二、“双减”背景下特色作业的类型
1.口语表达作业要求及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口语交际”这一板块,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个板块的教学,更别说设计作业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学,教材里的每一次“口语交际”我都会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好素材,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以“班级故事会”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口语表达作业。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听故事,讲故事”,在这个部分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观察教材中的8幅图,以师生问答的形式来教学:“课本上共有几幅图?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图中除了这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些什么?”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做到细心。在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口语交际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课本上这8幅图的内容,并把它们串联成一个小故事,在班级故事会上讲给全班同学听。”
2.书面抄写作业要求及设计
针对学生书写差、答题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书面抄写作业。书面抄写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文古诗词天天练。
针对学生古诗词记得不牢靠的问题,我设计了语文天天练,即每天抄写一首古诗词+注释或者古诗词+诗意(词意)。由于数量不多,学生完成起来难度不大,同时,如此反复的记忆,使学生对古诗词掌握得比较牢靠。到期末复习时,在古诗词上就不需要花费太多工夫。
(2)课堂作业本。
语文课堂作业本,是用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可以用一本厚一些的语文簿。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题目,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堂作业本上设计的题目不能太多,一般以1~3道题为宜,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的设计,学生完成起来难度不大,效果比较好。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当堂检测的题目(填空题):
①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②隶书形成于("),楷书形成于(")。
③(")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这三个题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认真读了课文,只需要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这样的设计,学生一边抄题,一边分析。首先,可以帮助他们规范书写答题步骤;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养成作业干净、整洁的习惯;再次,教师每天上完新课,就让学生及时做书面作业,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进行及时的巩固,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所学情况,及时弥补学生的不足。
(3)语文天天默。
对于语文默写,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师准备好便签纸,每天安排少量的默写内容,学生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先在草稿纸上对需要默写的内容进行识记,待记熟以后再用便签纸进行默写,由学习组长进行订正。教师按照学生默写的先后顺序把全班的默写纸收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统计哪些学生没有完成默写任务。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学生在默写的时候要在便签纸上标注序号,教师在统计的时候就一目了然了。
3.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及设计
社会实践类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并且结合课文内容和传统习俗来进行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者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知识。
(1)手抄报。
手抄报是一种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的社会实践类作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设计手抄报作业。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中有一个制作“红色诗集”的板块,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歌颂革命和改革的诗歌。我将这个板块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制作《红色诗集》手抄报的社会实践性作业,要求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先去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了解当地的红色历史,然后去网上查找资料,收集革命前辈写的诗歌,最后把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一份精美的手抄报。
(2)实践操作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很多课堂上的语文知识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操作类作业。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份作业:“请同学们周末的时候在父母的指导下参考课文里面的做法,自己熬一熬腊八粥,并把熬粥喝粥的过程写出来,以亲身体验熬粥的乐趣,体会文章的主人公八儿的心情。”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和父母的熬粥互动中,加深了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总之,“双减”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改进自己的作业设计,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父母亲人的关爱,去接触大自然,让童年的快乐回到他们的身边。■
(作者单位:云南保山市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
责任编辑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