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利用智慧课堂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路径研究

2024-12-20王泉凤

考试周刊 2024年48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智慧课堂新课标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对我国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与形式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课标也为课程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标、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推进学生深度阅读,搭建智慧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与需求,文章在简述智慧课堂概念、分析智慧课堂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新课标下利用智慧课堂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课标;智慧课堂;小学语文;深度阅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8-0030-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增了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在内的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强调教师要将培育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的大力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师构建智慧课堂,并以此为载体,全面落实新课标育人要求,创建适于学生自主、深度阅读和思考、交流的良好学习环境,能在促进学生知识深度学习的同时,渗透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语言运用等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在实际教学环节,逐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研究以智慧课堂推进学生深度阅读的方式方法,不仅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益,还能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持续深化。

一、智慧课堂概念概述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的产物,具体指利用校园内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并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将课堂内的学习、教学以及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推进校园信息集成化、数字化,便于统一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权限控制。智能课堂依托线上教学平台搭建,创建一种个性化、情境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主体、教学方法与模式转变、改革、优化,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智慧课堂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意义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改变了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教”与“学”平台,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实际意义。智慧课堂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课堂的新型课堂,为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评价活动的进行创建了良好的空间,并打通课上与课下的教学壁垒,让“课上+课下”延续教学成为可能。智慧课堂为教师提供线上平台,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在推进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同时,充分体现现代技术在获取、传输信息环节的优势,从教学资源的获取与运用环节入手,辅助教师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限制;并以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方面,在智慧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依托多媒体教具,借助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等教学软件,获取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如与阅读课文相关的讲解视频,对阅读课文进行多方面补充。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猫》阅读课堂上,教师从互联网平台搜索其他作者描写“猫”的文章、有关猫的视频等,丰富学生对猫这一形象的认知,给予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教学软件,根据课文《猫》的内容,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的人工智能图片、视频,加深学生对猫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辅助学生分析猫的性格与形象、作者对猫的情感变化等,促进学生进行课文深度阅读。

另一方面,作为构建智慧课堂一个环节的在线教学的实现,离不开现代教学软件的支持。例如,智慧课堂这一软件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写作业、课外阅读的功能支持,家长、教师还能依托平台,查看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阅读进度等。学生还能依托人工智能聊天助手、钉钉课堂等在线学习软件,根据自己个性化学习需求,依托平台搜索、获取阅读资源,并在平台模拟的“模范教师”的引导、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延续性、个性化学习。在智慧课堂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都能从各自角度、需求入手,以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阅读。

(二)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智慧课堂助力教师实现在线教学、学生实现在线学习,学生阅读、学习的空间得以拓宽。相较于传统阶段,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线下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的构建,打通了一条线上教学通道,不仅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跨时空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还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深度学习、课后补充延伸提供了新的机会。在平台支持、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拓展阅读,不仅能为课堂深度阅读做准备,还能在个性化学习环节,解答自己存在的疑惑,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人工智能聊天助手作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内核的聊天软件,其能根据模拟对象的特点,与用户展示较为真实的对话。将该软件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布置课文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依托平台,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在这一环节,学生能依托人工智能聊天助手平台,选择“模范教师”这一角色,与人工智能教师围绕课文内容、预习任务,进行对话沟通、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解答疑惑,取得理想的预习效果,为其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深度阅读奠定基石。

三、新课标下利用智慧课堂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路径

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在线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从课上、课下两个环节入手,拓宽学生阅读、学习空间,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引导学生为课堂深度阅读做准备,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标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智育+德育”智慧课堂,基于激发并维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需求,创设趣味化阅读情境,并设计、组织阅读活动,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阅读、理解课文,从整体上强化学生阅读效果。

(一)基于立德树人任务构建智慧课堂,情感理解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新课标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要渗透培育并不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立德树人是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在内的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应积极践行的根本教育任务,始终作为课标的核心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助力学生深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推进德育全面渗透于语文阅读教学各环节。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教育基点,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具,构建语文阅读智慧课堂,渗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从课文情感出发,交流自己的看法,深入课文情感,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单元阅读教学为例,本单元以“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选编的课文与20世纪我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艰苦探索相关。教师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将其作为贯穿学生全文阅读的主线,以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爱国情感,启发学生思考,从德育渗透的角度,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七连六班仅剩下的无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展开殊死一搏。在战士们子弹打光、没有武器的情况下,班长一声令下,战士们拿起石头,与荷枪实弹的敌人拼命;在战士们毫无退路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任务却被敌人包围,无路可退的五位战士为了不被敌人俘虏,毅然从狼牙山上跳了下来,只将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留在狼牙山上。狼牙山五壮士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肯被敌人俘虏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无时无刻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具,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相关影视作品,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加深学生对五壮士个人品格、精神的理解,促进学生从情感理解的层面,阅读课文,产生自己的感受。在这一环节,教师以人工智能聊天助手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小助手”,实现课堂动态监控、学生问题解答,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关系,根据学生课文阅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理解指导,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与理解。在从情感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渗透,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取得智育与德育双重教育效果。学生在与人工智能“小助手”进行对话沟通的过程中,能在反馈问题的同时,得到相应的答案,从思想情感理解、分析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度的理解,充分体现智慧课堂的优势,取得较好的深度学习、情感理解学习成果。

(二)基于学生兴趣激发构建智慧课堂,情境创设承载学生深度思考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他人的影响。同时,小学生还会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而自主对环境中吸引其兴趣的要素进行认识、探索,具有自主探索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以智慧课堂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小学生自主探索的特点,促使其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自主阅读,则能取得较好的深度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要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进行全方面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激发并维系学生阅读兴趣的角度入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智慧课堂,激发学生对课文、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激励其自主阅读,从学生端,强化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阅读教学课堂上,为了巩固学生课前预习效果,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具,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以丰富的视觉与听觉体验,带领学生回忆自己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的课文内容;并巩固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为课堂深度阅读做准备。教师播放一遍动画片,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小蝌蚪最终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小蝌蚪与自己的妈妈并不像?小蝌蚪成长蜕变的过程是怎样的?”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对观看的动画片、预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整体回忆,在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将自己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具向学生展示小蝌蚪蜕变为青蛙的过程,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教师还可借助人工智能教学软件,制作动画模型,向学生模拟蝌蚪与青蛙之间的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而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小蝌蚪、青蛙妈妈、鲤鱼妈妈、乌龟等角色,在进行情境对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课文阅读的兴趣,并为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过程发生的事情和结果创建趣味环境。

教师以角色扮演游戏,创设趣味化的课文情境,并将学生带入其中,引导其设身处地体会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焦急的情绪,为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学生对照蝌蚪与青蛙的外形特征,提出问题“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是青蛙呢?”人工智能聊天助手能在学生角色扮演、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基于其阅读、思考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与之有关的补充资料。又如,以动画片形式呈现的生物学知识等,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解答学生疑惑,辅助学生思考,扮演好教师“好帮手”的角色。

(三)基于学生习作延伸构建智慧课堂,以读促写强化学生阅读效果

教师以活动设计、举办的方式,深化学生阅读体验,能真切地拉近学生与课文、与作者的距离,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以课文内容为载体,依托钉钉课堂、智慧课堂App等信息化教学软件,打通课上、课下的连接通道,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布置作业,密切教师、学生、家长三大主体的关系。教师依托现代教学软件,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参与、真实体验,从生活体验、个人感受的层面,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以记录作者观察到的事物——美丽的景色、可爱灵动的小动物为主要内容。作者从细节处入手,对观察的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进行生动描写。

一方面,教师着眼于阅读教学需求,借助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软件,根据课文内容,以“视频+音频”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文内容,给予学生直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例如,在《燕子》课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有关燕子的视频,如燕子的真实图片、动画形象等。在有条件的多媒体教室内,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燕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身体模仿燕子飞行的动作。监控摄像头、投影仪、传感器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程序连接在一起,将学生模仿燕子飞行的视频链接到大屏幕上。程序还能对照燕子飞行的真实动作,对学生模拟动作进行分析、评分,让学生在模拟燕子的过程中,感受课文阅读的乐趣。

另一方面,教师关联单元习作主题“我的植物朋友”,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掌握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等,并为单元写作做准备。在智慧课堂中,学生能借助多媒体教具,自主搜索资源、获取素材,在现代教学工具的支持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写作是学生运用知识、表达感情、组词造句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深度阅读的一个方向。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利用多媒体教具,根据自己的写作对象、主题,搜索、获取、整理相关素材,并深度理解单元课文涉及写作手法、修辞格的内涵、特点、使用方法等,为其进行深度写作做准备。在学生写作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将学生的写作段落输入人工智能生成软件的搜索框,系统自动生成与段落文字相关的动画,向师生直观呈现学生的练笔成果;同时,智慧课堂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软件,还能模拟教师批改习作的行为,对学生的习作练笔进行批改、评分,辅助学生查漏补缺,深化其深度阅读、习作效果。

四、结论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依托人工智能软件、线上教学平台、计算机程序等,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线下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拓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空间,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从整体上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规律、学习能力,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以读促写,以习作对阅读教学进行拓展延伸,构建并充分依托智慧课堂,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习作练笔,提高小学生阅读效率与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蕴心.聚焦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4(9):55-57.

[2]李梅.新课标下利用智慧课堂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6):137-139.

[3]丁雅妮.如何打造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智慧课堂[J].读写算,2023(17):47-49.

[4]唐晓俐.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3(13):73-75.

[5]黄桂香.基于信息化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529-531.

[6]侯秀梅.浅谈如何运用智慧教育平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三),2023:308-310.

[7]徐婷.新课标下打造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智慧课堂[J].知识文库,2022(20):10-12.

作者简介:王泉凤(1986~),女,汉族,贵州毕节人,大方县瓢井镇瓢井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智慧课堂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