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后练习 探有效教学
2024-12-18蒋瑛珠
教材的练习设计别具匠心,课后习题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试探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与有效运用,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让课后练习助力教与学。
一、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
1.明确教学重点的凭借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秋之多彩”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古诗、散文、现代诗歌等不同文体以及不同角度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秋天的画卷。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跟着文字对秋天进行观察、体验、想象……
再看这一单元的课后练习:《古诗三首》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要求“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秋天的雨》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仍然是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因此,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创设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落实语文要素的线索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是对一、二年级“借助图画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这些训练点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教师要如何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课后练习提供了清晰的教学线索。
《古诗三首》的练习三为: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练习二为:
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课后练习提醒教师在教学《古诗三首》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近义词,可以联系上下文;《秋天的雨》一文中的泡泡语提示“读到这里,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要让学生巩固运用“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灵活理解运用难懂词语的方法。如此,单元语文要素分解至每一课的教学,前后贯通,循序渐进,获得了有效落实。
3.拓展语文能力的方向
阅读要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要善于运用所学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读以致用”,是国际阅读素养观的一个重要导向。课后练习无疑为学生与生活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如课后小练笔:“‘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门前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接着拓展阅读“阅读链接”汪曾祺的《自报家门》,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丽风景,并试着仿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这一课后练习,将语文学习拓展至学生的实际生活,实现了“读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课后练习的有效运用
1.聚焦课后练习,整合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常常采用单篇教学方式,停留在固化的教学模式上(读通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读背古诗),形式单一,效率低下。教学本单元的《古诗三首》,教师可以聚焦课后练习“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让我们一起从诗中找一找。
生:我从“寒山”找到了秋天,寒山就是深秋时节的山。
生:我从“霜叶红于二月花”知道了这是秋天。(师出示枫林图,生感悟枫叶火红,读出诗人的惊喜。)
生:我从荷花谢了,荷叶也枯萎了,知道夏天过了,秋天来了。(师出示图片,生明白了诗中把荷叶比作“擎雨盖”。)
生:我从“菊残犹有傲霜枝”知道这是深秋了,菊花都快开谢了,树枝上都有霜冻了。
生:“橙黄橘绿”告诉我们是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
师:诗人为什么认为一年好景最是秋天呢?
生: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师:是的,诗人借赞美秋天硕果累累的美景,勉励朋友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生:“江上秋风”直接告诉我们是秋天。
生:“萧萧梧叶送寒声”也说明是秋天。秋风一吹,梧桐树叶都落下来了。
师:秋风吹来,诗人想起了什么?(身在异乡,想念自己的家乡。)
以上教学中,没有逐词逐句、枯燥晦涩的分析,也没有一个接着一个烦琐无趣的问题,有的是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发现、自主地交流。学生在寻找、交流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紧扣课后练习,训练阅读技能
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足见支点的力量。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阅读中提供语言支点、思维支点尤为重要,常常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秋天的雨》课后练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第2、第3、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明确课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从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动植物准备过冬三个方面写了秋天。接着,告诉学生整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叫总起句,也是这段话的中心句,这样的自然段结构为“总分”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拓展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太阳时钟》,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的总起句,知道短文也是从三个方面写了动物、植物的迁徙。学生能借助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也为他们自主阅读架起了有力的支点。
3.借助课后练习,优化语言习得
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往往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提供大量的、好的语言样本,让学生在模仿中习得,在习得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许多好的语言范例,如:
“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句话富有诗意,学生读着非常喜欢。在反复品读中,他们读出了比喻的妙用,作者把银杏叶比作小扇子,特别可爱;他们读出了“扇哪扇哪”这一叠词的韵味,感受到银杏叶随风飘动的动态美;他们读出了秋天的特点,开心地送走了夏天的炎热,迎来了秋天的丝丝凉爽。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着读课文中类似的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进一步感受句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进行迁移运用,说一说秋天的雨还会把哪些颜色分给谁。学生借助情景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获得启发,佳句频出。
4.着眼课后练习,突显学生本位
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走心”的,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在与文中的人、事、物、景对话中,参与意义建构,获得情感体验,产生心灵共鸣,从而享受阅读的乐趣。教材也十分关注学生的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实践机会。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秋天的雨》“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如此练习赋予了学生选择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第2自然段,因为秋天五彩缤纷,特别美丽。”有的说:“我喜欢菊花仙子,因为她得到的颜色最多,省略号里还藏着很多种颜色呢!”还有的说:“我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特别有意思。”学生交流的内容比教师预设的更丰富,语言也更鲜活。
综上所述,在钻研、解读教材时,教师应自觉关注、用心研读课后练习,充分发挥其价值,努力让课后练习成为教学有力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