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生语言经验的教学策略
2024-12-18朱若嫣
2022年版课标指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什么是语言经验呢?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一词的解释(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我们可以把语言经验的内涵解释为: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汉字、词语、句子等广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运用的知识和法则,以及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呢?
一、真正融入文本中的情境
教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融入文本情境中,他们对教材中的语言感受才会更加深刻。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情境,关注情境中的语言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功能及运用情况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经验与语言运用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语言积累的路径,让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加轻松。
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第2自然段运用了“五彩缤纷”和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联系上下文语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五彩缤纷”一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围绕“五彩缤纷”一词把秋天的雨的颜色写生动、写精彩的,课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子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想一想,写一写。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还让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文本情境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最简单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情境中去感知,去体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
教材选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中的语言特点大都非常鲜明。教师基于文本情境为学生搭建了构建语言经验的阶梯,帮助学生实现由语言积累顺利衔接过渡到语言运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路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中,教师对词语的教学大都比较重视,教材也对学生在每篇课文中需要掌握的词语做了具体的要求。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许多值得学生积累的词句,不同的学生对于词句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具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不应做统一的规定,而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课文中寻找值得积累的词句,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这单元的课文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还要让学生积累一些描写生动的句子。在平常的阅读中,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词句时往往把重点放在积累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具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上。其实,在词句积累方面不应只局限于用语法学、修辞学或者写作学能解释的词语和句子,还要关注用概念难以描述的句子,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去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这句话并没有运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学生只是单纯喜欢,也可以把它作为积累语言的对象。语言经验有许多是约定俗成的,很难从学理上讲清楚,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积累运用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语言经验。
在阅读教学中,关于新鲜感词句的积累并不在于哪个学生积累的多,而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具有主动发现、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终身受益,并突显出积累语言经验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教学价值。
三、关注文本的规律性语言
规律性语言是指按照一定规律组织排列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教材中具有规律性的语言进行赏析、品味、感悟,让学生的阅读不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能够深层次探寻文本的表达规律,发现文本语言的共性规律,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如三年级下册《花钟》一文第1自然段中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按照时间顺序把花儿开放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在表达方式上都采用了“时间+花名+怎样开放”的形式,读起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把这种语言表达形式称之为规律性语言。教学这个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发现这些句子表达上的特点,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这种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写话。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有学生写道:“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芳香迷人。凌晨一点左右,杨梅花悄悄绽开了淡雅的花蕾;早上六点,蒲公英展开了金黄色的花冠;早上七点左右,芍药花欣然怒放……”在仿写运用中,学生真正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经验。
又如,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第3自然段中“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脸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都是以“……的时候,日子从……过去”进行描写的,这也是规律性语言的一种运用形式,值得学生赏析、积累、运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每篇课文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审视文中的内容,总结出这些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共性规律,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真正达到丰富语言经验的目的。
四、关注文本“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语言是指学生未见过的与平常学到的语言形式不一样的语言。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还要关注文本中陌生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白陌生化、个性化表达的好处,突破学生常规语言表达的瓶颈,让学生的表达更具个性和创意,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如二年级下册《找春天》,“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这种语言形式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不同于学生平常见到的语言。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描写小草的句子一般是什么形式的。在交流中学生发现平常见到的句子大都是“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长得很高”等这类句子,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中这种陌生化的语言表达与自己平常见到的表达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经过对比阅读赏析,学生发现自己平常见到的关于小草的描写大都是围绕着小草是什么颜色、长得怎么样等方面来写的,而课文中用“探出头来”“春天的眉毛”把小草写活了,给人的感觉特别美。
又如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不光用描述性语言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之美,还通过一系列具有动态化的描写表现了大榕树的动态之美。这种静动结合的表现手法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需要引起重点关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两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赏析品味的对象,并让学生说说这样的表达形式好不好,好在哪里,如果让自己来写,会怎样写,与作者的表达相比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启迪,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陌生化的语言经验,让学生意识到运用规律性语言可以使自己的表达常态化,运用陌生化语言可以让自己的表达令人耳目一新,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有个性。这样,学生再遇到陌生化的语言时主动积累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能逐步提升语言运用水平。
综上所述,语言经验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运用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教师要以2022年版课标理念为指引,关注学生语言经验的积累运用情况,逐步丰富其语言经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新丝路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