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 对比 表达

2024-12-18施雪纯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1期

在教学中,感悟、对比和表达是三个不可或缺的教学元素,三者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感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为对比和表达提供基础;对比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差异,为感悟和表达提供新的视角;而表达则是将感悟和对比的结果呈现出来的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笔者将从感悟、对比、表达三要素入手,探讨如何提升《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效果。

一、朗读课文,品味文字,感悟称象之难

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朗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美感的认识与感悟,让学生品味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曹冲称象遇到的困难。

《曹冲称象》是出自《三国志》中的历史故事,原文只有短短几行文字。笔者示范朗读《三国志》中的原文导入课文教学:“古代的言辞,其精练程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仅通过只言片语,便能深刻地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轮廓。倘若我们尝试运用现代的语言去演绎这些经典故事,又将展现出怎样的文字魅力与表现力呢?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这篇课文,可以标注拼音,不仅要确保每个字的发音准确无误,更要让句子流畅自然,充分体会和展示语言的风采与韵味。”笔者让学生独自朗读课文,鼓励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力求准确、流利。在朗读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句和多种朗读形式来理解和思考课文,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理解。随后,笔者向学生询问文中描写大象的句子,学生回答:“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笔者继续追问,希望学生用文中的词汇概括大象的特点,学生迅速答出“又高又大”,准确捕捉到了大象的主要特征。接着,笔者深入解析课文,与学生探讨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突出大象的庞大。学生回答:“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象的身躯比作坚固的墙壁,将它的腿比作粗大的柱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象的庞大。”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官员们面对大象时的反应,并询问学生:“官员们围绕大象展开了怎样的议论?”学生回答:“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笔者进一步提问,希望学生分析这句话所透露的官员们的心情。学生迅速答出“迫切”,准确捕捉到了官员们渴望了解大象重量的急切心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迫切情绪,笔者指导学生尝试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情感,带领学生一起重读“到底”,让语气中充满了迫切与好奇,成功地通过朗读传达出了官员们的心情。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中描写大象特点和官员反应所蕴含的意义,学生领悟到这些细节体现了称象的难度。

朗读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加强语气、改变重音位置等多种朗读方式,加强对文章关键词句的把握与分析,从中感悟了称象之难。

二、文本解读,寻找方法,对比人物特点

文本解读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环节,教师可通过巧妙设问,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积极探索称象的方法。这种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同时,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加鲜明地感知不同人物的特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对称象问题的复杂性有所感悟后,笔者适时引入精读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要求学生沉下心来,仔细阅读课文,深入剖析文中提出的称象方法。课文巧妙地通过对比凸现人物之间的表现,从细微之处逐渐展现出“称象”的艰巨,并在此过程中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全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现,帮助学生细致分析称象的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少年曹冲能够独树一帜,提出“以石代象”的奇妙方法,以及该方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体现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笔者抛出问题:“经过对课文前半部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大象的庞大,但对于它的确切重量仍然一无所知。接下来,请同学们进一步阅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并分组进行讨论,寻找文中提到的称象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我巡视指导,确保学生的讨论有序且富有成效。讨论结束后,笔者邀请其中一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学生代表站起来,自信地陈述:“我们组找到的第一种称象方法出现在第3自然段,即‘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笔者对此表示肯定,并进一步提问:“这个方法虽然提出来了,但并未被采纳,你们认为它有什么不可行之处呢?”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大秤的体积和重量都过于庞大,无人能够将其举起,因此这个方法并不可行。”笔者继续引导:“既然这个方法不可行,那么曹冲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呢?”另一名学生迅速回应:“曹冲的方法在第4自然段中有详细描述,即‘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通过这一番解释,曹冲的称象方法得以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在找到称象方法后,笔者请学生找出描写官员和曹冲的词句,以及曹操对两种方法的不同态度,并对比分析原因。经过细致阅读,学生得以获取以下信息:面对大象,官员们议论纷纷却未能立即提出解决方法。此时,文中并未描写曹冲的反应,这种安静与热闹的对比突显了少年曹冲的沉稳与镇定。当谈到提出的各种方案时,官员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建议砍伐树木制作大秤,有的则认为即使制作了也无法移动。曹操对此“直摇头”,表明他对这些不切实际的提议感到失望。而这时,曹冲“挺身而出”,这一描述不仅描写了曹冲深思熟虑后的果断,更彰显了他在众人困惑时能够洞察问题本质的智慧。曹冲明白,关键在于称重,而非工具的形式,这一认知体现出他的睿智。同时,“挺身而出”也展示了曹冲的勇敢和自信,他并非畏缩不前。最后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一转变直观地展现了曹操对曹冲方法的认可。这说明了曹冲的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感悟曹冲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特之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清思路,复述过程,练习有序表达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并掌握相关词汇,更要通过阅读来深入剖析作者的思维逻辑和写作技巧。这种深入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感悟,以及将理解转化为表达的能力。

在精读环节结束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笔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内容,并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曹操想知道一头大象的重量,而官员们无法用传统方法称重。曹冲聪明地利用船和石头,通过比较沉船深度的方式,得出了大象的重量。这里有四个关于曹冲称象的句子: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请同学们排序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后,对四个句子进行了排序,并尝试用“第一步……第二步……”等顺序性词语来概括:“第一步,曹冲让大象走到一艘大船上,并在船身下沉到合适位置时在船舷上做记号。第二步,曹冲让大象离开船,开始在船上放置石头。第三步,曹冲继续放置石头,直到船身再次下沉到之前的记号处。最后一步,曹冲让人们称船上石头的总重量,从而得知大象的重量。”笔者继续引导,请学生以曹冲的口吻来叙述称象过程,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尝试概括:“首先,我指引大象踏上一艘坚实的大船,观察其导致船体下沉的程度,并在船舷的水线处作出精确标记。随后,我让大象离船,转而开始逐步向船舱内放石块。我小心翼翼地调整石块的分布与数量,直至船体再次下沉至先前标记的水线位置。最后,我指示人们对这些石块进行称重,其重量即为大象的体重。”

通过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学习其表达方式,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锻炼阅读转述和有效表达的能力。这种训练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要点,还能提升他们在未来写作实践中的表达水平和效果。

感悟、对比和表达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三要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三个要素自然融合,形成有效联动效应。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