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下对文本语言的深度品味

2024-12-18赵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1期

2022年版课标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突显语文课程的“素养导向”,找准文本与核心素养维度之间的联系,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动力,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本单元《杨氏之子》一文中,杨氏之子对孔君平的回应,就体现出其风趣幽默、聪明智慧的特点。

纵观当下《杨氏之子》的教学,教师习惯将杨氏之子的“聪惠”拆解开,分别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机智和懂礼。但仅仅如此,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教师不妨尝试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广泛开掘“聪惠”这两个字关联的教学价值。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尝试与思考。

一、从“聚点”到“统整”,借助文本语言品析人物形象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应然姿态。教材中的小古文篇幅简短,但其表达精准凝练,寥寥数语,却能传递出丰富的意蕴。

如《杨氏之子》一文中常常被学生忽略的“未闻”二字,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呢?教师可以展开这样的解读和引导:“未闻”的意思是“没有听过”。因此,结合语境,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似乎并不难: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迅速类比到孔雀,且“应声答曰”,不仅回应得巧妙,而且反应迅捷,不可谓不“智”。智慧使然,“未闻”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同时,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用“未闻”二字,以婉转对答的方式回应。

教师教学时需要将“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以及“应声答曰”这三个价值点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基于整个故事情境统整起来品味,人物之“智”则更加真切。杨氏之子回应的主体内容是“孔雀是夫子家禽”,呼应孔君平“此是君家果”,即“杨梅是杨果”。从“杨”姓之“杨梅”,到“孔”姓之“孔雀”,可见类比之严密,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已然不易;然后,再与“未闻”关联,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此时,杨氏之子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增添了“未闻”二字?联系上下文,学生可以在深度品读中赋予文字以全新的价值。比如,从“孔君平诣其父”可以看出,这位孔君平是自己长辈,聚焦“诣”的“拜访”之意,足见其与杨父关系亲密,且满怀敬意;最后,再以“应声答曰”统整,如此严谨的类比以及对生活中细节的考量,几乎不需要任何的时间,就可脱口而出。人物之“智”不得不令人敬佩。由此,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杨氏之子的“聪”与“惠”都是高智商的体现。

小古文的表达形式言简意赅,因此,在这一板块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聚焦关键字词,深度品味,更要注重文本的整体语境,梳理文字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人物内心的思维过程。

二、从“品味”到“体验”:开辟思维通道洞察人物心理

语文教学对语言的关注,需要以理解大意、了解内容为基础,这是基础性阶段的阅读。但有些作者不会直接将情感和意蕴呈现在文本的语言文字符号中,而是巧妙地隐藏在遣词行文之中,即便对小古文中每一个文字进行解释,也无法洞察出真实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语感,还原文本描绘的场景,探寻无法“解释”出来的内容。

如《杨氏之子》中作者为什么要在“孔雀是夫子家禽”前加“未闻”二字呢?这既有体现其教养良好的原因,也与当时和谐的场景和氛围相关。事实上,孔君平的一句“此是君家果”,不是对幼童的戏耍与捉弄,而是一句善意的玩笑。这一点文本是没有直接交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乃唤儿出”,联系上文中的“诣其父”对文本中的未尽之言进行推理:孔君平在拜访未果后,并没有直接打道回府,而是喊出了只有九岁的杨氏之子,可以看出当时历史时期对家庭教育以及儿+4g58yGCbBHwhdf+UDJHZQa2pYjuHA9IdCzu66lXXvQ=童的充分关注。此时,教师可以重点聚焦“乃”字,让学生感受这个顺接性词语,充分认识到孔君平几乎不做任何思考,就直接“唤儿出”,更能体现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为自觉。至此,教师不妨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交流:“家长如果不在,他们的朋友来到家中一般会怎样做?”学生都极有共鸣,纷纷表示这些成人基本不会与单独在家的孩子多说话,并不会像孔君平一样,他们要么直接离开,要么就是非常冷漠地等待。借助生活体验的反衬,结合原本“诣其父”的尊敬,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这一组对话,绝不是充满火药味的唇枪舌剑,杨氏之子的回应也绝非小肚鸡肠的眦睚必报,而是一次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平等对话,甚至是一场忘年的文字游戏。

当然,这些不易觉察的内涵和情缘,学生只能从小古文的字里行间品味出来,而且处于相对模糊的感觉层面。因此,教师可以相机组织一次角色体验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角色朗读课文,以鲜活的语气与角色对话,并增加一些前缀性语言。如孔君平:“哦?果有杨梅啊,也难怪,毕竟此是君家果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综合展现人物的动作、神态,也可以融入人物的内心独白,将小古文营造出来的和谐、友好的氛围释放出来。

面对孔君平的善意、友好,甚至是当下难得的对儿童的尊重,杨氏之子的“未闻”二字,几乎是本能驱使,却显得特别有力量。这些内容,作者并没有通过语言文字直接表达出来,教师要在充分激活学生认知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深度的品味去体悟。

三、从“据本”到“拓展”,借助背景资料体悟传统文化

2022年版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教师不宜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信息概念,以生硬灌输和机械告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以浸润的方式自然习得、巧妙获取。

如,故事中孔君平为什么会对杨氏之子开这样的玩笑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关注的焦点从杨氏之子转移到孔君平身上来。他开的这个玩笑,既机智又极富文化底蕴,展现了他对汉字谐音敏锐的洞察力和运用能力,呼应了单元语文要素中的“幽默与智慧”。查阅资料可知,这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游戏,在晋朝非常流行,是晋朝士族阶层间的交往方式和文化氛围的浓缩与折射。在那个时代,人们常常通过言谈举止来展示自己的才情和机智。教师不妨出示相关资料,作为深度解读文本的补充,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大人与我们开玩笑,杨氏之子的言行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我们可以从人物身上学习哪些有价值的内容?”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展开探究时,教师可从小古文具体的文字入手。如,重新解读“应声答曰”:故事中的杨氏之子在面对孔君平对自己开的玩笑时,并没有感到惶恐或自卑,而是机智、从容地面对。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种从容不迫、机智应对的态度,习得中华民族“智者不惑”的传统文化;比如“孔雀是夫子家禽”,是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的雅致游戏,积极运用文化的方式回应文化的玩笑。杨氏之子虽然才九岁,但在这种雅致文化的长期浸润下,他已经认识到气急败坏就是一种失态,幽默且不失礼貌的回应方式,才能展现中华民族谦和的态度和良好教养。再比如“未闻”二字,既然是一种文化交往,甚至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化习俗,学生就可以进行不同的解读,“未闻”二字不仅展现了杨氏之子的智慧和有礼,更将其在当时环境熏陶下的儒子形象跃然纸上。

文化使然,“未闻”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这种回应方式不仅展示了个人在应对复杂情境时的智慧和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和借鉴这种回应艺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个人修养和交往能力。

2022年版课标的素养导向需要与具体文本的特点展开对接,找准彼此交融点,通过层级性的学习任务,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