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审美教学摭谈

2024-12-18张卓恒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1期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涵养高雅情趣,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古诗词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描绘了数不尽的美好情景,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健康积极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借鉴古人的审美观点,对美形成清晰的认知和深层次的感悟,推动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二年级上册编入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无论是壮美的画面还是豁达的情怀,都会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愉悦之情,产生巨大的美感。笔者以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古诗词审美教学的三个策略。

一、诵读引路,领略音韵美

学习古诗,关键在于诵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逐渐熟悉诗歌的节奏,在抑扬顿挫中品味诗句的韵律,进而深入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低年级学生由于对古诗的了解还不够多,教师应该进行示范辅导,为学生搭建诵读支架,引导学生从朗读中领略诗歌的音韵美。

《登鹳雀楼》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化名楼”。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修缮一新的鹳雀楼图片,让学生练说这座楼的名字,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读准诗题的停顿节奏了。接着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尝试用“/”给四个诗句划分节奏,读一读,掌握整首诗的停顿。在学生熟读以后,教师再做示范,第一次先把每一个诗句的最后三个字读得短促有力,第二次再读得拉长一些,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读法有什么不同的朗读效果。学生听后,发现字音读得长短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三个字的读音拉长以后读成“依——山——尽——”,就很容易让人想象出太阳像一个撒娇的孩子一样,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久久舍不得离去,读成“入——海——流——”能使人仿佛看到黄河水奔涌不息,朝着大海的方向流去;读成“千——里——目——”则会表达出想要看到更远地方的迫切心情,读成“一 ——层——楼——”则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在对比中,学生总结出朗读经验:把最后三个字的字音拉长以后,能读出诗意的悠远绵长,而读得短促就体会不到这种韵味了。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呢?由于没有影像资料的记录,已经无从知晓古人读诗的情景,但是我国许多音乐家给古诗谱了曲,把古诗给唱了出来。课堂上可以播放谷建芬作曲的古诗吟唱《登鹳雀楼》,当天籁童声萦绕在课堂的时候,学生被这美妙的旋律吸引住了,感受到了古诗的美好意境,忍不住都随着曲调轻声哼唱起来。

多种形式的朗诵非常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当他们发现古诗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拉长音调读,还可以美美地唱起来,内心就会对古诗产生好感,进而主动地反复吟唱古诗,体会其中的音韵之美。

二、展开想象,欣赏画面美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古诗通过文字向我们展现了许多美好的场景,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将图片与诗句关联起来,站在诗人的角度,想象诗人看到的景色,欣赏古诗中描摹的画面美。

“楼”这种高层建筑,在古代可不是普通民宅,而是城防系统的一部分,如城楼、角楼、箭楼等;或是统一报时之所,如钟楼、鼓楼;或是登高赏景的佳处,如鹳雀楼。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高度有70多米,气势恢宏。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鹳雀楼的近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屋檐四角的形状,明白中国古建筑之所以把屋檐四角设计成翘起来的形状,一是为增加采光性能和排水功能,二是为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建筑物显得更加美观。再向学生出示远景图,让学生说说对鹳雀楼的总体印象,表达对鹳雀楼的喜爱之情。然后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登上黄河边那座高高的土山,眺望远处,会看到哪些美景。教师先出示一幅太阳落山的图画,让学生说出太阳和山的位置,说说太阳的颜色是怎样的。有学生质疑:“快要落山的太阳都是红彤彤的,只有夏天中午的太阳才是明晃晃的白色,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诗人为什么要把‘红日’写成‘白日’?”二年级学生从字面意思上把“白日”片面理解成“白色的太阳”,其实这里的“白”并不表示颜色,“白日”就是指太阳。在解决学生的疑问之后,师生共同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宁静美。再出示黄河水奔涌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诗人把目光下移以后看到的场景。有学生又提出质疑:“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黄河流入大海吗?怎么区分黄河水和海水呢?”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可以出示地图,向学生介绍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份以及最后注入的海口,知道诗人站在山西省的鹳雀楼上,肯定看不到黄河水流入山东渤海的情景,这也说明ad4dx2fiyFOi71c5HumbWg==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不是只描述看到的情景,而且展开了联想,从黄河水滚滚东流的状态联想到它一直流入大海的情景。因为黄河水和海水的成分、流动的速度不同,所以黄河水和海水交汇在一起会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继续想象:“如果你站在鹳雀楼上,还能看到什么风景?比如远处的山上长着深绿、浅绿等颜色不一的树木,黄河上面有几艘大帆船正在扬帆航行,天空中还有一些鸟儿在振翅飞翔。”在大胆想象以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读了这首诗以后想象到的情景,欣赏美的风景。

古诗中的文字是静止的,但是让学生化身为诗人以后,在看看、说说、想想中领略古建筑的外在美、远景的静态美和近景的动态美,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获得美的体验。

三、理解诗意,体察哲理美

很多古诗经过上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犹如闪耀的珍珠镶嵌在文化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成为阅读的经典之作。有些诗句看上去朴实无华,但是细细品味,却能悟出其中蕴含的深远哲理。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应带着学生在理解诗意中体察古诗蕴含的哲理美。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语言极其浅显,就像平常说话一样直白,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都知道登上的楼层越高,视野就越开阔,看到的风景就越多。如果不加以指点,学生肯定想不到最后两句诗竟然会成为千古名句。事实上,由于鹳雀楼所处的地理位置绝佳,引来无数诗人前来观景赋诗。如果把鹳雀楼诗歌当作一场擂台赛,那么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就会力压群芳,拔得头筹,成为“千年擂主”。这首诗的前两句有山、有水、有太阳,只用十个字就把天地壮阔之场景毫不费力地铺展在读者面前,咫尺万里,气势恢宏,让人叹服。正当大家欣赏美景时,诗人更进一步道出自己的愿望:想要看到更多、更远、更美的地方,就得再登得高一点。最后两句诗一下子打开了普通认知的格局,蕴含着做人应该高瞻远瞩,不断进取向上的哲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王之涣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但是学生为什么体察不到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的背景不同。据史料记载,王之涣三十多岁时被人诬陷,做官被贬,郁闷不已,只好四处游览。当他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眼前壮阔的景象,心胸一下子变得豁达起来,脱口而出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正是他当时思想的真实写照。而现在的学生生活,登高望远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很难体会到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因此,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来看他们看不到的地方,透过老师的情绪来感受他们未觉察的道理。

鉴于低年级学生的领悟能力还不够强,教师应“弯下腰”,从学生的视角去研究古诗,带着学生深入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意,用心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体察出其独有的哲理美。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都是诗人独特人生经历的写照,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低吟浅唱。诵读古诗能让人领略到音韵美,展开想象能让人欣赏到画面美,理解诗意能让人体察到哲理美。依托古诗教学,我们能从古诗中挖掘出更多的美育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