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节庆生活的“民俗性”解读
2024-12-18王君
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教育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被选入教材,解读《北京的春节》的“民俗性”,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舍的京味小说与《北京的春节》
1.老舍与京味小说
舒乙在《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一文中提出“北京味儿”的核心: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描写北京城及其居民的生活、遭遇、命运和希望。赵园创作的《北京:城与人》,进一步深化了“京味儿”的概念,认为它源于人与城市之间的特有精神联系,反映了人们对于文化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最终,《京味小说八家》中的编者定义了“京味作品”的三个标准: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写出北京的风土人情;表现北京人因历史、文化传统积淀而形成的精神、气质和性格。这些定义和讨论共同铸就了“京味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使其成为研究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舍是写京味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展示了北京的文化景观和市民生活。老舍的京味小说深入探讨了北京的礼俗文化,通过对北京文化深层次的反思,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价值冲突的关注,他的作品不仅是对北京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2.《北京的春节》概述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详细记录北京春节习俗的风俗志,由老舍在1951年创作,现被编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说以时间为经线,从腊八到正月十五,逐一描绘了北京人在这一时间段内的各种节日活动和习俗。文中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从准备节日食物如腊八粥和腊八蒜,到购买年货、放爆竹、贴春联、吃团圆饭、参加庙会等一系列传统活动,展现了春节期间北京的隆重与热闹。老舍通过这篇作品,传达了新社会的气息与旧社会的传统如何融合,以及新时代带给人们生活的积极变化。
二、《北京的春节》节庆生活的“民俗性”书写
1.于节点转换中点出“京韵十足”
《北京的春节》巧妙地以时间为线索,在时间节点上详略得当地描绘了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北京地区特有的春节习俗,从而点出“京韵”。而这样的以时间为经线的叙述方式反映了传统节庆活动在社会文化中的固定模式和变化节奏。文章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开始写起,逐渐过渡到小年、除夕、新年直至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伴随着特定的风俗活动,如熬粥、贴对联、放鞭炮、守岁以及赏花灯等(见下页表1),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北京人对春节传统的尊重与传承。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作者成功地复现了一个完整的节庆周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节日氛围的逐渐累积与高潮迭起,显现出北京春节庆典的独特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描述语言的方言口语化
叶圣陶先生称赞老舍的语言“是从纯粹的口头语言出发,再进一步,在气势与声音上,在表现意思是否正确显明上费心血,使文章不仅是口头语言而且是精粹的口头语言,这就成为他的风格”。在《北京的春节》中,作者通过使用北京方言和地方特有的表达方式,为文本增添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感。方言词汇的运用,如“杂拌儿”“走马灯”等,突显了北京文化的独特性,使得节庆习俗更加鲜明和具体。作者在语言中融入了幽默感和形象性,如将“腊八粥”描述为“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样的幽默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还体现了北京人对食物的热爱及对节日的重视。
3.北京民俗与现代性的交融
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先生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勾勒了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变革之间的对比,生动展现了节庆生活的民俗性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化。例如,传统中的腊八粥原本具有祭祖祭神的意义,而现代则转化为庆祝丰收和对生活的热爱,象征着从封建迷信到现代文明的进步。同样,老舍描述了祭灶的变迁,从用糖果粘住灶王爷的嘴防止其上天告密,到现代仅作为享受美食的习惯,反映了社会对传统迷信的淡化和对日常生活的世俗化。
三、《北京的春节》节庆生活的“民俗性”特征
1.市井生活的日常化呈现
在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节庆生活的“民俗性”书写是深深“接地气”的,表现在对北京春节习俗的平民化、生动化描绘上。作者没有选择描写令人瞩目的盛大活动或显赫人物,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普通百姓家庭的日常中,通过这些细节展示节日的特点与魅力。作者通过对春节期间各种活动的描写,如屋里屋外的打扫、贴春联、贴窗花、制作和吃年夜饭,以及除夕夜的守岁,将传统活动的热闹与家庭的温馨交织在一起。这些活动虽常见却富有意义,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平实无华但充满温度的叙述,呈现了节日中的人性和情感深度。作者在描述春节的民俗时,常用具体的感官细节来增强文本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比如提到过小年时各种各样的糖的香味,以及正月里庙会上各种小吃的色香味,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渲染出节日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这种细致的描写,作者不仅仅让读者看到了节庆的繁华,更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归属感和温暖的人际关系。
2.“社会生态群落”的描摹
作者对春节期间的社会生态群落进行了精心的构建。从街道上的庙会到家庭内部的年夜饭,每一个场景都被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深意。作者通过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加以描绘和考证,成功地将这些平凡的物象赋予了文化层面的意义。例如,他对春节的守岁活动的描述,不仅仅是人们熬夜的行为,更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对新的一年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将简单的活动转化为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仪式。
3.化俗为雅的艺术特点
《北京的春节》节庆生活的“民俗性”特点还在于通过一种细腻而温厚的笔法,将北京地区的日常生活化俗为雅,从而营造出一个温暖的京味世界。作者在描写春节的各种活动时,采用了非常详细和细致的写法,把控细节的同时保持笔法的温和。例如,作者对腊八粥的描写不仅是对食物的描述,更是对这一传统习惯的文化解读。在作者的笔下,这不仅是简单的食物烹饪,而是一个家庭团聚、共同制作的过程,充满了温情和节日的仪式感。通过这样的描述,作者成功地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餐提升为一种具有文化层面意义的活动。作者在描述春节习惯时,往往会引入北京的方言和俗语,使得语言风格既生动又贴切。这种京腔京韵的语言使用,不仅增加了文本的地域特色,也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老北京的风土人情。通过这种“说书”的叙事手段,作者的文章在展现生活的“俗”时,同时也达到了一种审美的“雅”。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