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版课标理念下的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教学探析
2024-12-18孙静
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革命文化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革命文化的教学定位,注重对革命文化作品的研读以及对学生革命文化精神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实现文道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笔者就以本单元为例谈谈2022年版课标理念指引下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资料,缩短认知差距
由于时代差异,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传递的精神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对此,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资料在学生学习中的运用,以缩短学生的认知差距,促进学生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一主题选编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丘少云》五篇课文。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搜集长征故事的资料、绘制长征路线图,在地图上查找“五岭”“乌蒙”“大渡”“岷山”等位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精神感受得更加深刻。《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在“英勇跳崖”部分采用了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在“点”的描写上只是描写了马宝玉一人,对于其他五位壮士的表情、动作方面却没有描述,但是在影片《狼牙山五壮士》中对五位壮士都运用了特写镜头去表现。教学时,教师可以把电影中关于这部分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醒学生仔细观看五位壮士跳崖时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然后带领学生回到文本,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五位壮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与崇高精神。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并阅读关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事迹的书籍、文章。在课堂上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开国大典的意义,缩短学生的认知差距,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灯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一些群体和个人的光辉事迹。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抗美援朝方面的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原本比较陌生的知识感到熟悉,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补充适切的学习资料,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革命文化,传承革命文化。
二、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
2022年版课标指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对革命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
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毛主席诞辰就要到了,在毛主席诞辰到来之际,学校将组织同学们进行毛泽东诗词诵读活动,请大家踊跃参加。”这样的学习情境很容易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作壮士?为什么这五位战士被称为‘壮士’呢?”在这个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阅读探究活动对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的感受会更加深刻。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开国大典的盛况,然后问学生:“开国大典是在哪里举行的?开国大典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请阅读课文,把开国大典的流程和大家说一说。”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目的明确,驱动了学生的深入阅读。教学《灯光》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每一盏灯光下都有一个故事,课文中的郝副营长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时想到了什么?天安门前的灯光、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以后,你想说些什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讲述革命故事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
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创设出可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深入阅读,获得对课文中人物精神的深刻感悟,促进了革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三、读写结合,引导创意表达
2022年版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文学阅读视角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是怎样通过点面结合的形式描写场面的,然后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图片和资料,描绘场面中的环境与人物表现,突显人物形象的方法,再把自己读过的红色书籍中关于某一位英雄人物的故事制作成英雄海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这样的读写任务新颖有趣,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五位壮士与敌人做斗争的情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五位壮士英勇跳崖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影片中用特写镜头塑造五位壮士形象的片段,让学生观察每一位壮士的表情、动作,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促进学生对点面结合表现手法的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中“升国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校每周一升旗时的情形,并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升旗时的情形写一写。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可以让学生对升国旗活动时的庄严有更加深切的感受,同时为本单元习作的完成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发掘教材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迁移点,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促进学生的阅读表达经验内化,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四、文道统一,突显课程价值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实现学科育人、文道统一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或者进行思想感情渗透等活动,突显出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育人价值,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追求。
教学《七律·长征》一课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辨话题:“新时代还需要长征精神吗?新时代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结合诗歌中传递的精神与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脱贫攻坚”“中国北斗”等资料,学生认识到了新时代学习长征精神对于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每一项成就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学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什么,自己想对五位壮士说些什么,这种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教育,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完《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默默无闻、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英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传承奉献精神。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及价值方面的挖掘与渗透,并借此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文化的教育,更好地实现文道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教师还要以2022年版课标理念为指引,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