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评价工具,提高读写互促教学的有效性
2024-12-18黄锦文
2022年版课标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评价改革的一项明确且强有力的举措。“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实现教学、学习和评价之间的紧密结合。这种理念强调目标的一致性、过程的融合性和结果的关联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要求教师在走进课堂时清晰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知道为什么教和如何评,评价不再是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与教学紧密结合,使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评什么、怎么评体现高度的一致性,让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和服务于目标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结,与学生学习过程良性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手段多样,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评价工具是教师用来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并对学生学习作出评价的用具,如检查表、思维导图和量规等。在读写互促教学中,借助评价工具,是指导、促进和评改学生习作的有效策略。在读写互促教学中,比较常用或使用得比较多的评价工具是评价量规。所谓量规,祝智庭教授将它定义为“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量规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量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用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他各种评价工具可由量规生成;借助量规在学习项目中进行自评和互评;量规使教学更加高效。
一、利用评价工具,指导学生的写
在读写互促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写,策略很多,方法也很多,在“教—学—评”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通过设计有效的评价量规,借助评价量规的评价细则,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
《稚子弄冰》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借助具体的生活场景,写童趣,抒童真。本诗描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的生活,抒发了其中浓浓的情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习作方面的语文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引导学生写清楚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经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在创设的诗歌情境中体验文学创意表达的乐趣,提升文学审美品位,结合本诗的特点,教师可确定“读写互促”的训练点为:抓住本诗的重要元素和主题,创意编写本诗,表现童真童趣。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读写环节:出示重编的古诗《寻隐者不遇》,让学生体会古诗重编的不变与变化,学习提取一些重要的诗词语言、元素,加上创意。出示重编的古诗《小儿垂钓》,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古诗的重要元素,顺着这些元素选择一个角度,突出一种创意、一个主题。带领全班学生再读《稚子弄冰》,分析古诗中的可变和不可变,哪些是重要元素,有哪些创意。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古今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独有的魅力,用文学创意表达的形式再现古诗情形,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充满激情与期待。古诗重编,是对经典诗歌的创造性转化。重要元素的把握,主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调动综合信息资源、多样人生经验参与理解和表达。
在这个基础上,出示练写要求:
试着用这种方法,重编《稚子弄冰》,注意创意表达。
练写提示:
不变:早晨,把冰从金属盆里取出来;开心地玩耍;冰掉下来了;
变化:稚子的心理活动等;
创意:怎么就掉下来了呢?这能怪我吗?
为了有效地指引学生的写,教师在写前出示提前设计好的评价量规,并以星星作为等级。
★:能写出古诗中人物的童真、童趣,再现诗中情境,语句通顺;
★★:能提取古诗中的元素和情境,从一个新的角度,写出人物的童真、童趣,有一定创意;
★★★:能从新颖的角度写出别致的新诗,体现人物的童真、童趣。突出古诗中的元素和情境,对古诗进行创意表达,使诗歌具有新的意境和趣味。
学生在练笔前,教师借助量规,对学生的练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创意改编古诗的要求:一要写出“新颖”;二要体现“童趣”;三要突出“创意”。
二、利用评价工具,促进学生的写
评价量规的设计,除了可以在动笔写之前对学生的写起指导作用,还可以在初写之后让学生对照量规的细则进行自评,自我对照、自我判断、自我完善,对初写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写。
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立足语言文字而教,通过让学生画出能表现人物之痛的语言进行分析、理解、感受,在分析、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主席的“失子之痛”和“抉择之痛”,然后,引领学生发现文本写作的秘妙,领悟写人之法。在领悟写人之法后,便让学生进行随文练写,表达痛苦。根据语文学习规律,语文学习输入很重要,输出更为重要,所以,随文练写,那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到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只有多加练习,才会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出示“这一刻,我悲痛万分……”的情境提示,让学生自由练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手法,对悲痛万分进行具体的描写。
学生根据要求随文练写,教师对学生初写的情况巡视了解后,对练写要求进行了两方面的补充:其一,创设了一个人物悲痛欲绝的情境,比如亲人离世、生病痛苦或受伤之痛等,唤起学生感同身受或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搭建学生写作练笔与真实生活的桥梁;其二,根据学生初写的情况,出示评价标准,也就是评价量规,让学生对照评价量规进行修改完善,让写作有据可依,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有规可依。评价量规如下:
★:能用一种描写人物痛苦的方法;
★★:能用两种或多种描写人物痛苦的方法;
★★★:能用两种或多种描写人物痛苦的方法,并进行细节描写,感情真挚,具有感染力。
如此,学生的随文练笔便有了支架,教师的评价也有了依据。评价量规的设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写。
三、善用评价量规,导评学生的写
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你,真好”的习作教学课例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课前预写。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写的情况,明确写作重点:“怎样写才能让那人、那事、那场景浮现在眼前?”正当学生处于困惑之际,教师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助车夫”的片段(略),读写结合,让学生跟着课文学写作,发现写好场景的秘妙。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学生发现写好场景的方法:写出画面、刻画细节、环境烘托。此时,教师出示本次习作的评价量表(见表1):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量表,运用刚才所学的写好场景的方法修改所写的事例进行二次写作,对照量表丰富修改完善习作内容。学生在教师精准到位的指导下,实现了习作能力的提升。整节课设计巧妙,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独具匠心却又不着痕迹。
善用评价工具,是提高读写互促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评价工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从而更好地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评价工具,提高读写互促教学的有效性。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统编教材小学高年级‘读写互促’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QW2021JXW003)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都会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