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数学新高考Ⅰ卷第13题的探究
2024-11-11花海平
涉及曲线的切线问题,是导数的几何意义与平面解析几何等相关知识的融合,契合高考命题“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的理念,是高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重点与热点问题.特别是涉及两条及以上曲线(主查两条曲线)的公切线问题,新颖度高,创新性强,背景简单易懂,形式复杂多变,求解形式多样,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四基”以及突出学生的“四能”等,凸显试题的选拔性与区分度,倍受各方关注.
1 真题呈现
高考真题若曲线y=ex+x在点(0,1)处的切线也是曲线y=ln(x+1)+a的切线,则a=.
此题以两条不同的曲线为问题场景,其中一条曲线对应确定的函数,另一条曲线对应含参的函数,借助过确定函数上切点的切线为公切线设问,合理创设应用情境与条件,进而确定对应的参数值.
此类涉及公切线的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问题,可以利用常规思维方式,直接从导数的运算、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切线方程等来切入与应用,实现问题的突破与求解;也可以从放缩法思维、特殊思维、极端思维等方式切入,以放缩法的变化、特殊值的确定或极端值的应用来分析,得以简捷求解与创新应用.
2 真题破解
2.1 直接思维
解法1:直接法1.
依题,由曲线y=ex+x,求导可得y′=ex+1,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e0+1=2,此时对应的切线方程为y=2x+1.
而由曲线y=ln(x+1)+a,求导可得y′=1x+1.设曲线y=ln(x+1)+a上的切点为B(x0,ln(x0+1)+a),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曲线在点B处的切线的斜率k=1x0+1,此时对应的切线方程为y-[ln(x0+1)+a]=1x0+1(x-x0),即y=1x0+1x-x0x0+1+ln(x0+1)+a.
结合题设条件,可得1x0+1=2,-x0x0+1+ln(x0+1)+a=1.
解得x0=-12,a=ln 2.
故填答案:ln 2.
解法2:直接法2.
依题,由曲线y=ex+x,求导可得y′=ex+1,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e0+1=2.
而由曲线y=ln(x+1)+a,求导可得y′=1x+1,设曲线y=ln(x+1)+a上的切点为B(x0,ln(x0+1)+a),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曲线在点B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1x0+1=2,解得x0=-12,此时切点为-12,a-ln 2.
又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有k=a-ln 2-1-12-0=2,解得a=ln 2.
解法3:直接法3.
依题,由曲线y=ex+x,求导可得y′=ex+1,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e0+1=2,此时对应的切线方程为y=2x+1.
而由曲线y=ln(x+1)+a,求导可得y′=1x+1,设曲线y=ln(x+1)+a上的切点为B(x0,ln(x0+1)+a),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曲线在点B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1x0+1=2,解得x0=-12.
又由于2x0+1=ln(x0+1)+a,将x0=-12代入,整理可得a=ln 2.
故填答案:ln 2.
点评:在解决一些涉及定切线而不定切点的公切线问题时,往往要结合问题实际,合理设出对应的切点,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直线的方程等来直接分析与求解,实现问题的切入与应用.直接法也是解决此类多曲线的公切线综合应用问题比较常用的一种“通性通法”,吻合思维过程,数学运算量往往比较大.当然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直接法的不同视角,也为问题的具体解析创造了不同的方式与方法.
2.2 放缩思维
解法4:放缩法.
(1)若曲线y=ex+x和曲线y=ln(x+1)+a相切于同一点(0,1)处,此时有ln(0+1)+a=1,解得a=1.
而由曲线y=ex+x,求导可得y′=ex+1;由曲线y=ln(x+1)+a,求导可得y′=1x+1.
此时e0+1=2≠1=10+1,不符合题意,可知公切线与两条曲线相切于不同点.
(2)结合切线不等式有ex+x≥x+1+x=2x+1,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
而由曲线y=ex+x,求导可得y′=ex+1,y″=ex>0,则知函数y=ex+x为凹函数.
又曲线y=ln(x+1)+a,求导可得y′=1x+1,y″=-1(x+1)2<0,则知函数y=ln(x+1)+a为凸函数.
数形结合可知,公切线在凹函数y=ex+x的下面部分,在凸函数y=ln(x+1)+a的上面部分.
而结合切线不等式有x≥ln(x+1),则有2x+1≥ln(2x+1+1)=ln(2x+2)=ln(x+1)+ln 2,当且仅当2x+1=0,即x=-12时等号成立,此时a=ln 2.
综上分析,可知a=ln 2.
点评:依托多曲线所对应的公切线的切点是否相同加以分类讨论,为问题的切入与展开创造条件.而对于涉及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的问题,抓住切线不等式进行合理的放缩处理,可以大致确定公切线的位置与变化情况,也给问题的创新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利用放缩法处理,更加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相对来说数学运算量较少.
3 变式拓展
变式1若两个函数f(x)=ln x+a和g(x)=bex(a,b∈R)存在过点2,12的公切线,设切点坐标分别为(x1,f(x1)),(x2,g(x2)),则(x1+2x2)\5[f(x1)+2g(x2)]=.
解析:依题可得f′(x)=1x,设切点坐标为(x1,ln x1+a),则切线斜率为1x1,对应的切线方程为y-(ln x1+a)=1x1(x-x1),将点2,12代入上式,可得ln x1+a=32-2x1,即f(x1)=32-2x1.
又g′(x)=bex,设切点坐标为(x2,bex2),则切线斜率为bex2,对应的切线方程为y-bex2=bex2(x-x2),将点2,12代入上式,可以得到bex2=12(3-x2),即g(x2)=12(3-x2).
又因为1x1=bex2=12(3-x2),可得x1=2(3-x2),即x1+2x2=6.
而f(x1)+2g(x2)=32-2x1+2bex2=32-2x1+2x1=32,所以(x1+2x2)\5[f(x1)+2g(x2)]=6×32=9.
变式2若函数f(x)=aln x与g(x)=x2的图象存在公切线,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设与函数f(x)=aln x相切的切点为(m,aln m),m>0,由f′(x)=ax,可得切线的斜率为f′(m)=am,a≠0,则切线的方程为y-aln m=am\5(x-m),即y=amx-a+aln m.
又切线y=amx-a+aln m与g(x)=x2也相切,则方程x2-amx+a-aln 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可得Δ=a2m2-4(a-aln m)=0,分离参数有a=4m2(1-ln m),m>0.
设函数h(m)=4m2(1-ln m),m>0,则h′(m)=4[2m(1-ln m)-m]=4m(1-2ln m).由h′(m)=0解得m=e.当0<m<e时,h′(m)>0,函数h(m)单调递增;当m>e时,h′(m)<0,函数h(m)单调递减.所以可得m=e时,h(m)取得极大值2e,且为最大值,故a≤2e.
4 教学启示
4.1 归纳技巧方法
涉及多条曲线(主要是两条曲线)的公切线问题,其核心就是相应的切点坐标,合理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点处的导数就是对应切线的斜率;而对于多条曲线的公切线问题,应根据对应函数的图象在切点处的斜率相等,同时满足切点既在切线上又在相应的曲线上,合理联立有关切点的横坐标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或恒等变形等来分析与求解.
4.2 提升变式效应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可以适时地将一些典型问题,特别是高考真题等进行深入变形与拓展,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实现“一题多得”.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创新应用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