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探究抛物线性质“y1y2=-p2”的专题讨论课

2024-11-11徐红梅王丽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4年11期

专题讨论课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某个教学内容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自学,再进行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在某些章节内容上完后,可以适当地开展专题讨论课.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开阔眼界和思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1 专题讨论课的步骤

专题讨论课的开展一般包含以下四步:

(1)教师事先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或难点,和学生共同商定研究主题,并在组长的带领下提前进行自学和小组研究;

(2)小组确定组员在课堂上分享各小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

(3)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必要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细致讲解和归纳;

(4)课程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提升,并适当给予评价和褒奖.

2 专题讨论课案例

在学抛物线性质的过程中,学生对抛物线的性质“y1y2=-p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老师组织一节课开展专题学习,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开展了一次专题讨论活动.

2.1 问题的提出

课前,针对这个性质,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

(1)要证明y1y2=-p2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分别怎样证明?

(2)此性质还可以做哪些引申推广?能否根据这一性质得到一些新的结论?

(3)由此性质推广出的结论可解决哪些题型?

2.2 性质证明的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1),大家共同探讨,得到证明思路如下:

三组A同学:“由“y1y2=-p2”,联想到韦达定理中的两根之积,从而形成解题方向一.

四组B同学:“对于抛物线的焦点弦,常规解决方法是利用抛物线定义进行转化,形成解题方向二”.

见学生沉默下来,笔者决定适当引导一下:“同学们,直线过焦点,事实上就是直线和抛物线的两个交点与焦点三点共线,从三点共线的角度又可以形成怎样的证明方向呢?”

一组C同学积极发表了意见:“老师,可以利用直线方程和直线斜率公式解决.”笔者及时给予肯定:“C同学思维很活跃,还有同学有其他的想法吗?”

学生想了一会儿,六组D同学补充发言说:“老师,我觉得还可以利用共线向量解决以及定比分点公式解决.”

学生的证明思路越来越广,于是笔者留了十分钟让小组进行讨论,并让几位学生将他们的证明过程投屏.

证法1:利用韦达定理.

当过焦点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p2,代入y2=2px得y=±p,故y1y2=-p2成立.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p2(k≠0),则x=yk+p2,代入抛物线方程y2=2px并整理得y2-2pyk-p2=0,由韦达定理知y1y2=-p2.得证.

证法2:利用抛物线定义.

记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P1,P2,并设P1y212p,y1,P2y222p,y2.过点P1,P2分别作准线的垂线P1P′1,P2P′2,P′1,P′2

为垂足.由抛物线定义知|P1P2|=|FP1|+|FP2|=|P1P′1|+|P2P′2|,即

y212p-y222p2+(y1-y2)2=y21+y222p+p,

两边平方整理得(y1y2+p2)2=0,所以y1y2=-p2.

证法3:利用斜率公式.

记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P1,P2,并设P1y212p,y1,P2y222p,y2.

当过焦点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p2,代入y2=2px得y=±p,故y1y2=-p2成立.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

k=y1-y2y212p-y222p=y1y212p-p2,

整理得y1y2=-p2.

证法4:利用三点共线.

由两点式可得焦点弦P1P2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y212p-y222p(y-y1)=(y1-y2)x-y212p,

而焦点Fp2,0在直线上,则有

y212p-y222p(0-y1)=(y1-y2)p2-y212p.

整理,得y1y2=-p2.

证法5:利用共线向量(略).

证法6:利用定比分点(略).

笔者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创造,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2.3 性质结论的引申

学生发现一个小小的性质可以有如此多的证明方法特别激动,但不能让学生因为暂时的收获兴奋不已而阻挡思维的脚步,教师作为引领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同学们,抛物线的这一性质是否可以推广和引申呢?”就像刚爬上山顶又遇到一座更美丽、更高的山峰,学生的斗志又被激发出来了.师生共同研究,学生总结了如下新的结论:

结论1若一条直线过抛物线y2=2px(p>0)

的焦点且与其交于不同的两点(x1,y1),(x2,y2),则x1x2=p24,y1y2=-p2.

结论2若一条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的两交点坐标为(x1,y2),(x2,y2),且x1x2=p24(或y1y2=-p2),则该直线必过抛物线的焦点.

结论3若抛物线y2=2px(p>0)上有两个点分别为A(x1,y1),B(x2,y2),且直线AB与x轴交于M(x0,0),则y1y2=-2px0,x1x2=x20.

结论4若一条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x1,y1),B(x2,y2)两点,且y1y2=-2px0(或x1x2=x20),则该直线必过点(x0,0).

2.4 性质结论的应用

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加以引导:“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探究,这种研究精神太可贵了!给你们点赞!我们进一步探究一下,用你们总结的结论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一听,兴致更高了,有的翻书,有的查资料,有的讨论,热火朝天!

过了大概七八分钟,六组的E同学勇敢地走上了讲台,展示了她设置的题目和她的解答过程.

应用1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设直线OP交准线于点M.

求证: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证明:设P,Q的坐标分别为y212p,y1,y222p,y2,则

OP所在直线方程为y=2py1x.

令x=-p2,得yM=-p2y1.

又y1y2=-p2,则y2=-p2y1,所以

y2=yM.

故直线MQ平行于x轴,即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笔者忍不住感叹:“哇,E同学真是一个细致又乐于思考的好同学,不仅对课本的例题了如指掌,而且可以另辟蹊径找到不同的解法,分析得非常到位!”笔者这一顿夸奖,使得学生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争先恐后地要上台展示.

五组的范同学冲上讲台,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

应用2已知点A(-1,0),B(1,-1),抛物线C:y2=4x,过点A的动直线l交抛物线C于M,P两点,求OM·OP的值.

解:设M(x1,y1),P(x2,y2),因为M,P,A三点共线,所以

由结论(3)得x1x2=x2A=1,

y1y2=-2pxA=-2×2×(-1)=4.

所以OM·OP=x1x2+y1y2=5.

这位范同学有点小聪明但是学习持久力不强,刚好借此机会把他狠狠夸了一顿.笔者带头鼓起了掌:“小范老师设置的题目太好了,用了推导的新结论,长此以往,怕是要坐上为师的宝座了!”同学们哄堂大笑,使劲儿鼓起了掌!范同学虽然脸红了,但是腰挺得更直了!

眼看快下课了,笔者说:“还有最后一个机会给你们!”说时迟那时快,沈同学已经把她的劳动成果投屏到黑板上.

应用3已知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若OA·OB=2,求△ABO和△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解:设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x0,0)(x0>0),A(x1,y1),B(x2,y2),y2<0<y1.

由结论(3)得x1x2=x20,y1y2=-2px0=-x0.

所以OA·OB=x1x2+y1y2=x20-x0=2,解得

x0=2或x0=-1(舍),

则y2=-2y1.

因为S△ABO=12x0(y1-y2)=y1+2y1,

S△AFO=12|OF|y1=18y1,所以

S△ABO+S△AFO=98y1+2y1≥298y1×2y1=3,

当且仅当98y1=2y1,即y1=43时取等号.

所以△ABO和△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3.

笔者忍不住夸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沈同学设置了如此典型的例题,不仅用到我们得到的结论,还利用了重要不等式求最值!”学生都向她投去了佩服的目光,这是前进过程中最大的动力.此时已快下课,笔者带领学生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本次活动课,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

3 课后思考

通过本次专题讨论课,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解决了新问题,深刻体会到创造的喜悦,富有新意,也是创新意识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性格了如指掌,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哪怕是有些夸张的赞美,也能增强勇于表现的学生的自信心,其他学生看到台上学生的优异表现,表现欲望也更强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探索钻研的精神,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保持极大的持续的热情,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