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探索职业教育的角色
2024-09-30王梅梅高永昌
摘要:继续教育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深入探讨了继续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应对社会变革、促进个人职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角色定位,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技能更新、缩小教育差距、提升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平等、支持经济转型、增强社会包容性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发现了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分配不均、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学习者参与度不足等困难和挑战,提出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和教育主体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切实加强继续教育时代化和适切性。对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和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建议;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11-0007-06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跨越,中国青年职业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自主化,不再只青睐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青年就业的主要渠道[1]。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教育作为一个关键的学习和发展工具,对于青年人适应社会变化、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技术革新的驱动下,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模式和趋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工业生产到服务经济、从传统零售到电子商务、从城市到乡镇,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变革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对劳动市场的需求、工作性质以及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个人要想保持竞争力和相关性,不断适应新的职业和技术要求,终身学习是一个重要手段和突破口。
2.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为数以亿计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学历补偿、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为数千万从业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了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2],仅2021年,参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就达到了1 706.55万人,并有625.78万人次报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继续教育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和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3]。
(二)研究目的
旨在探讨继续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角色、挑战与机遇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深入分析继续教育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劳动市场需求、促进社会包容性以及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试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以增强继续教育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一是理解继续教育的当前状态,评估继续教育系统的现状,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政策支持及其面临的挑战;二是探索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挖掘职业教育在帮助个人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包容性,并支持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三是评估继续教育的影响,量化继续教育对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社会包容性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四是提出优化策略,基于研究发现,有针对性地提出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概述
采用混合研究法,即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全面探讨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量研究部分将通过问卷调查和现有数据分析,收集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统计信息;定性研究部分则通过案例研究,深入理解继续教育的实施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策略。定量和定性混合研究法不仅可以提供广泛的数据支持,还能够深入揭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建议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时,特别是在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念时,我们将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动因及其对教育系统,尤其是继续教育的影响。
(一)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
1.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具体形式或发展形式[4]。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念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发展规律或发展模式的界定。
社会经济形态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研究社会经济过程而确立的重要概念,其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总是把人放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来考察,他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人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和承担者。人的发展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2.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扩展等,都能引发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的过渡,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和个人职业生涯路径。
技术进步。技术革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还影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在助推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档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从业人员的新要求、新期待,凸显了继续教育在技能更新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二)继续教育的理论框架
1.继续教育的内涵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观念的具体实践方式,是终身教育的前提与实践阵地,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已经将继续教育作为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措施[5]。
继续教育的理论框架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和包容性,认为每个人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无论其年龄、职业背景或之前的教育经历如何。通过继续教育,个人不仅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还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谐,因此继续教育成为推动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机制。
2.成人教育理论
成人教育理论是指在结合成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训学习理论,以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学习欲望和系统为基础而总结的专门指导针对成人培训的教育理论。成人教育的实践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研究将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时代发展的特色,其研究的领域、问题将会根据发展需求的变化、时代的更新而随时调整[6]。
成人学习的特点如下:
·自我导向性:成人学习者倾向于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利用经验:成人带着丰富的个人和职业经验进入学习环境。
·学习的即时性和实用性:成人学习者更关注学习内容的即时性和实用性。
·内在动机:成人的学习动机往往来自内在,如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自我满足等,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奖励或压力。
(三) 职业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地位
1. 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7]。职业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提供动力,还帮助缩小技能差距,促进就业和社会包容性。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
·实用性和应用性:职业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应用,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旨在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
·灵活性和多样性: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和培训形式,包括全日制教育、在职培训、远程教育和短期课程等,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生活安排。
·与产业密切相关: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紧密相关。教育内容必须实时更新,符合市场需求。
2.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8]。职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反映,也是满足这些需求的关键途径。
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技能更新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和技术环境下,职业教育在促进技能更新与就业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技能升级不仅对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劳动市场对技能的需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劳动力不断更新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和就业机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也促使从事传统行业的劳动者需要通过技能升级来转移到新兴行业。
(二)缩小教育差距
职业教育通过为广大群体,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少数族裔、女性以及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群提供易于接触和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这对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消解职普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有重大作用,有效地缩小了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职教课程往往注重实践和技能培训,更符合这些群体提升自身能力和就业技能的需求。职业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经济和社会障碍,增加了他们参与更高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机会。
(三)增加就业机会
职业教育通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提供的技能培训直接对应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这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职业路径,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可能性。职业教育既增加了边缘化群体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融合。通过提供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实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为个人提供了通往成功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途径,为建设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会贡献了力量。
(四)促进就业平等
职业教育强调实用技能的培养,这些技能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增加了学习者就业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高需求的技术和服务行业。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符的实训机会,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提高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为不同背景的人群提供了公平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缩小就业领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差异。
(五)支持经济转型
职业教育在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进步,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传统产业亟须通过引入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进行升级转型。职业教育既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帮助传统产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要求,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继续教育实践案例
继续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机制。以下是一些国家在继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
(一)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系统
双元制大学教育模式是指将在高等院校(Hochschule)或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的大学学习与在企业的职业培训或实践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与传统大学课程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实践性,同时它还包括两个学习地点,即高校和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双元”。这种模式在德国企业中应用广泛。
(二)芬兰的终身学习政策
在过去的20年间,成人教育已经成为芬兰教育政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国家相比,芬兰人更热衷于成人教育,每年大约有100万芬兰人自愿参加1 000多所教育机构、综合大学和专业学院提供的成人教育课程,课程总时间近1 000万小时。
芬兰的成人教育一般由综合大学、专业学院、职业学校、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地方高中、成人教育中心和暑期大学等机构提供。种类包括基础资格证培训、学位项目培训、能力测试培训(比如,语言测试和职业资格)、学徒培训、职业技能的额外和辅助培训。
(三)新加坡的技能未来计划
新加坡推出了“技能未来”(Skills Future)计划,旨在通过终身学习支持国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该计划为所有新加坡公民提供学习补贴,鼓励他们参加技能提升课程和认证培训。此外,政府与行业合作,确保课程内容与劳动市场需求紧密相关。新加坡的这一策略被看作构建知识型经济和应对未来工作挑战的重要步骤。
五、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继续教育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3]。近年来,继续教育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和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涉及教育体系和策略的调整,还包括技术、资源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更新。
1.资源分配不均
继续教育的师资和管理人员、设施资源、经费投入等,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分配不均衡,限制了继续教育服务的普及率和质量提升。
2.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
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劳动市场的需求存在错位现象,教育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习者无法获得与当前或未来就业市场相匹配的技能。
3.学习者参与度不足
成人学习者由于工作、家庭等责任,往往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继续教育,因此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动力。
(二)政策建议
1.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系列针对继续教育领域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制定,促进继续教育系统的完善和优化。
增加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增加对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建设和完善继续教育设施,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对教育机构的直接资助、对学习者的学费补贴、对企业提供在职培训的税收优惠等。各地、各教育主体应建立继续教育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学分制收费管理模式,推动健全举办者投入和学习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经费筹措机制[3]。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继续教育的成本,提高其普及率和参与度。
加强教育内容时代化和适切性。教育部门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定期进行劳动市场需求分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和项目实践,确保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分专业类制定继续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完善继续教育教材管理体制;开发适应学习者在职学习需要、深度广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满足交互式学习要求的高质量教材。
推动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政府应支持和推动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推进在线课程和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继续教育“课程超市”和24小时“线上学堂”等;鼓励学校自主或与有关机构联合开发优质网络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政府应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这包括建立学习档案管理系统、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转换机制等,为学习者提供从基础教育到继续教育、从正规教育到非正规教育的无缝对接和灵活转换路径。
政府在继续教育发展中的支持与引导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实施上述政策建议,不仅可以促进继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质量的持续提升,还可以激发社会各界对继续教育的参与和支持,共同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2.教育主体的角色与责任
教育主体在推进继续教育和实现终身学习目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传播者,也是终身学习的先锋队,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主体应致力于推动教育的社会包容性和公平性,分门别类设计特定群体继续教育支持计划,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质量的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组织公共讲座、教育展览和社区教育活动等,提高公众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社会各界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育主体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多样化、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责任,同时也有义务通过教育实践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为实现这些目标,教育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积极响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六、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职业教育与技术发展的结合成为促进个人能力提升、满足劳动市场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加速技术融入职业教育
未来职业教育将更深入地融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工具,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例如,使用AR技术进行模拟操作训练,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还能提供安全无风险的学习环境,特别适用于需要高风险操作训练的职业教育。
(二)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
技术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教育资源共享和开放成为可能。通过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开放教育资源库等,不仅能够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还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教育公平。
(三)支持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
技术使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便捷。职业教育将提供更多线上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机会,支持在职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学习和技能提升,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挑战,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技术发展的新模式,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七、结论
(一)研究总结
深入探讨了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推动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包容性以及支持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提升职业技能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教育不仅帮助个体把握新的职业机会,也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职业教育在促进技能更新、就业、社会包容性以及支持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供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培训课程,职业教育既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也为个人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新机会。
(二)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1.研究的局限性
在探讨继续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数据和资源的限制,因此主要依赖于现有文献和案例分析,未能全面覆盖所有继续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其次,虽然尝试探索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具体到不同行业领域和群体实践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性结论需要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验证。此外,对于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讨论,未能充分考虑到所有潜在的影响因素和复杂性,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未来研究方向
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特定群体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实践特点和效果进行更深入的案例研究。 对于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更多维度的因素,如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学习者心理等,为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2022年4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陈丽,徐亚倩.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脉络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6):3-13.
[3]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43/202208/t20220816_653132.html.2022-08-01.
[4]颜鹏飞,贺静.关于马克思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态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8(7):1-7.
[5]王有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8):24-26.
[6]孙立新,乐传永.嬗变与思考:成人教育理论研究70年[J].教育研究,2019(5):123-132.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43/202208/t20220816_653132.html,2022-04-21.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212/t20221222_1035691.html,2022-12-21.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Ro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Meimei1 Gao Yongchang2
(1. Military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210023, China;2.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Continu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lifelong learning education system to serve the whole peopl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eople to create a better life and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especiall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ping with social changes, promoting pers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analyzes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kills renewal, narrowing education gap, improv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promoting employment equality, suppor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enhancing social inclusion.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found, such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misalignment between curriculum and market demand, and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of learners.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propos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educational subjects in formulating policies,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modernization and relevanc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comb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follow-up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 words:Continuing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dvice; Development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