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思维方式 培养思维能力

2024-09-28柏长松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8期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总目标”中指出:“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第三学段,应引导学生分析证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评价。”“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 由此可见,课标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发展过程也是思维的发展过程,二者互相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我将以《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说说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

一、学习两小儿的思维方法

《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寓言,篇幅短小,构思却颇具匠心,文中两小儿的思维富有跳跃性,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两小儿的辩题、观点、现象、依据,学习两小儿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可以设置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1:在学生熟读文本基础上,抓住课文第2、3自然段中的“远”“近”理清两小儿的辩题: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第一个小儿的观点:“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第二个小儿的观点:“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分别是:远小近大,近热远凉。

活动2:借助课文第4、5自然段中的“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大、小”“热、凉”,弄清两小儿分别是从视觉和体感角度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二、运用两小儿的思维方法

1. 从不同角度挖掘“笑”的含义。

课文第7自然段:“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里的“笑”,不少人解释为“嘲笑”。通读全文,试着用两小儿从不同角度思维的方法,就会发现,这样理解是不准确的。不同品性的人对于孔子的“不能决也”,反应也不一样。我尝试着让学生组词,理解“笑”的不同意思,再用不同类型的人代替两小儿,学生立刻就能理解文中“笑”的真正含义。

活动:“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试着学习两小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讨论这里“笑”的意思。

让学生用“笑”组词:发笑、嘲笑、暗笑……

文中“辩日”的若是两个自命清高、虚伪的人,这里的笑是什么笑?

文中“辩日”的若是两个骄傲蛮横、自以为是的人,这里的笑是什么笑?

学生分组讨论,看看这两个人的笑分别是指什么。通过讨论比较就会发现:孔子是大学问家,却回答不出他们的问题,自命清高、虚伪的人的笑是虚荣心得到满足、心里暗地里得意的笑,是“暗笑”的意思;骄傲蛮横、自以为是的人的笑是讥讽、瞧不起孔子的笑,是“嘲笑”的意思;两小儿天真无邪,孔子实事求是回答,这里的“笑”,应该是天真的笑。

2.从不同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虽然故事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也不一样。引导学生从“辩日”“小儿”“孔子”三个角度去思考,领会文章反映的道理。

从“辩日”的角度,本文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有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从“小孩”的角度,本文还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从“孔子”的角度,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也”,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很令人敬佩。

通过思维方法的迁移,再次走进文本,反复体会文字背后藏着的意思,深入理解两小儿思维的妙处。

三、体悟两小儿的推理之误

学生再读课文,很容易就能弄清两小儿的推理过程:两小儿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利用大家都熟知且公认的生活常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到这儿,教师反问:两小儿所引用的公认的常识,是否存在局限性呢?两小儿看到的和感觉到的现象是真的吗?

1.实验得出正确逻辑认知。

教师出示两张一样大小的纸张,上面分别画一个同样大小的红色的圆,第一张纸上用其他颜色画一些比它小的同心圆,第二张纸上用其他颜色画一些比它大的同心圆。让学生观察这两张纸,原本同样大小的圆,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会发现,第一张纸上红色的圆看起来比较大,而第二张纸上红色的圆看起来比较小。原来是我们的眼睛骗了我们,第一张纸上的其他圆都比红色圆小,所以红色圆看起来较大;第二张纸上的其他圆都比红色的圆大,所以红色圆看起来较小。可见,同样大小的物体,当它所处的背景不一样(参照物不同)时,大小看起来也不一样。

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冬天天冷,把手放在火上烤时,为什么手放在火的正上方会觉得更暖和呢?讨论后便能轻易发现:当手与火距离不变时,在火的正上方,手吸收的热量较大,自然就比较暖和了。

2.讨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原因。

有了以上认知,学生便能发现:早上太阳的背景是树木、高山,太阳看起来就显得大,而中午太阳的背景是天空和云彩,所以看起来就显得小;早晨的太阳是斜着照在我们身上,身上吸收的热量少,就显得凉,中午太阳是直接照在我们身上,就感觉很暖和。

3.根据百度上查到的有关太阳远近的科学资料,结合下面的资料包,科学阐述太阳离地球的远近。

资料包:地球离太阳的远近只与季节有关。每年的7月初离得远,1月初离得近。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轨道是个椭圆形,因此地球离太阳有近有远。而实际上,地球离太阳最近点(约14700万千米)和最远点(约15200万千米)的差距仅为500万千米左右,人类很难用肉眼发现。

4.生活中测量距离远近用的是什么工具?两小儿用视觉和体测来判断太阳的远近,准确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两小儿推理的依据本身都有局限性,两小儿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只是表象,与事实本身(太阳本身的大小和温度)不符,用视觉去测量太阳的远近和用温度去测量太阳的距离,都是不准确的,自然就能得出,两小儿的推理属于无效推理,他们得出的观点自然也是错误的。

四、重构两小儿的推理逻辑

在小学用逻辑术语和专用符号讲解两小儿推理过程,显然是不现实的,小学生也听不懂。因此,重构两小儿的推理逻辑,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1.学生讨论:(1)一个物体离得近,看起来比较大,但看起来比较大的物体,就一定离得近吗?(2)天上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湿,天就肯定下雨了吗?(3)小明爱哭,爱哭的肯定就是小明吗?

通过讨论发现,很多话反过来说就是错误的,文中的两小儿犯的错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2.从逻辑学的角度重构一小儿的主张和推理,让学生初识逻辑推理。

大前提:如果一个事物离人近的话,那么相对于它离人远的时候,它看上去是比较大的(“近者大”)。

小前提:日出时太阳看上去很大(“日初出大如车盖”)。

结论:太阳在日出时离人很近。

让学生读读这个推理,但不讲解,为之后的学习逻辑埋下伏笔。

笔者让学生学习并迁移运用两小儿的思维方式,再通过质疑两小儿的推理依据以及所列举的现象与事实本身的不符,得出两小儿的观点是错误的,最后用生活化的语言理解两小儿的推理属于无效推理,认识逻辑推理过程,让学生听得懂,感知得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