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探索
2024-09-28丁家宝朱源
教材编入了较多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精神。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教学方法,走出目前教学的困境。
一、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价值及意义
1.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价值
语文课程是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可替代的媒介。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的产物,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教师通过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爱国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意义
革命文化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的沃土,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石,是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硕果。对革命文化内容的学习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革命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学生在一篇篇革命文化课文的熏陶下,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革命的精神流淌在心中。
二、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难点
1.感知难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所处的时代和学生生活的时代,不管是从空间还是从时间来看,都相隔较远。学生只能感受到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高效、变化无穷,但对文中提到的一些内容,无法感知。如在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中,很多学生没有见过扁担,不知道为什么要用扁担挑水,为什么用扁担挑水后会全身酸疼,为什么要爬山路去挑水。又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学生没见过水井,难以感知水井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便利。再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中“邓小平爷爷挥着铁锹”,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铁锹”。
2.理解难
在很多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中,纪实占了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课文中,很多语言偏向地方口语: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题目中用到“吃水”这个词,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吃水”,为什么要叫“吃水”。在课文中引用了很多典故,学生很难透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意思,如《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以为只是在追寻延河流水声音清脆,追寻梨花味道清香,追寻镢头好看。
3.体会难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中讲述的人物与学生相距较远,学生难以通过文字真正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场景或者人物品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但是很难感触到内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学生发出疑问:不跳不行吗?自己的生命也很珍贵啊!又如《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群众激烈的反应,学生不为所动。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表现了白求恩坚决不离开战场的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但学生关心的却是:白求恩六十九个小时不睡觉,不会猝死吗?为什么不撤离呢?万一自己被打死了,就不能继续救人了。面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在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汇总与分析
教材中,有关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占比很重,也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低年级以插图等做辅助,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初步了解革命人物;中年级以单元为整体,感受中国的发展历程,体会书中人物的品质;高年级的革命文化内容在中年级学习的要求之上,加入对情感和精神的感知、感悟。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由浅入深,体会过程由简单到升华,感知的情感由单一到多元。结合课文编排规律及课文内容,针对感知难、理解难、体会难的问题,可以从教学策略入手进行突破。
四、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1.开启学生感知体验开关
学生的感知,对于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尤显重要,因时代和距离相隔甚远,学生无法全情投入到课文中去,甚至会感到无聊。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中有多处描写黄继光动作的句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模仿黄继光做“拿了手雷”“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样的动作,去理解黄继光的品质,再通过听“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的话语,感受黄继光的振奋,最后看“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的战争场景,体会战争的激烈。在这样做、听、看的结合下,开启学生的感知开关,让学生融入其中,理解黄继光奋不顾身、无私奉献、舍身忘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品质。
教师在利用好课文搭建起情感感知的平台后,对于学生没见过,没听过,难以想象的事物,可以借助丰富的影像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
2.寻找共通性助理解
教师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发掘红色文化,可以把当地的革命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对当地革命文化形成全面的了解后,教师再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如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以诗歌形式为主,写出长征时将士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的品质。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学生无法理解长征的辛苦,没有饭吃的心酸。本课内容的情感理解变为一个难点。教师出示文字,让学生边读长征经过曲靖的地方,边板书。对其他省市的路线和距离不能想象的学生,在看到红军途径云南多个县时,内心产生长征跋涉的艰辛。接着以雨天走路、雪天爬山等贴近现实的生活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征路途的不易。再辅以想象冬天薄衣的寒冷,体育课后没有水喝的口干舌燥,对战士们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困难达到共情,进而体会到战士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品质和精神。
一定文化素材的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长征相关的革命历史事件和资料,通过导入当地的红色文化,创设直观性的教学情境,从另一个方面保证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
3.品析语言,增强体会
学生对革命内容难以理解,只能从大体事件了解人物的品质,语文教学就会偏向思想政治教育,忽略情感的体会。因此在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在体会课文内容时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学生很难体会群众的激动和自豪,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归课文,从描写到场人数的多,到场人物职业种类多,感受人们的向往,再与时间“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五更天摸着黑起床”和到会场的方式“直奔”“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相结合,感受当时人们的迫不及待,排除万难也要到达现场。文中的比喻“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排比“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修辞手法的运用,烘托当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的自豪。再通过直接的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感受人们的激动。
在五年级下册《军神》中,将“脸色苍白”“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床单”等细节描写以及刘伯承和医生的对话,作为课文重点学习的地方,从细节描写上体会精神而不是一直引导学生去学习为什么是“军神”,从语言描写上感受医生对刘伯承的佩服,凸显出刘伯承非凡的毅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学生内心对革命文化内容的认同感,感知革命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革命文化思想的滋养下实现传承,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