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路径
2024-09-28朱洪芸
教材中选编了许多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主要包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及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与重要事件的相关作品。编者选编这些作品入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历史,感悟革命精神,陶冶思想情操及培育爱国情怀等。但是由于年代隔阂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学生对那段历史感受不深,很难产生共鸣,获得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感受。怎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呢?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一、以物入境,消除认知隔阂
以物入境简单来说就是借助革命年代的物件或者课文插图中的事物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在形象直观的事物的促进下,学生才能获得对所描写内容的切身体验与深刻感受,进而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深入理解课文。
如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一文的阅读提示指出:“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你还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有关赵一曼的事迹。”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期待“这个粗瓷大碗到底是什么样的”创设学习情境:首先,教师可以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粗瓷大碗的图片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看。当学生看到这个外形粗糙、材质普通的粗瓷大碗的时候,探究这个粗瓷大碗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缘由的愿望也就更加迫切。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这个粗瓷大碗的来历。有了对粗瓷大碗图片的直观体验感受,学生对粗瓷大碗承载的光辉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受也就会更加深刻。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同样可以把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的鱼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小小的鱼钩,承载着深刻的历史,鱼钩虽然普通,但是蕴含在鱼钩背后的革命精神永存。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以物入境作为革命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以物为主体的认知情境,消除学生与文本的隔阂,培育学生鲜活的革命认同精神,从而为学生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精神奠定基础。
二、以词入境,激发敬仰之情
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革命文化题材类作品虽然讲述的是革命年代发生的事情,但是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也是非常用心的,凝聚着革命精神文化的内涵。教师借助词语引领学生入境,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与精神教育的双重目标。
如五年级下册《军神》一文主要采用了对刘伯承进行正面描写和对沃克医生进行侧面描写来烘托刘伯承形象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感受到人物的崇高品质,教师可以采取以词入境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品味、感受、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想想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把自己画出的词语罗列出来。
沃克医生:冷冷地问、目光柔和下来、愣住、生气地说、再一次愣住、双手颤抖、额上汗珠滚滚、由衷地说、惊呆、d8rBaVerR+K3W804TaFGhg==慈祥、肃然起敬
刘伯承:微微一笑、平静地回答、一声不吭、紧急抓住、汗如雨下、脸色苍白、勉力一笑……
在学生交流完词语以后,教师追问:“从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与反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是什么?从刘伯承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这样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由词入境,由境入情,学生对军神刘伯承越来越钦佩,感受也越来越深刻,并由此激发了学生对军神刘伯承的敬仰之情,从而让革命文化所承载的信仰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无形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课文特点提炼出文本中的核心词语,借助词语引领学生入境,领会文本主旨内涵及情感等,可以培育学生对词语解读的正确情感指向,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规范情感表达,实现言意共生的教学目标。
三、以诗入境,深化精神认知
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时候,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特点,创设出与课文内容匹配的“诗境”,可以增加课文的诗意表达空间,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感受到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无限魅力,深化学生的精神认知,凸显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价值。
如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为结尾,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引领学生入境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查找资料交流自己对这句话的认知情况。通过学习交流,学生知道了这句诗中的“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己亥杂诗》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有了这些认知以后,教师再让学生联系题目与上下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为题目?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以及对古诗中蕴含的古代将士们战死沙场的感知,学生明白了课文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为题目,不仅表现出了毛主席作为一名普通父亲的爱子情怀及对无数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告慰,而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个人生死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内涵意蕴相契合,增加了课文的诗意表达空间,产生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以诗入境,带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文章中具有诗意语言的出处,而且可以丰富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增加学生对民族国家命运及家国情怀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认同感,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四、以任务入境,实现知行合一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中,设计适切的驱动性任务不仅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代入感与对革命传统及革命精神的领悟,在知行合一中达到内化于心的目标,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对革命精神与革命信仰的统一,传承革命文化。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编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特点,设计“我是红色宣讲员”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和关键词语讲述伟人或者革命领袖的故事,以更好地弘扬红色精神。教学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自己为什么而读书”的任务情境,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来树立坚定的读书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时间+地点+事件”支架,担任“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把这枚鱼钩的来历讲给大家听。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设置“诗词诵读比赛”的任务情境,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更多关于革命时期的诗词来读,促进学生对伟人、对那段革命历史的了解,在任务情境的驱动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设置适宜的任务情境,可以更好地驱动学生的阅读探究活动,让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目标而努力。在任务情境的创设方面,教师要从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理念出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以让学生的理想和精神信念方面都得到有效培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并且能够依据课文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来引领学生真正地入情入境,进而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感受到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传递出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