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融合:儿童诗教学的应然之举
2024-09-28厉伟芳
儿童诗读写融合就是把儿童诗阅读和创作结合起来教学,是顺应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儿童诗,语言优美,句式简单,内容贴近学生,深受学生喜爱。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儿童诗的品读、欣赏,还要从表达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秘妙,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融合训练,落实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任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在儿童诗教学中,如何实施读写融合教学呢?笔者以低年级儿童诗为例谈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诵读激趣,感知童诗特点
从语言形式上来看,儿童诗一般具有描写具体形象、语言简洁有序、句子长短不一等特点,这也是与儿童思维特点脱不开关系的;从内涵来看,儿童诗往往富有童趣和童真的情感;从结构来看,儿童诗构思巧妙,还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读起来特别有味道。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通过反复诵读来引领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可以为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积累语言材料,实现读写融合。
低年级教材中选编的儿童诗形式自由,浅显易懂,特别适合学生诵读。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这首童诗中“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中的“的”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反复诵读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为学生语言积累运用奠定基础。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这首童诗中“翻过来,唉,睡不着……”,诗中小作者期待远足的心情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读起来会觉得特别有味道。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文中叠词和比喻句的运用学生读起来感到很有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这首童诗中,“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蓝——得——透——明!”等,读起来特别有韵味与节奏感。教学这些童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语言形式、结构及构思等方面发现儿童诗的秘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由阅读到写话提供条件。
诵读是为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服务的。诵读童诗可以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儿童诗的语言美、情感美等,促进学生对儿童诗这一文体的深刻感知,并为学生日后的写话训练奠定基础。
二、赏析点拨,渗透表达技巧
赏析是诵读的升华。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指出:“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尝试创作语言文字作品。”为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赏析诗中的关键词句,随着赏析阅读把一些必要的表达技巧渗透给学生,以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与作者的表达之间有什么关系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创意表达助力。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这首童诗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诵读和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及大自然的美好。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课文,重点关注诗中带叠词的词语,如“圆圆的、绿绿的、亮晶晶的”等,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受这些词语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感觉,并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形式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童诗表达特点的认知。然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色,并启发学生思考:“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分别说了什么?它们为什么会这样说?荷叶与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分别有哪些联系?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启发学生想象:“夏日的荷塘里还会有什么呢?你瞧蝴蝶飞来了,它会怎么说?小蜗牛看到了,会怎样说?”这样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叠词运用的秘妙,而且也帮助学生建立了比喻句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奠定了基础。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无须刻意对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机械讲解,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随文阅读中相机渗透。在《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叠词的运用能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荷叶的美,以及对小动物来说像什么,对于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联系生活,以及发表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与体会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诗中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表达技巧,为学生的写话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仿说练写,加强语言训练
儿童是天生的诗歌创作者。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儿童诗阅读教学中,学生们通过阅读习得了儿童诗创作的一些技巧,感受到儿童诗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仿说练写,可以起到趁热打铁,落实读写融合训练的目标任务。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四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发现每一小节有什么特点。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发现这首童诗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的,每一个小节都抓住了这个季节中典型事物的特点来写。明白了这点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自己还知道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再让学生仿照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的仿说特别精彩。如:“桃花朵朵,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蝉儿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对大雁说:‘我是秋天。’梅花怒放,他自豪地说:‘我是冬天。’”这样的练说形式简单有趣,很容易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写一写,遵循了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规律,降低了学生的写话难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儿童诗的乐趣,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创意表达,实现学生由语言审美到语言创作的过渡,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童诗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说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把儿童诗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避免单一写话给学生带来的畏难情绪,切实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整合归纳,助力独立表达
教材中的儿童诗选文丰富,不同的儿童诗在表达上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从表达视角引领学生对儿童诗的语言规律进行整合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儿童诗的创编技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迁移运用,从而使学生独立创编的能力得到提升。
如一年级下册《夜色》这首童诗主要从儿童的视角写了成长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发现“我”一开始是怎样的,后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等。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作者在创作方面的规律以后,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想象一下自己,然后让学生仿照着写一写。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学生这样写道:“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看/妈妈把勇敢的话给我说了又说 / 可我一看窗外就浑身直打哆嗦……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树木都像白天一样在跳舞/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欣赏蟋蟀弹琴歌唱。”
低年级教材选编的儿童诗,每一篇的表达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句式整齐,有的长短不一,有的运用了巧妙的修辞,有的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教师依据课文特点梳理出儿童诗的表达特点,可以促进学生表达方法的内化,为学生的仿写及迁移运用提供条件。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依据儿童诗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鼓励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达,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表达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独立写话或者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诗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诗教学不光要关注诵读及对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从表达视角,找准儿童诗阅读与表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渗透表达技巧,实施读写融合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