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024-09-28白秋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8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视域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长周期的学习探究活动,以此发挥语文课程的综合功能。所谓长周期作业,是指教师以单元核心作为出发点,以问题、项目或表现性任务为载体,设计具有主题性、构建性、情境性以及实践性特点的周期作业,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完成周期学习任务。针对长周期作业的特性,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思路,将单独的课程进行融合,归纳零散的知识体系,做到高屋建瓴,实现系统化的整体教学思路。笔者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为例,谈谈单元视域下的长周期作业该如何进行设计与实施。

一、主题确立——从单元主旨中提炼任务目标

长周期作业作为一项具备完整性和周期性特点的任务,离不开对主题的确立以及目标的定位。教师可以从单元的整体视角出发,来提取课文中的重点,对课文内容、主旨上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挖掘,从兼具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的角度出发,提炼出合适的主题,确定学习的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开展长周期作业。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共收录了五篇课文,分别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师不难发现,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与中国的革命岁月息息相关,由此,教师可以先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革命”,再去细致分析课文内容。如对《七律·长征》进行分析:《七律·长征》作为本单元唯一的诗歌,担负起了单元开篇的重要作用。在诗中,毛主席用慷慨激昂的诗句刻画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惧困难的英雄气概,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编者将《七律·长征》设置在单元的开篇位置,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该单元内容对于革命战士们的怀念、敬佩之情,旨在让学生铭记历史,歌颂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按照此思路,教师继续对接下来的四篇课文进行分析,可以将《狼牙山五壮士》《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归为一类,因为都是对革命烈士视死如归、不惧生死的高尚革命精神的赞美,而另外一篇课文《开国大典》则表现了人们在战争结束后取得和平生活的自豪与激动之情。结合分析,从科学性的角度思考,教师需要将“敬畏英雄”“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从而构思出长周期作业的主题,由此可以以“追随革命脚步,拥抱和平生活”为主题布置该单元的长周期作业。而围绕此主题,教师就可以对作业的目标进行细化和定位。教师可以将长周期作业的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对单元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第二阶段,了解课文中革命烈士的人物形象,发掘革命烈士的精神所在;第三阶段,将革命精神转变为当代社会的某种力量,开发革命精神的现代价值。在三个阶段的目标中,教师都为学生留有了充足的实践空间以及丰富的探索空间,增强了作业内容的趣味性。至此,也就完成了长周期作业设计的引导部分。

教师从单元整体视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单元中课文的分析和比较,提炼出“追随英雄脚步,拥抱和平生活”的单元主题,为长周期作业确定好内容导向,进而划分周期,指导学生从“读懂课文”“挖掘革命精神”“运用革命精神”三个阶段来进行长周期形式的学习,为后续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情境创设——在情境引导下实践周期作业

长周期作业作为具备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形式,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问题、项目或表现性任务作为出发点,为周期学习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而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教师就可以展开对于情境设置的构思,为长周期作业打造出维度全面、逻辑合理、表述明确的实践环境,提升长周期作业的实施效果。

根据单元视域下确定的主题以及长周期作业目标,教师可以按周期阶段来设置学习情境,向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情境设置的倾向上也有所不同。我们对三个阶段目标的情境设置进行简要分析。首先是第一阶段,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对单元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需要明确的是,长周期作业学习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其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因此,抛开该单元对于革命英雄精神品质的探索和学习,在长周期作业的实践中,更加需要让学生以了解革命历史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阅读课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但是同学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的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入课本,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了解先辈们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全新的视角去阅读课文,进而对课文内容和单元主旨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目标后,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教师便可以开始实施下一个阶段的任务,也就是了解课文中革命烈士的人物形象,发掘革命烈士的精神所在。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设置的情境也就是课堂教学本身。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革命英雄,教师需要对课文开展细致的教学,对课文进行讲解,而学生则需要带着此阶段的学习目标,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上,结合教师对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革命烈士的精神,如:红军战士不惧艰险、狼牙山五壮士大义凛然、邱少云视死如归……经过了课堂的学习后,学生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塑造出更加全面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价值所在。最后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去开发革命精神的现代价值。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某个社会现象,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该社会问题。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当下,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来自年轻人的声音,感慨生活压力大,想自我放弃,看不见生活的希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利用革命精神进行转化,对他们进行鼓励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可以发现,革命精神的本质是不言放弃、坚定理想信念。在革命年代,人们的理想信念就是希望世界能够和平,因此在开国大典上,迎来和平的人们无比兴奋地展现出了自豪、喜悦的神情。而转眼当下,年轻人希望能有安稳的生活,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因此革命精神就可以转变为一种驱动力,让年轻人明白道路是曲折的,但只要愿意坚持,前途便是无限光明的。

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为长周期作业的阶段任务设置不同的实践情境,帮助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学习和升华,从层层递进的作业中完成周期闭环,深化了学生对于革命精神的理解。

三、综合评价——在系统设计中开展成果展示

长周期作业作为具有完整周期性的作业形式,自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可以以长周期作业的设计初衷以及设计系统来作为参考标准,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长周期作业的价值。

所谓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打破常规的作业形式,通过归纳合并的方式实现周期性质的整体化作业体系。而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通常围绕主题、目标、实践这三个方面展开,构成系统。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最终作业进行点评。该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为演讲,教师可以继续结合该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对作业进行展示。如,某位学生将自己的长周期作业进行梳理,写了一篇演讲稿,内容包括“初次阅读课文,对单元内容的第一印象”“如何探索出革命英雄的精神品质”“如何用革命精神来引导当代社会发展”。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点评。主题方面,学生的演讲贴合“追随革命脚步,拥抱和平生活”的大标题,整体上学生的演讲内容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对单元内容有了深刻的自我理解。结合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再去逐步优化自己的阶段性探究结果,推进自身的学习状态,做到查漏补缺,实现长周期作业的价值。

笔者以单元视域切入,将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长周期作业进行匹配设计,既丰富了作业的内容与梯度,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完整、开放的学习空间,为他们提供个性化诊断,让学生在周期性的学习和探索中真正受益。

(作者单位:海南澄迈县华迈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