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化实施的路径
2024-09-28刘劲芳
2022年版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由此,基于项目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成为落地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因为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借助多种资源与方法,围绕驱动性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性学习,而单元整体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语言实践任务,对核心知识形成深度理解和迁移运用。笔者将以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探究项目化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路径,通过提炼单元大主题、创设驱动性大任务、设计关键性活动、渗透可视化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筛选、整理、表达、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的综合素养,进而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
一、提炼单元大主题
教师设计单元主题时,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贴合该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还要链接真实生活情境,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需要之间的联系,以素养为本进行有机整合,提炼出能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单元主题,以此统领本单元的情境、任务、活动,使目标更聚焦,学习过程更加完整。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教材安排了“回忆往事”“依依惜别”两个板块的内容,提出了活动建议,提供了阅读材料。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次序地回忆小学生活,学会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同学,进而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教师通过研读教材,链接学生生活实际,可将本单元的主题确定为“感恩你我他”。
二、创设驱动性大任务
驱动性任务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驱动性任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进而达成深度学习。因此,教师确定单元主题后,可以创设驱动性任务,架构大任务体系,重组单元学习内容,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与任务体系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优化组合;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感恩你我他”的主题,回忆小学生活,回味校园里多彩的活动、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纯真的友情以及童年的成长故事。教师可围绕“临近毕业,我拿什么献给母校、老师、同学和自己?”这一驱动性问题,将这一单元的学习设计成三个任务“制作成长纪念册”“举办毕业联欢会”“种下一棵心愿树”,进行序列化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回忆难忘的小学生活,整理成长档案,制作成长纪念册,分享成长故事,体会成长的快乐;讨论毕业联欢会主题、制作节目单、撰写主持词、设计邀请函……一起策划毕业联欢会,感受生活的乐趣;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举行毕业赠言诵读会。这样,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设计如图1所示。
三、设计关键性活动
活动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获得素养发展的主要过程。教师开展项目化任务驱动下的活动需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寻找其与学生生活的关联点,整合学习的各个要素,设计具体的学习方案。本单元设计如下:
1.“制作成长纪念册”:在真实情境中回忆往事
教师可根据教材提出的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回忆往事”设计成“回忆难忘的学习生活”“整理我的成长档案”“制作我的成长纪念册”和“分享我的成长故事”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搜集资料、整理自己的成长档案,记录并分享难忘的语文学习生活,并制作成“我的成长纪念册”,整个活动需要学生去回忆、筛选、整理、思考、合作。这一活动紧扣2022年版课标,以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关注了学生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思维的提升。
2.“举办毕业联欢会”:在合作探究中表达惜别
“举办毕业联欢会”需要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展示,让学生由被动的参与者变为活动策划者、方案制订者。为了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将其分解为“讨论联欢会主题”“确定教师的节目单”“撰写主持词,设计邀请函”和“举办毕业联欢会”四个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之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比较、评价,合作完成毕业联欢会的策划和实施方案。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创新等能力会得到充分提升。联欢会活动中,学生通过诵读、演唱、舞蹈、小品、相声等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审美创造的能力,学生在跨学科综合学习中提升的素养是立体的、多元的。
3.“种下一棵心愿树”:在实践活动中内化体验
“种下一棵心愿树”对“毕业赠言”内容进行了整合提升,通过心愿树将给自己的信和给同学、老师的赠言整合到一起。学生无论是写赠言还是写信,都必定有明确的对象,而写的过程就是表达心声、抒发情感的过程,从语言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丰富语言之树的过程。此任务安排了两个提升性的语文实践活动:“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和“举行毕业赠言诵读会”。这一活动既是对老师、同学的深情告白,更是一次凝练情感、珍藏记忆的经历。学生互写互读,更有现场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激发学生更高的参与欲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活动体验。
四、渗透可视化评价
2022年版课标细化了评价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单元整体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架构,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师可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思维导图、时间轴、鱼骨图、表格等方法进行搜集、筛选,并按一定的顺序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制作、分享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关键能力。
3.通过合作策划、研讨、设计毕业联欢会方案,制作策划书,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意思维、跨越式思维。
4.通过开展毕业联欢会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的综合素养。
评价就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有效方式。因此,评价量规的制订要跟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想要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和实践中的成长,教师可制订“过程性评价量表”(见表1)和“终结性评价量表”(见表2)。
这样的评价量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在完成任务中深化相关知识,习得关键能力,也能帮助教师了解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使得教、学、评相融共生,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通过本单元的实践,教师可初步厘清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化实施的路径和策略。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在任务中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内化体验,坚持以学习为中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763)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相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