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育人导向下古诗文教学路径例谈
2024-09-28薛亚平
2022年版课标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标识,是文化发展生生不息的根系所在。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路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蕴含的美学因子和价值内核,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基因,实现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一、口诵心惟,探寻古诗文音韵之美
古诗词用字严格,平仄规整,有着独特的韵律美,而文言文虽不像诗词那样讲究格律和平仄,但诵读起来却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感。古人云:“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学生在字正腔圆、张弛有度的吟诵中,展现出诗文的韵味和音乐美,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古诗失去节奏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教学时,教师可尝试回归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以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为例,教师先将吟诵的规则教给学生:一、二声为平声,用“—”来表示,三、四声为仄声,用“|”表示,入声很特殊,用“!”表示,而吟诵时记住“平声长仄声短入声促”。学生感到新奇,跃跃欲试,借助诗句下标注的符号一字一句地进行练习。教师在学生掌握吟诵规律后,又尝试引导学生借助手势辅助表达,在高低长短、上下起伏中想象画面:那雄浑壮丽的黄河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而来,不如直上银河,同到牛郎织女家,诵出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奇妙想象。当然还可尝试吟唱,更深地感受古诗字与音的魅力。又如《伯牙鼓琴》一文,“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指导学生读好停顿,语速稍缓,语调高昂,充分展现出泰山的巍峨与江河的宽广。但如全句都拉长调子来读,未免有些平淡,句中“若”为入声字,可读得短促,这样读来有起有伏,更有韵律感。讲究吟诵之法,把握诗文表达节奏上的秘妙,让学生在平仄起伏中感受音韵之美,折服于古典诗文的独特魅力,感受诗文传递出来的气息与情绪。由此,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二、咬文嚼字,明析古诗文言辞之切
古诗文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古人创作诗文最讲究炼词锻句,用最凝练的语言表情达意,正是应了卢延让的那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辨析,感受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精妙,品味诗文炼词炼字之妙境。
以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用得极为传神。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绿”与“过”“入”“到”等符合语境的动词进行比较阅读。“绿”为吹绿,形象鲜活,具有视觉上的动感和美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出一幅绿意盎然的画面,以前黑白的画面被上了色,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而其他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能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相传王安石创作此诗时,恰逢再次被起用为相,“绿”字不仅是表达春天的色彩,还承载了王安石的政治理想和愿望。一个“绿”字,语意双关,境界深远,古诗文言辞之切可见一斑。教《杨氏之子》时,扣住“聪惠”一词,引导学生识得杨家之子的过人之处。“惠”即“慧”,意为“智慧”,杨氏之子听懂孔君平“此乃君家果”的背后深意,并于须臾之间机智应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答巧妙,而“未闻”一词又显出晚辈的礼貌与委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扣关键字词,反复品味,可以让学生在字词的凝练美中感受到文化自信。
三、身临其境,感知古诗文意象之丰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诗人将内心情感寄托于具体的物象之上,赋予其独特的意蕴,可以使其成为具有审美意味和情感内涵的意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意象的内涵,寻求其与情绪之间的微妙关系,走进诗文的意境之中,获得身心愉悦,加深文化自信。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多样化的形象表现,或纤柔细微,或凄清冷寂,或迅疾狂骤,诗人借眼前之雨传达喜悦、愁苦、豁达的细腻情感。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万物萌发时,人们盼雨,而它也像是知道人们的心思一样,如约而至,真是一场及时好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入夜之后,那细雨伴着微风悄悄而来,默默滋养天地万物。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咀嚼诗句,自主体会诗人为久旱逢甘霖而喜,为万物复苏而喜,理解诗人的仁者襟怀。再引出其他与“雨”有关的诗,引导学生比较赏读,体会“雨”在不同诗人笔下的情感内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中的“浥”可看出这场雨不大,只刚湿润了轻尘,洗绿了柳叶,让眼前的一切明媚如画。蒙蒙细雨,柳丝依依,一景一物里都是诗人不曾说出口的挽留与不舍;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那如酥的小雨把似有若无的草色带到人们眼前,那是早春最美的印迹,多么珍贵,诗人心中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才想要邀友共游。雨是传情的使者,激荡着诗人的悲欢离合、家事国事。风霜雨露、人间草木皆有情,抓住意象就能沉浸于人与景相契合的境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诗文意境之妙。
四、能言善辩,体悟古诗文哲思之趣
古诗文探幽发微,寓理于形,诗人借助常见的景、物、人、事,来阐释真知与哲思。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引导学生对诗文中的外在之物进行探究,并展开辩论,进而从中认识客观规律,掌握诗文所表达的“理”。
以教学《观书有感》为例,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关联情境,帮助学生感悟诗中的哲理。先让学生联系实际去思考:你见过的水流不断的小池塘是怎样的?一潭死水又是怎样的?这两个水塘的水为何会如此不同?经过对比辨析,学生很快明白:因为有了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前者才那么清澈,才永不陈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道理,理清“清如许”与“活水来”间的因果关系,领会人若要知事明理,就得不断读书学习,获取“源头活水”。又如教学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孔子路遇两小儿因太阳远近争论不休,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与思考,传达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后,开展了一场辩论赛。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代表两小儿发声。从文本内容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现两小儿辩斗时的语气、神情及动作。良好的辩论氛围让学生自由阐述观点,在你来我往的思想碰撞中,体悟哲思,推动学生语言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五、鉴古喻今,汲取古诗文精神之核
古诗词多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世界。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境界,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忍不拔,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情怀……这些融合在古诗文中的操守、风骨、人生态度,代代相传,永续不绝。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浸润其中,交流碰撞、抒写体悟,可以汲取诗文的思想营养,守住这份可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文化自信。如王冕的《墨梅》,诗本质上写自己,表达时却委婉甚至隐晦。紧扣诗中描写墨梅的句子,引导学生感知其与诗人对应的特质,将物与人形成关联,明白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清香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怀。再补充王冕的相关资料,学生心中会产生困惑:王冕为何会把名利看得如此之淡?他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教师可于此时让学生把自己想成“墨梅”,说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意欲表达的真实心声。以原句为抓手,情境再现,由描写的事物迁移到诗人的内心,巧妙深化学生对诗文内核的把握。又如教学《囊萤夜读》,抓住萤火虫的柔光,让学生融入其中去思考、想象,实现个体与文本的碰撞。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个故事有怎样的深意?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在当今背景下的意义展开讨论,在由浅入深的感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今天,我们无须再借着萤火虫的光读书,但古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却烙印在我们心中。
润物无声,以文化人。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路径,以古人的精神火花、古诗文的精神意蕴,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和坚定自信。这份自信会不断积淀、发酵,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