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策略

2024-09-28许翠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7期

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敢于表达自身观点、方法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与见解,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领悟到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思考,可以养成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的习惯,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等,提升自己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呢?

一、立足思辨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思辨主题的确定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关键。教材的每篇文章中都能够提炼出一个对应的思辨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思辨主题展开阅读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提炼思辨主题,引导学生围绕思辨话题展开思辨性阅读,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实际问题,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思辨主题的提出可以是多角度多方向的,教师让学生紧密围绕思辨主题展开学习,可以让思辨性阅读的路径更加明确。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思辨主题确定为“智慧思维”。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针对思辨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智慧思维”的理解、体验、感悟。结合生活经验,学生把“智慧思维”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做出最为正确合理决断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思维认知作为基础,学生在课堂中感悟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就会自发地从船长做出了哪些决定,这个决定是不是当时情形下最为正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他的办法好在哪里”,让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地处理问题的品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船长的智慧,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深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取凝练出思辨主题,让学生对即将阅读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明确思辨性阅读的方向,促进学生对思辨性话题的概念性理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设计课程脉络

在思辨性阅读过程中,教师坚持问题导向,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思辨性问题,可以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与表达之间的联系。思辨性问题不是随意提出的,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表现形式及运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思辨性问题的设计越巧妙,学生参与交流讨论的兴趣就会越高涨,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窝囊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我’的演出窝囊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会在无形中思考或者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一边读一边画,有学生画出“笨拙的表演”“不会豁虎跳”“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等,并在旁边批注“窝囊”,有学生画的是“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并在旁边写上“不窝囊”。当学生对小作者的表演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参加过哪些表演,表演前、表演时和表演后自己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这时候再让学生说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可以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有理有据,并且有自己切身的感受与体会,促进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特点提出具有思辨性的话题,鼓励学生阅读探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有路径可循,能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思辨状态,获得对阅读中一些观点的预判,并在提取到信息的支撑下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三、创设学习情境,开展思辨活动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真切可感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思辨性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还要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辨活动。一个好的思辨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人生,领悟道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应注意思辨情境的设置要合理、切题。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街头巷尾说宋人”这一学习情境,让学生想象一下宋人回到家里以后是如何夸耀自己不费力得到兔子这件事的;第二天宋人出门时,街头巷尾的邻居又是如何围观他并询问他得兔这件事情的;还有就是很多天过去以后,宋人在一无所获的回家路上,人们又是如何就此事进行议论的等。这个思辨阅读情境的创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人们在对宋人得兔这件事的议论上,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道:“我就知道,哪能天天都有这样的运气,他不信,不听,你瞧,让我说准了吧!”有学生说:“我觉得侥幸心理可以有,但是不能天天这样想,如果我是他,我会隔几天去看一看,不会像他这样每天不务正业的。”还有的学生说:“你这样想也不对,这是一次偶然事件,不是必然事件……”在议论纷纷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还提升了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

思辨性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学生置身于思辨性阅读氛围之中,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创设适切的思辨情境,可以激活学生思辨的内驱力,并且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获得对所学内容全面而又客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四、阅读拓展延伸,完善思辨评价

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内,关联到课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对学习内容全面立体的认知。一篇文章学完以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并对学生的思辨活动进行评价,以评促学,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评价方面要秉着公平、客观的原则,要能够真实反映出思辨活动的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精卫填海这件事进行思辨性阅读,并让学生说说“大海那么大,精卫能够把大海填满吗?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有学生认为:“精卫这样做不值得,白费力气。”也有学生认为:“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学生认为:“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我们要看到精卫为了目标做出的努力。”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思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把《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拓展给学生阅读,并让学生说说这几篇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共同具有哪些精神品质。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情况进行评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知识获取、阅读方法、观点看法、感受体会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同一类型神话故事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与感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思辨性阅读活动的开展方式,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评价时,要秉着公平、客观的原则,要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思辨活动结果,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真正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并能够从思辨主题、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及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理性精神,切实提升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落实课标学习任务群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灵璧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