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古诗解读

2024-09-28刘巧亮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7期

《枫桥夜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古诗,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枫桥夜泊》收录其中,理由有两个:一是“江枫”“霜”等深秋时节代表景物所呈现出来的秋天属性,与《山居秋暝》的秋天、《长相思》的冬天一起,契合“四时”这一主题;二是从诗的描写手法来看,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这些静态景物,辅以乌啼、钟声等动态景物,呈现出动静结合之美,契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解读和教学这首诗时,需要紧扣单元要素,深入文本,探究其理,为单元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然而,当从跨学科学习的视域来解读这首诗时,又别有一番风味。

一、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

这首诗是唐朝“安史之乱”时诗人张继为躲避战火远离家乡,晚上泊船在枫桥边而作的一首羁旅诗。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的意境,整首诗围绕“愁”这一诗眼展开抒情,共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八种景物,这些景物无一不从内里透出诗人的忧愁。与“海上生明月”的美好、蓬勃向上的场景相比,诗中所写的“月落”,给人一种低沉之感,它作为开头,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霜,冰冷,不可靠近,更何况还是满天的霜,寒气都透过字面溢出了纸张,带给人切肤之冷;深秋时节,冷雨凄风,让江边的枫树变红,枫叶随风飘落,红叶的孤独、寂寞彰显着秋风的无情和肃杀;客船,漂泊他乡,游子所依,是羁旅的象征;深夜,渔火摇曳,似随时都要熄灭,更给整个画面蒙上了一层阴影;乌鸦在半夜啼叫,啼叫声低低地飘过每个人的心头,在这儿更营造出了压抑的氛围;寒山寺,虽说是因僧人寒山曾在此修行而得名,但其中的“寒”字也因为夜色的降临而多了些冷酷和无情;更甚者,“半夜”“寒山寺”的“钟声”尤其给人以凄清之感。这些景物的依次呈现,无不是在围绕、突出一个“愁”字。霜的白,江枫和渔火的红,沾染上月夜的黑,使得整个画面朦朦胧胧,这蕴藏其中的愁绪反而渐渐清晰起来了。诗人的高超技艺,让愁绪在景物的铺陈中得以徐徐展开,蔓延开去,进入每个人的心扉。

二、助推诗情的科学知识

夜半的钟声为何这么清晰地传到了渔船的甲板上,敲击着诗人的内心呢?除了半夜的空旷和寂静之外,也与声音的传播特点有关。秋夜,天气转凉,空气受冷下沉,往水面处聚集,导致上空的空气温度比地面要高,因此声音在上空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水面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是产生了向下的折射现象,叠加原本的声音,就导致了水面处空气中的声音传播得要远,也更响,所以,诗人所写“夜半钟声到客船”。与此同时,我们也就能理解皇甫冉在《秋夜宿严维宅》中所写的“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隔着山的钟声也能在半夜听到的缘由了。

“霜满天”从字面理解,就是满天的寒霜,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执教的时候也是这么讲的。其实,细细思量,这根本不符合科学常识。霜,从产生的原理来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结晶体;从密度上来说,比空气密度大,不可能飘浮在空中。因此,一般而言,它是在地面上的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的,不可能出现在天上。于是,后人在百思之后就有了这样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霜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形成的满天霜气;第二种是说月亮下去了,满天的星斗显露出来,密密麻麻、闪闪烁烁,给人以寒霜点点的感觉。第二种说法比较契合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愁绪。笔者认为,冷清的夜晚,加之住宿在渔船上,贴近水面,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向诗人袭来,加之岸边树上的层层银霜,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似乎正弥漫着满天霜华。“霜满天”应是从诗人的感觉上来说的。当解读到这一点时,我们的课堂就多了一个可探究的问题“你对‘霜满天’是如何理解的?”,课堂的深度也就由之而来了。

三、辨明真伪的风土人情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高度肯定了《枫桥夜泊》的文学价值,评论其“说者云:句则佳矣”。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意思是说“半夜三更不是打钟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欧阳修有否定这首诗的倾向。在我们的印象中,寺庙一般都是晨钟暮鼓,钟声都是早晨响起,催僧人做功课。围绕着这一谜团,后人进行了多次探究。南宋王观国在《南史》中发现吴兴人丘仲孚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后来,宋人陈正敏住在苏州一寺院中,夜半听见寺庙敲钟,于是询问僧人敲钟的原因,僧人告诉他这是分夜钟。由此,揭开了半夜钟声的谜底——南朝、唐朝、宋朝前期时,苏州一带的吴地都有半夜敲钟的习俗,只是和欧阳修所在朝代和地方的习俗不一样而已。这在其他唐朝诗人的诗句中也能得到印证,如张说的“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于鹄的“定知别后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居易的“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等诗句。虽说这些诗句不一定都写于苏州一带或描写的是苏州一带的景物,但能看出唐朝的寺庙确有半夜响钟的习俗,这些钟声基本都属于分夜钟。由此可见,这首诗是真实的无疑。基于事件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解读并还原出真实的情愫。

四、表述精准的天文科普

刚到半夜,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是的。在我们的认知里,月亮都是晚上升起,早上落下。乍一看,诗人的写法不太恰当。然而,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事实如此。月亮的升起和落下以农历的一个月为周期。初一新月,早上6点升起,18点落下,因为是白天的缘故,所以我们一般是看不到月亮的;往后,月亮每天升起和落下的时候都比前一天要推迟一定的时间;时间来到了初七初八上弦月的时候,月亮是12点升起,24点落下;十五、十六满月的时候,月亮是18点升起,早上6点落下;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月亮是24点升起,12点落下;农历三十新月,早上6点升起,18点落下。如此往复。从诗中的“月落”和“夜半”来看,加之传来的分夜钟,可以确定,此时应该是半夜(夜里的24时左右)。由此可知,诗人泊船枫桥的时间应该是初七初八左右,月亮确实已经落山了。加之诗中的“江枫”,我们可以推断,诗人应该是在深秋时节的初七初八到的枫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首诗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天文学上的科普之旅。诗中所写的“月落”恰好是诗人所见,半夜落下去的月亮正契合了诗人此时的愁绪,而非艺术加工,精准的天文学知识为文学的表达效果加分。

五、呈现历史的宏大画卷

诗人为何有如此浓得化不开的愁绪?我们将视线穿越千年,回到那个年代。诗人之所以会来到姑苏,是因为恰逢“安史之乱”。短短的时间之内,“安史之乱”席卷大半个中国,山河破碎,两京(长安和洛阳)陷落,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逃离,南下避乱。在茫茫人海中,就包含着原本寄望于在长安发挥所长的诗人。他一路颠沛流离,乘着小船,来到了姑苏。夜深人静,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厚钟回荡等景象在他的眼前形成了一幅画,一幅看似清新质朴却又蕴含深意的画。看着眼前的画,诗人不禁寒意四起,他想起了曾经繁花似锦的都城和国家,如今却风雨飘摇,不禁为国家前途命运而担忧;他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襄阳的亲人,也不知道家乡是否逃过一劫,亲人是否还安好;他看了看自己,为自己身处乱世尚无归宿而愁闷,为自己不能为国效力而发愁。当我们将整首诗放到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来,就能体会到诗人那深深的、浓浓的“愁”,也就能体会到诗人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为何就是诗中这些愁绪的化身了。

从文学、风土人情、天文学、科学、历史等多个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它们都指向了诗人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愁。在执教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从“愁”出发,以“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愁绪”为牵引点发散开去,进行跨学科的探究,最终,各种线索均回归于“愁”。怎一个“愁”字了得?因为,整首诗字字句句皆显愁意啊!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